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在歷史教學中,教師必須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是培養歷史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激發興趣;培養興趣;參與實踐
我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學習的情感動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學生對歷史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尋幽探勝。所以,它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產生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是學生學習活動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也是學生學好歷史課的入門向導。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量少,對歷史知識方面的書讀得更少,所以對歷史不怎么感興趣,總認為歷史科是可學可不學的小科目,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幾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得出以下兩個方面經驗:
一、以多種渠道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
第一,故事引入,創設學習情境
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創造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古代史,時間跨度很大,而且學生對古代史不感興趣,但是能用的歷史典故很多。每節課我就用兩分鐘講一個歷史典故,或者提前布置給班干部講,比如七上《“秦王掃六合”》一節,就可以用“荊軻刺秦”來導入;《春秋戰國的紛爭》一節,可借用“退避三舍”、“楚王問鼎”、“圍魏救趙”、“紙上談兵”等眾多歷史典故。學生聽了故事,再學課本內容就很有興趣了。學生經過這樣的熱身,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其思維就會活躍起來,老師還擔心他們在課堂上不積極思考嗎?他們對學習還能沒有興趣嗎?
第二,利用好課文中的導語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景。
導語是一堂課成功的基石。導語的效用在于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材中每課都設置了導入框,上課前,先讓學生閱讀導言部分,誘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出引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導語。如學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時,教師先講訴朱德領導南昌起義的故事,講朱德上井岡山的故事,讓學生感到新奇,愿意學,喜歡學,自然而然就將學生帶入了知識的海洋。
第三、利用好活動課,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
人教版初中歷史教材中有很多活動課,每個活動課都具有獨特的一面,多方位展示歷史的多面性。《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失敗》可以組織成一場辯論會,通過雙方觀點的碰撞加深學生對于秦始皇形象的認識?!墩丫鋈芬詺v史話劇的形式呈現出來,當學生成為其中的一位人物時,它對這段歷史就會了然于胸。
第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情景再現,以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知識的興趣。
踏著新課改的腳步,多媒體教學技術進入了我們的歷史課堂,多媒體教學將聲音與圖像結合起來,文字與影視結合起來,使我們的歷史課堂更加生動、更加直觀,讓那些已逝去的歷史現象重新復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歷史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例如,在學習《開元盛世》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 開元盛世”時的景象,學生在聲情并茂的動畫中了解了當時的歷史。
第五、利用歷史圖片,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所有知識的前提。初中學生喜歡形象生動的圖畫與故事。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利用插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運用圖畫把枯燥的文字敘述轉換為生動形象的圖片,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幫助。例如學習《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第2課中的《圓明園的海宴堂圖》,學生看到這一幅圖就呼出了“好氣派?。 苯處熞龑麄冏屑毑炜粗鴪D,讓寫生自己得出結論:這幅圖描繪的是清朝末期皇家園林富麗堂皇的景象,說明了清朝在200多年的鼎盛發展。教師再因勢利導,對圓明園的劫難作完整的介紹敘述。
二、培養學生在課堂外學習歷史的興趣。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學習的歷史興趣。課外活動通常是開展教育的重要場所,其優點是可以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運用于實際,可以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學生對某項活動產生了興趣之后,就會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努力去參與,直至自己得到滿足為止。
首先,我結合教學實際,創造條件激發學生參與歷史課外活動的興趣,指導開展興趣活動,我主要是培養學生在歷史課上說的能力。結合學習內容舉行歷史故事會。如教完《收復新疆》一課,在要求學生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的同時,舉行故事會,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再次,投身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學歷史。
實施歷史教育不僅是教師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社會給歷史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背景,對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歷史能力,也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讓學生關注社會,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使歷史課從課內走到課外,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能力的有效方法。具體方法是讓學生了解身邊的歷史古跡:我們本地有始建于清朝的平孟鎮弄平炮臺和百省鄉那布中越邊境的法國馬路及面良村的法國馬路及炮臺。這些古跡,有的學生已經到過,課上就請曾經去過的同學介紹古跡情況,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去拍攝這些古跡,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展出,讓其他同學也感知身邊的歷史,使學生涉取到一定的歷史知識,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還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作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把歷史學習變為生活、生存的一部分,他們就一定能夠在歷史學習中獲得出乎尋常的快樂,就一定能夠對歷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9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