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 carl · orff 1895 - 1982 )所創建的一個獨特音樂教育體系,已經對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音樂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多項音樂素質能力。本文將從奧爾夫教學法的內容、特色以及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運用案例展開論述。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課堂運用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基本思想
  奧爾夫認為,學生作為參與者或演奏者,那些貼近自然又源于生活的、讓每個人都能夠學會和體驗的音樂才是最原本的音樂。表達思想以及情感是人的本能,應以兒童的發展特點為本,通過語言、歌唱、器樂表演和舞蹈來表達這種本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是參與者、指導者以及推動者——他要關注每個人的語言交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引導學生不斷探索和培養創造力。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不斷激勵和提高表達音樂的能力,最終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情緒、培養創造力、發展想象力、拓展思維、增強合作意識。
  二、奧爾夫教學法的特色
 ?。ㄒ唬┳⒅睾献?,各盡其能
  奧爾夫教學法的合作非常豐富,多樣靈活,它需要真正意義上的溝通與合作——從兩兩合作開始,匯集一些簡單的風格,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一些益腦以及簡易的游戲,由此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游戲活動中互相合作。
 ?。ǘ┌淹{、民歌作為基本素材
  教學素材的選擇上,常用童謠、繞口令、兒歌等,詞和曲均源于當地生活。因為從祖輩的口中世代相傳,所以這些兒歌、童謠等無人不知。這不但能夠將各個民族的文化以及地方特色表現出來,還能節約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并且充滿著更加深刻的實際意義。
  (三)注重創造能力
  教師只給學生提供一些最原始的材料,或最基礎的方法,通過感受和體驗音樂,經教師耐心的指導后,學生進行自主的創作音樂學習,把綜合性創造即興地發揮出來,無形之中就能夠鍛煉孩子們的創造能力,能夠讓孩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更有興趣,也能得到相應的藝術情感體驗,提高孩子的音樂品質,促進音樂和藝術生活。
  三、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運用——以小學課堂《打字機》為例
  滬教版第七冊第二單元欣賞課是《打字機》。作曲家安德森在使用打字機的過程中,配合著音樂的節奏得到了靈感,創作出這首管弦樂作品。樂曲模擬打字、換行等音響,在急速的演奏中表現繁忙、快捷的都市生活。在音樂課中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開展教學,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可利用游戲、律動、兒歌以及表演等方式,在教室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夯實基礎,理解樂曲的形象。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由于小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所以首先要抓住這一特點,師生互動并讓他們嘗試。創設出打字機的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進而能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有趣的導入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
  【課堂實例】教師關鍵設問:“誰看到過日常使用的打字機嗎?他在你腦海中是什么樣的呢?”為了啟發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給學生們一些提示,提升教學氣氛。隨后,向學生們展示打字機,讓他們觸摸感受。揭示課題《打字機》,介紹作者從中得到的創作靈感。
  2.師生合作,律動感知。小學生活潑好動,因此加入身體的律動既符合他們的發育特點,又能感知音樂的速度、節奏、節拍、情緒等特點。
  【課堂實例】教師用打擊樂器做應著樂曲作伴奏,學生在教室站成一個圈,學生根據聽到的節奏點,控制行走腳步的快慢。若節奏舒緩,則漫步走,反之亦然。在樂曲速度很快的時候,教師的節奏更加密集,學生快步,他們更加興奮了。不僅感受到樂曲的節奏速度變化,更提高了學生的興致,找到學習的快樂。
  3.生生合作,聲勢聽演,化抽象為具象。為了進一步讓學生理解《打字機》這首樂曲是怎樣把實際生活中的打字機和音樂藝術結合的,教師通過聲勢聽演來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強烈感受到樂曲形象。
  【課堂實例】學生圍繞教室坐成一個大圈。因打字機在每次換行時,會發出“?!钡拟徛??!懊柯牭揭粋€‘?!?,就依次站起一位同學,從第一位同學開始,站起后就不要坐下?!痹谛蕾p音樂的過程中,同學們依次站起來的間隔速度越快,越能反映出作曲家打字的畫面的速度和字數有多少;當欣賞整首音樂后,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站了幾位同學,打字員就打了多少行字。
  4.即興創作童謠,與節奏相結合。教師結合欣賞的樂曲內容設計教學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后總結,即興創作童謠,增強創編能力。
  【課堂實例】打字機的鍵盤敲打下去時,會有“嗒”的聲音。學生根據老師的敲擊扣手的手勢,嘴里發出“嗒”聲音。師手勢位置越高,生的聲音越大,反之越小。師扣手的動作越快,生的“嗒”聲節奏就越密集。這樣,就可以進行節奏訓練,手指不會跳舞,學生們記住了手指的動作,學生們豐富的節奏,有變化的強弱變化,將一張白色的紙上寫滿了長長短短有序的文字。還可以將這個活動即興創作成童謠,訓練指導學生的合作創作能力。
  【課堂實例】
  首先將每一句童謠教學生們整齊地按節奏朗誦并記住。然后將學生分成兩組,根據教師給每個組的內容及口令,每只手各指揮一組學生,可以將兩組先后依次進行,這樣的效果就像輪唱一樣;也可以兩組同時進行,聲音效果像合唱一樣動聽有趣。
  結語: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已經不單單滿足“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的狀態了,他們需要全方位的實踐感受。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音樂教師需要更多地運用奧爾夫教學法。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音樂教育充滿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于貴祥,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思想的教訓原則[J].教育科學,2002(2):20-21.
  [3]李安民,在小學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兒童音樂,2011(1).
  [4]趙慧霞,淺談小學音樂課堂的導入[J].中小學教育,2014(1).
  [5]伍娜,打字機課堂實錄[J].中國音樂教育,2009(8).
  [6]謝亞夫,淺談如火熱營造良好的音樂課堂氛圍[J].兒童音樂,2009(5).
  [7]常莉,以趣激學,以美塑人[J].兒童音樂,2009(6).
  [8]李安民,在小學音樂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兒童音樂,2009
  作者簡介:楊曉青,1989年2月,女,民族:漢,籍貫:貴州貴陽,當前職務:音樂教師,當前職稱:二級教師12級,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5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