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路徑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行業和金融行業發展的內在需求帶動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其發展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等。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互聯網金融行業征信體系不健全、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較差以及缺少專業的復合型人才等。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金融風險 第三方支付 征信體系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 0298(2019)02(b)-046-02
  在互聯網金融誕生之前,“金融互聯網”早就為創新傳統金融行業的業務而出現。金融互聯網實質上是依托互聯網代替實體金融機構和人工服務,實現金融服務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促使金融業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電子銀行和網上銀行市場都屬于這一類。從根本上講,互聯網金融就是結合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功能,是以大數據、云計算為基礎,把互聯網當作資源的新金融模式,這種新金融模式包含但又不僅僅只局限于網絡平臺基礎上的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金融組織體系以及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ヂ摼W金融以其成本低、效率高、覆蓋廣等特點廣受人們歡迎.發展速度很快,但同時也存在管理弱、風險大等諸多隱患。2018年10月10日,中央銀行與銀監會、證監會共同發布了《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該辦法的頒布為互聯網金融的長效監管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和完整的路徑。
  1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
  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模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借貸模式、眾籌模式等,其中第三方支付發展規模尤為迅速,在第三方支付普及的地方,人們逛街買東西可以不帶錢包,用手機就可完成全部支付。
  1.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由一個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作為支付中介,通過與各大銀行簽約,在客戶與商家之間提供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對接的交易支付平臺的互聯網支付模式。說到第三方支付就不得不提支付寶,自2004年由阿里巴巴CEO馬云創立以來,一直書寫著業界傳奇。從2009年11月11日開始,淘寶第一次推出“品牌商品五折”活動,每年“11月11日”可謂是全民購物狂歡節,通過支付成交的交易額更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第三方支付由于其便利性和良好的用戶體驗,其所占市場份額正穩步提升。與此同時,傳統的商業銀行收單業務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收單業務收入增長開始放緩。
  1.2 P2P借貸
  P2P既是Peer to Peer的縮寫,即點對點信貸;也是Person toPerson的縮寫,即個人對個人。P2P借貸的中國官譯名為“人人貸”。P2P是指資金的供求雙方在互聯網平臺上建立的直接借貸關系,平臺對資金借、貸雙方進行匹配,簽署有效的法律電子合同,保障借貸雙方的利益和需求。在中國,P2P借貸已經由主要為消費信貸服務轉變為主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從企業分布來看,P2P借貸平臺在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地區的發展較為迅猛,據有關統計,廣東、北京、浙江三地的P2P借貸企業數量之和高達50%以上。
  1.3 眾籌
  眾籌是指發揮團購預購的方式,以資金以外的實物、作品或股權等作為回報,通過網絡平臺向社會公眾或者特定的人群募集項目啟動資金的新型融資方式。最出名的眾籌網站非Kickstarter莫屬,它創立于2009年,支持每一個提升者的創新項目,其中包含電影、科技、藝術、游戲等。平臺的一方是發起人,指那些具備創意同時又缺少項目資金的人,他們通過眾籌平臺向社會公眾說明該項目方案,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以獲得項目資金;平臺的另一方就是社會公眾,若是他們贊同發起人的項目并且為項目出資,就成為了該項目的支持人。通過Kicktarter提供的平臺,很多創業項目得以實現。據《福布斯》統計,眾籌融資網站在2013年初超過700余家,到2013年第二度增至1500家。目前,眾籌項目的領域已經發展到旅游、藝術、科技、醫療保健、天使投資、生活創意、生活救助、股權投資等方面。眾籌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融資方式,成本低、流程簡單的,而且準入門檻低,資金募集規模較小,募集項目較為容易達成,有利于將好的創意迅速轉化成產品,又能起到調研市場需求的作用。眾籌模式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提升整個國家的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社會公平。
  2 互聯網金融業務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的商業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已初具規模,但由于起步較晚,發展時間較短,還存在諸多現實問題。
  2.1 征信體系不健全
  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保障是對金融風險的管控,信用體系的建設是風險管控的基礎。當前,我國的征信體系很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游離在央行的征信體系之外。目前,央行開發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只收錄了與銀行發生過信貸關系的大中型企業,很多小微企業并沒有被央行的征信體系覆蓋。第二,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都缺少信用評價與審查機制,例如“e租寶”從項目、標的、擔保和投融資過程都是虛假的,即便有些機構非常重視信用機制的建設,但是由于評價指標不統一等問題導致其信用信息無法共享及推廣,例如芝麻信用只能在支付寶平臺使用,無法推廣到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第三,征信信息化技術水平不高。由于不同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數據采集寬度與深度方面的不足,以及在人工智能機數據挖掘技術方面的欠缺,導致其信用評價體系與國外征信機構有很大的差距,并不能準確評價借款人的風險。另外,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進入門檻較低,一些實力較差、資歷不足的機構并不具備建設信用評價體系的能力,其征信的專業性水平很低。
  2.2 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較差
