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教師對學生識記能力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生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有很明顯的體現。想要閱讀首先要對字詞有一定的積累,這樣才能減少學生閱讀時遇到的障礙,學生也能夠體會到文章的中心大意,提高閱讀效率與質量。在小學語文的階段考試中,生字詞也作為考點出現,所以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生字詞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識記能力;組塊教學
  一、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學習語文是一個輕松愉快的過程,但識記字詞、背誦文章將語文學科變得很枯燥。所以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措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越處熜枰龅木褪菍⒖菰锏闹R變成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也能提高學生對知識識記的效率。只有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才會有強烈的學習欲望。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對識記語文知識的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語文課充滿熱愛與期待。
  1、教學導入要妙趣橫生
  教師在對字詞講解時,可以先給學生觀看中國漢字幾千年來的演變,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將要學習的漢字介紹給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學生的心情更加輕松,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對于詞語的講解,教師也可以根據情境寫出一些例句,讓學生大聲朗讀例句,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體會詞語的含義,加深對詞語的學習與記憶。這種方法看起來很簡單,但也正是這種簡單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與教師是教學的主體,師生之間要多交流、多互動。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傳統的“滿堂灌”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淡出課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特點設計課堂,讓學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參與到學習之中,活躍自己的思維,讓他們自主學習探究,尋找學習的巨大樂趣,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識記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將強制變為習慣識,將被動變為主動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在課上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學生學習效果卻和預期效果背道而馳。經過認真的思考,發現大多數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自主學習的學習效率低下,對于語文作業,也只是機械的完成需要落實到筆頭上的作業,而不做任何的思考。所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周期很短,學習效果也很差。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解決問題,可以通過課上對字句、詩詞的聽寫,讓學生在課下主動學習、識記字詞,長時間使用這個方法,學生也逐漸養成了課下學習的習慣,教師也不必擔心學生對字詞的識記。
  隨著年紀的升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教師可以采取一些辦法去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小學階段主要學習內容就是對字詞的識記,課程就會有一些枯燥,學生對字詞識記的效果也不好。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之間進行“字詞大比拼”,老師可以采用聽寫的模式,每組選一名學生代表到黑板上寫,對這幾名學生進行評比,成績最好的就成為最優小組,也會有一定的獎勵。相信這種模式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每個學生都想成為最優秀的那個,那他們就會暗自努力,自主學習。這樣一來,即激發了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生從被動識記轉變為主動識記,學生的識記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三、采用組塊教學法學習語文
  組塊教學法是建立在語文學習心理原理基礎上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教師要在講解大塊知識的同時,將零散的語文知識整合成一個語文實踐板塊,讓學生在語文知識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一篇優質的課文,一定也有很多的教學點,比如說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等等。教師在上課時都會根據課文內容來決定課上的學習內容,在對課文進行教學時,遇到生詞一定會停下來給學生講字詞,碰到好的句型結構又會停下來講幾句,整個教學思路不清晰,教學內容不明確,學生的思維也會被打亂。組塊教學可以解決教學的碎片化,把教學內容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將知識形成內容版塊,雖然可能會漏掉一點小知識,但是能讓學生更充分的學習
  1.語文詞匯內容板塊
  小學語文的課文往往會有需要學習的字詞、短語,屬于陳述性的知識,教師可以設立一個情境將生詞形成模塊進行識記。比如用生詞造句,可以描繪人、是、物等等,讓學生在語境中記憶詞組;也可以把生詞按詞性劃分,讓學生清楚不同詞性的含義;還可以整理出生詞的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在學習生詞的同時,進行一個知識拓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對于語文詞匯的學習不僅僅為了識記,而是要以字詞為基礎,在閱讀、寫作時能夠將知識運用起來,真正轉換為自己的東西。
  2.語法內容板塊
  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語文的一些特別之處,比如文章中的一些修辭手法、一些特殊句式,還有文章的整體結構這些規律性的知識,這都是我們要發現并且要學習的語文知識,但是真正的想學會這些規律,還需要在語文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舉三反一”做到“舉一反三”,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語言能力。
  3.讀寫內容板塊
  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知識最終都是為了讀寫服務,這一板塊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傾聽、朗讀、寫作。學生的聽說讀寫是經過長時間積累而具備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理性歸納以及科學整理,掌握語文寫作的規律,通過多讀、多寫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
  這三個板塊就是教師在教學時整合教學內容形成的,將語文知識變得更加有規律,學生學習時的思路也會更加清晰。組塊教學法可以根據課程內容設計相應的活動板塊,一個活動板塊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內容板塊,或者多個活動板塊都為一個內容板塊服務,利用這種方法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系統。
  結束語
  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所以教師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利用組塊教學的方法,將雜碎的知識整合起來,讓學生能夠輕松高效的學習語文;更重要的一點,通過組塊學習改善了學生的語文學習,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時也會受到組塊教學理念的影響,進行有條理的學習,讓學習生活更加美好,這也是語文學習最美好的憧憬。
  參考文獻:
  [1]薛法根,組塊教學:指向言語智能發展,語文建設,2016.08
  [2]郝幫華,淺談提高小學生對生字詞的識記能力,教材教法,2013.09
  [3]唐仕慎,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識記能力,我教我思,2011.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