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學教育為例,淺談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良好的習慣伴隨終生,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更是受益終生?,F在的小學生對于習慣的形成還在初始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在影響著他們的學習。有研究表明,在許多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們千姿百態,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普遍存在。如何才能培養一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了老師們在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將通過分析影響習慣養成的因素,結合小學教育的具體情況,說說其養成良好習慣的幾點對策。
關鍵詞:學習習慣;培養;影響因素;激發;興趣
引言:
小學生是國家新生的嬌嫩花朵,他們潮氣蓬勃,稚氣十足,是需要教師們細心地扶植、引導、施肥灌溉的一個重要階段,而小學階段是各種習慣諸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尤其是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利于學習有條不紊的進行,有利于知識的習得,有利于學生學習獨立性的養成。如果沒有養成良好習慣,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在論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時指出:“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使學生終生以之。”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于學生學習、生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下面談談影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因素,以及如何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習慣與學習習慣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已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習慣是行為的自動化,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葉圣陶說過:“教育無非是培養良好的習慣?!钡拇_,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養成一種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實在是比學會一些具體知識重要得多,從這個角度說,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實際上就是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2、影響良好習慣形成的因素
2.1家庭因素
《漢書·賈誼傳》中寫道:“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本褪钦f習慣要自小培養,才會不費多少力氣而比較容易地獲得成功。在家庭中, 家長自身的文化素養也直接對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文化素養偏高的父母更注重于指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家長的行為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2.2教師因素
要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敬的人,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的人格,會像一絲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同學會因為老師的友好暗示而糾正自已的行為,很多同學會模仿教師的樣子糾正自己的寫字姿勢??梢娎蠋煹囊慌e一動都極大的影響了學生。
2.3社會因素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大眾傳媒對小學生的影響也日益重要,特別是電視和網絡,已經逐漸成為學生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之一。學生在自覺和不自覺中接受著其中的思想觀念、模仿著其中的行為方式,在有意或無意中形成了一些良好的或不良的習慣。比如說孩子都愛看動畫片,經常一看起來就不做作業、不吃飯、不睡覺,看得特別來勁,越是年齡低的孩子越是愛看。在社會資訊、媒體日漸發達的今天,從小就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接觸媒介的習慣,這恐怕對學習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3、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1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習慣的關鍵
教師和藹可親的教態,善于控制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主動創造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創設使學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注意,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獲得知識、陶冶情操。要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情感和美感作用,并輔之以教師得當的教材處理和動情的朗讀引導、恰當而富于啟發性的提問、清晰美觀的板書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歡迎您上課,喜愛您的課,學習的興趣也將會日益形成和加深。
美國教育家威廉詹姆斯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贊美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愿望?!睂W生的日常表現應以表揚、鼓勵等積極性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新課程中的教師,應平等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當中,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管理者、訓導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學生在前進的路上遇到的成功或失敗,既可能成為沉重的負擔,也可能成為新的動力,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就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盡可能多地運用表揚和鼓勵,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接受采訪時曾經說過,老師走進課堂之前,要準備100頂高帽子,上課的時候,隨時戴在學生的頭上。
3.2培養積極的班級班風,形成向上的學習氛圍,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
一個積極或消極的學習氛圍,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相對的,這種學習習慣就能促成一個積極或消極的學習氛圍。所以說“氛圍”與“習慣”是互相促進、也是相互制約的。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集體,就會著眼培養學生的上課習慣、課前準備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等,這些必須根據學生年級的特點進行不一樣的行為訓練,并鞏固,再加上老師的激勵,學生們的爭相模仿,一個積極的班風就會開始慢慢形成。從而有了一個良性循環,形成一個有凝聚力,吸引力的班集體,造就良好的學習習慣。
3.3良好學習習慣從模仿開始。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最擅長的就是模仿。模仿父母、喜愛的教師、與自己相處友好的同學,甚至是一個感興趣的行為,他們都會積極的去做。所以說,在學生身邊發生的行為對他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且極其深遠的。
結束語: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毙W階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偠灾?,在影響小學生形成習慣的眾多因素中,我們要做到的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做好榜樣,加強良好習慣的訓練與鞏固,逐步引導他們養成。一步一步地有序進行,從生活中抓起,課堂中抓起,從微小行為中抓起。
參考文獻:
[1]任蘇民.教育與人身——葉圣陶教育論著選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56-224
[2]于永正.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我的為師之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81-131
[3]趙曼.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50-53
[4]張梅玲、孫云曉等.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01.302-3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