  消費者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對于一些網絡上的信息無法進行有效甄別,往往陷入了各類投資、消費的陷阱,為了一點點利益而遭受巨大的損失,這與消費者的價值觀與風險防范意識有關。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典型形式,網絡信貸的風險性往往被忽視,特別是大學生群體,他們往往缺乏社會經驗,對網絡信貸的有償性特征缺乏認識,最終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消費者必須認識到金融市場的殘酷性特征,認識到收益與風險往往是對等的,消費者不要為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要有正確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2.3 缺少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互聯網金融需要的人才一定是具備互聯網精神和文化素養,掌握系統的互聯金融行業的相關知識、技術、業務模式和經營策略的復合型人才。在金融一體化與自由化發展的必然的趨勢下,金融機構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具體地說,互聯網金融行業對工程、信息技術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較大,總需求量的1/3。據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金融行業擁有50萬以上的人才存量,但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擁有的人才存量不到5萬人。由此可見,互聯網金融行業擁有巨大的人才缺口。
  2.4 監管體系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處于迅猛發展階段,但是其蘊含的金融風險種類已經越來越多。完善的監管體系是促進金融環境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ヂ摼W金融監管體系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金融監管的立法缺失。當前的法律法規已經無法適應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需要。第二,監管主體不明確。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交叉廣,參與主體來源復雜,監管主體多元化特征明顯。第三,互聯網金融信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網民的信息很容易被泄露與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也存在著操作人員的違規操作,私下出售用戶信息以此牟利。這些都說明了我國監管體系存在著大的漏洞,有待完善。
  3 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的對策
  3.1 完善征信體系的建設
  金融的本質是信用,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對于征信體系的要求更高。完善的征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健全的征信體系對個人及企業的信用等級有合理的劃分,對于不同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有合理的等級劃分,這樣才能對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征信體系的構建可以從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著手,通過綜合評價的方法對金融個體進行信用評價。另外,征信體系的完善需要依托于政府的政策支持,相關部門有必要扶持實力強的征信機構,這樣可以降低征信成本、提高信用價值,增強企業與個人的信用體系評估的準確性,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征信體系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互聯網行業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防范信用風險、增強金融行業的服務能力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3.2 提高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
  某種程度上來說,消費者的金融專業知識水平影響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提高消費者自身的金融知識水平與風險防范意識必須成為相關部門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有關部門可以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可以利用金融機構的電子屏幕以及社區的宣傳欄對消費者進行風險防范教育?;顒拥膬热菘梢允墙榻B銀行互聯網金融產品、現有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和互聯網金融各種風險提示和如何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使用過程中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等。同時,盈利性的金融機構要樹立正確的盈利意識,要守住自身的道德底線,不能以見到有利可圖就一味煽動消費者,要向客戶認真、細致講解金融產品的相關風險。
  3.3 形成監管的常態化、機制化
  新的歷史時期,全社會都迫切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在保證其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前提下,確保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健運營,要通過有序的金融監管來為實體經濟服務,不斷鼓勵金融主體進行創新,形成以地方監管局為主體,其他監管部門協同配合的監管體系。同時,監管部門要從保障消費者的權利出發進行審慎監管,不斷完善金融行業的準入門檻,定期披露經營者的財務情況與擔保信息等。
  3.4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具有金融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綜合性的人才已經成為了金融業發展的核心,人才已經成為了為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力量,互聯網金融企業要重點培養互聯網金融的專業性、綜合性人才,不斷培養符合金融行業發展特點的專業性人才,不斷提升金融業人才的綜合素質。要鼓勵員工外出、鼓勵其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舉辦各種培訓來不斷升級自身的知識儲備,培養不同層次的金融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金融企業要注重提升員工的主動管理、市場營銷以及風險管控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員工能夠結合互聯網思維處理各類金融問題,使員工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與高尚的情操,培養員工具有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金浩,張曉園.互聯網金融對供應鏈風險及收益的影響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8(10).
  [2]廖茂林.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路徑及其應對[J].銀行家,2018(10).
  [3]許多奇.互聯網金融風險的社會特性與監管創新[J].法學研究,2018(5).
  [4]林莉芳.互聯網金融商業模式、風險形成機理及應對策略[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7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