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的時刻》第一課時教案及反思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
2體會時間為序的順序安排,粗略概括全文。
3借助批注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們激動緊張等心理
4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
教學準備
神舟系列飛船、楊利偉、近年來中國航天成就。
神五發射、人們歡慶勝利視頻、音樂、字幕。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大家周末預習了課文,先跟著老師書空兩個字,好嗎?
教師副板書“瀚 遨”,注意間架結構和筆順,寫正確工整,記住了嗎?
擦去兩字
工整寫在本子上。
學習生字,要特別注意筆畫復雜的字,多練兩遍。
指著兩字,浩瀚 遨游 ,中國人第一次遨游在浩瀚的太空,是哪一天?
2003年10月15日
讓我們一起穿越到這個——(字幕標題)激動人心的時刻
二、詞語學習
點擊詞語字幕:
1、自己讀一讀 聲音洪亮,讀音準確。
課文中與“蒼穹” 意思相近的詞有哪些?天穹 碧空 太空
讀出遼闊壯美 : 蒼穹 遼闊碧空 碧藍的天穹 浩瀚的太空(補)
2、氣宇軒昂 之人氣度不凡,這里指火箭……(高大雄壯)
你覺得“氣宇軒昂”的神舟飛船,最像哪個國家的人?(中國人)
氣宇軒昂的飛船,氣宇軒昂的中國人
3、點擊詞語群
戈壁 大漠 氣宇軒昂 火箭
蒼穹 浩瀚 震耳欲聾 遨游
你猜猜,老師把這些詞語分成兩群,有什么原因嗎?
?。ǖ谝辉~語群 變現天地遼闊壯美;第二詞語群變現火箭的雄壯氣勢)
讀到這些詞,腦子里會出現什么畫面?詞語間連成整體后,對詞語的理解有什么變化?
你從這兩個詞語群,有沒有發現學習詞語的新方法呀?
同類詞語積累記憶
同類詞語相互印證,豐富了理解
發現詞語間的聯系,就發現了知識的小路。
三、時間為序,概括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的末尾批注,告訴了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記敘的順序?(按時間順序)
這種重要的批注點,把他圈起來,幫助我們輕松閱讀。
那么,他記錄了哪些時刻呢?在文中圈起來。
發言,抽生上臺寫(在預先畫好的線上)
好,我們就按這些時間節點,簡單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般說來,按時間順序寫的課文,可以抓重要的時間節點概括主要內容
四、切入重點,讀悟引
1、這些時間里,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
默讀4、5、6段,邊讀邊想,畫出令你激動的詞句。
2、播 發射視頻(配音樂),教師陪示范朗讀
誰來為他配上課文解說詞
這聲長吼,吼的是什么?
吼出了什么?
3、關注“緊張期盼”
可是,發射前人們的心里卻是緊張,對照批注,找一找課文,讀一讀(板書 緊張期盼),學生批注交流.
4、發射后的激動和幸福
正是經歷了那么多的緊張煎熬,所以所以當成功來臨時,幸福和激動就像噴發的火山一般熾熱
即使是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神舟飛船依然是太空中一顆晶瑩奪目的星,是因為……?
五、拓展、豐富
中國正在崛起,中國正在強大。祖國的航天科技飛速發展,創造了一個個輝煌,根據搜集的資料,你來說說這些激動時刻。
生交流發言
六、結束
心潮澎湃中,我們穿越到激動人心的時刻。結束的時間到了,我們站起來,最深情、最莊重,最神圣,共同宣告——
(齊讀)
至此,
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取得圓滿成功,
浩瀚的太空寫下了
中國人的名字。
教學反思
教學詞語群 深度豐富詞語態
詞語學習方法,一般會走過單個詞語學習——多個詞語學習的過程。多個詞語,有人叫詞語串,我偏向于叫詞語群。|“串”是單向的,最多雙向;而“群”是多向的,甚或是反復的,循環的,疊加的,任意關聯的。
本課時詞語群的教學在第二部分,其中的第3個環節。讓學生猜把這些詞語分成兩群,有什么原因。目的是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會去尋找詞語的共同點。在尋找的過程中,會自然地把各個詞語的意思相互滲透,印證,形成了一幅畫面。各個詞語因此而形成了相互關聯的整體,這是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的——相互關聯的知識、記憶、理解,在腦中的印象是最深的。
在教學中,我強調詞語群學習要形成畫面感。畫面感的豐富勝過概念定義解釋,具有理解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這正是語言的魅力,語文學習的魅力。
“詞語間連成整體后,對詞語的理解有什么變化?”這樣一個反思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于自己的方法進行總結升華。學生在形成畫面感后,對于單個詞語的理解變得更豐富感性,仿佛變成了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昂棋保粌H僅會想到戈壁大漠蒼穹等實物,也會感受到“遨游”,自由自在的心靈,還會觸摸到宏闊壯麗的境界。
詞語群的教學,讓學生感悟到同類詞語相互印證,豐富理解的詞語學習方法;也使學生發現詞語間的聯系,發現了知識的小路。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