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墒?,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學習,把學習當成苦差事。作為老師,我們不但要理解每個孩子的心理需求,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還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喜歡上自己的課,最大程度地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學習,才能高效的學習。
興趣 理解 正視 喜歡 高效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2-0140-01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斑@句簡單的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我們所從事的教育活動是為孩子們的終身發展服務,不能只著眼于眼前的分數和考核??墒?,孩子們的發展,又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孩子們要在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唯有知識,才能滋養孩子的一生。然而,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是,由于各不相同的原因,許多孩子進學校、進課堂都是無可奈何的順從。那么,學習對于這部分孩子而言,就成了苦差事。他們根本不想進校門,就不愿意學習。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能“愿學”呢?
1.理解每個孩子的心理需求
我們習慣性的,也是錯誤地認為孩子們以學生的身份來到學校,他們的唯一任務就是學習知識和技能??墒牵覀兺浟?,每一個學生都是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來到學校。他們既有強烈的學習知識的愿望,也有與同學游戲、交往以及交流情感和信息的需要,還有參加各種興趣活動和集體活動的內心期盼,他們期望通過這些交往,豐富自己在學校的生活,也通過這些交往活動體驗自我展示的自豪和喜悅之情。如果孩子們在學校除了上課就是寫作業,或者除了上課就是應付考試,他們必然會感到學校生活枯燥無味,學習的興趣就會隨之下降,學習效果也必然會事倍功半。因此,無論作為學校的管理層面還是作為班主任,或者是任課教師,都要關注到孩子的心理需求,最大程度地豐富孩子的校園生活,還增強學校對孩子的吸引力。
2.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我們面對一個班的孩子,其性格、特長等特點都是不相同的,而天賦也會相差很多,用我們的俗話說就是“十個指頭不一般長”??墒?,現行的班級授課制度,學校對老師的嚴格要求以及考試以后的成績評比,都使得每位老師不得不對班級的所有學生提出統一的要求,但現實情況就是這種“一刀切”的做法對一些天賦比較低的孩子是不太公平的。比如同樣大的兩個男孩子,一個天生聰穎,在學習上他并不特別刻苦,可考試成績每次都很優異,故而沒少得到老師的夸獎,而另一個孩子,他知道自己不是屬于天生的聰明型的孩子,他也知道“勤能補拙”的道理,于是每天晚睡早起,甚至舍不得出去痛快地玩一次,可是,就算這樣,他的成績依然每次都徘徊在60分上下。自然,他也沒少被老師批評和冷眼相待。這個天賦不高的孩子,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之后沒有取得預期的好成績,再加上得不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他的心里一定會感到委屈,學習也就沒有了積極性。相反,如果我們平日多留心、發現這個孩子在學習上付出的努力,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尤其是他有了哪怕一丁點的進步時也要對他進行肯定和鼓勵,他一定會“擼起袖子加油干”,爭取更大的進步。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有正視他們的差異,合理對待,正確對待,才能讓孩子們愿意學習。
3.把課堂還給學生
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教育者,學生就是受教育者,于是“填鴨式”、“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就正常存在了。可是要讓學生“愿學”,就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老師僅僅是引導者和組織者,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動手實踐、情境表演、角色扮演都是體現學生是主體的不錯手段,只有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充分參與進來,課堂才是充滿活力的課堂,學生也才能變消極被動地接受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沒有了壓力,充滿了興趣,學習欲望才會被調動起來。在這樣的課堂上,孩子們的各種能力、特長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揮,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是每一個孩子最“得意”的事,這樣一次又一次體驗小小的“得意”,使孩子們小小的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甚至長大后的回憶中,課堂上的某個表現都是記憶猶新的。所以,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愿意和更大程度地努力學習這門讓他感到輕松快樂的課程。
4.讓學生喜歡你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边@是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明白和確信的一條真理,要讓每個孩子切實喜歡一門課,全身心投入學習一門課,就一定要讓學生喜歡你。當學生喜歡你的時候,他們就會喜歡上你的課,期待上你的課,每一堂課才會有收獲。
?。?)老師要放下架子和學生交流。一直以來,許多老師認為只有學生怕自己才會聽話,但是,那種聽話,只是表面的順從,甚至有內心深處的反感。作為老師,只有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把自己當成孩子的大朋友,時時處處關心孩子,發現孩子的點滴變化,多利用課余時間和孩子們談心,分享他們的快樂,傾聽、化解他們的苦惱??墒牵畔录茏硬坏扔谕耆珌G棄老師的尊嚴,這位大朋友是關心孩子的大朋友,是寬容孩子的大朋友,但也是寬嚴有度的大朋友,否則,放下架子就成了放任和放縱。
?。?)讓自己的人格充滿魅力。新時代的老師,讓接觸很多新事物的孩子仰頭看你,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學習緊跟時代的知識,不至于讓自己像個老古董;還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使自己的課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陣地,更是孩子們增長知識、開拓視野的主戰場;也要學會幽默,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輕松一笑,不但消除緊張,消除疲憊,還會使學生覺得老師有親和力,拉近師生的距離,使教學更高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3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