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校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及對教師素養的要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求,是每個教師應該努力去實現的目標。職業學校數學教師要從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從教學的方方面面,著眼于新時代培養學習型、可持續發展型、技能型人才,激發和培養職校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 職校學生 教師素養
相對來說,職業學校的學生本身對學習文化課,特別是數學課的興趣就很少,加之基礎數學比較薄弱,使其在學習更高階段的數學知識時,難上加難。但數學在人類基礎科學中處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在信息更新速度飛快的新時代中更好的了解世界的重要內在驅動力,更是職業學校學生學好其專業課并能令其在專業領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如財經專業的學生要用到數列、統計等方面的數學知識;電工專業的學生在學習交流電時需要有正弦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機械制造專業中零件切割中的相貫線正是以二次曲線為基礎等。因此,職業學校數學教師要從提高自身職業素養,從教學的方方面面,著眼與新時代培養學習型、可持續發展型技能型人才,激發和培養職校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數學知識。華羅庚指出“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可見,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把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讓數學貼近生活,學生就會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如可設計出租車收費問題,來引入分段函數;用打臺球時,母球的直線運動,來引入直線的點向式方程;用刀切西瓜(球),引入球的大圓及小圓的概念等。一個生活中的問題,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觀察、聯想、抽象、概況、數學化的過程,學生一定樂學、高效;把抽象的數學知識還原成實際背景,既加深了記憶,又理解了知識的應用方向。
還可以通過創設趣味問題情境,引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如在講解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時,設計了以下問題:某人聽到一則謠言后1小時內傳給兩個人,這兩個人在1小時內又分別傳給兩個人,如此下去,一晝夜能傳遍一座一千萬人口的大城市嗎?急于知道到底這謠言傳得有多塊,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勵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自然樂于投入的探索,積極思考,主動完成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
二、提高數學重要性的認知,探索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最佳整合
職校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不高的另一個原因是,學生感覺所學數學內容對其專業的學習沒多大幫助,感覺數學可有可無。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甚至是現在,一個認知偏見已經根深蒂固扎根于職校學生的心里,即只要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懂得理論,會操作就是合格的學生了。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必須根據所教學生的專業特點,及時有效的整合數學與專業課內容,根據專業要求調整數學教學目標。讓職教學生在學習初就認識到數學知識應用的普遍性、讓看到數學知識在其專業領域的滲透性。讓職教學生從認知觀念上重視數學的學習,專業興趣的深入學習必須以學習數學興趣提高為前提。下面以本人所教機電專業學生為例,為了使數學能更好地服務于《電工基礎》課教學,本人參照《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數學教學大綱》,對現行教材相關章節的教學目標要求調整如下。
1.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調整為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組》課標要求熟練掌握用代數法和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而《支路電流法》中聯立方程組求個支路電流需要解三元一次方程組,故在原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增加熟練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會將三元一次方程組化二元一次方程組)。
2.解三角形
數學教學大綱要求熟練掌握余弦定理并能靈活運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但專業實踐中(如電阻、電感、電容的串聯電路)多涉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均可轉換為解直角三角形。因此教學要求應增加熟練運用銳角三角函數的概念進行有關計算;理解并掌握arcsin(反正弦),arccos(反余弦)與arctan(反正切)的涵義;掌握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的方法,對于非特殊角會使用計算器求角。
3.平面向量﹙“向量”通專業課中“相量”﹚
數學教學大綱要求是了解平面向量的有關概念和向量相等的含義,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掌握向量加法和減法的定義及運算律(交換律、結合律),并理解其幾何意義;會用三角形法則及平行四邊形法則求向量的和與差。根據《電工基礎》的教學需要將數學教學目標可調整為理解有向線和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相反的含義及其幾何表示相反(向量的差均可利用相反向量轉化為向量的和);通過實例掌握向量和的三角形法則及平行四邊形法則。
4.三角函數
數學教學大綱要求理解弧度的意義,掌握弧度和角度的換算。熟練掌握角的弧度和角度的換算;并會用計算器進行弧度和角度的換算。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正弦和余弦的概念。熟練掌握正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了解余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掌握正弦型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和性質。因《正弦交流電》中大量用到正弦型函數的圖像,故在原教學目標基礎上調整如下:掌握正弦函數、余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特別是0°~360°的圖像和性質。熟練掌握正弦型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和性質及A、ω、φ作用;會根據正弦型函數的圖像寫出函數表達式。
切實有效的整合方案,不僅能有效的配合專業課教師的教學進度,而且能引起學生對數學的重視,進而提高其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朝著“雙師型”方向發展:既要具有理論教學的素質和能力,又要具有實踐教學的素質。職業學校老師要具有更高的教學設計能力,通過將數學與職教學生所學專業融合的方式,提高職教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選擇有效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合理嵌入職業道德和創新創業的能力,促進職教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形成。
三、重視師生情感的培養,內化數學學習興趣
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是高高在上的,強調師道尊嚴,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是教誨、訓導,教師和學生在地位、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育是單向的,學生被動接受教育,主觀感受被忽略,情感交流被抑制,許多問題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新時代今的教育要求教師與學生做心靈相通的朋友。首先,親和力和感染力是新時期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職業學校學生處在青春期,反抗和叛逆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青春期的學生更渴望朋友,渴望和他人交流,以尊重為前提,傾聽學生的心聲,用心靈與學生溝通,從而滿足和激發學生內心的需求,進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教師用賞識的眼光發現學生的閃過點,及時予以表揚,賞識教育會讓學生感受到做人的尊嚴,自信心和自豪感。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師生間的思想交流情感溝通在學生的思想上、知識上以及人格上的影響是一生的。
參考文獻:
[1]張良科.做最棒的老師.青島出版社.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
[3]張大均.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4]曹曄.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師資的內涵及發展[J].教育發展研究,2007,(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09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