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研究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關系是否會受到行業特征的影響,文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行業、塑膠制品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作為研究對象,并從這些行業中篩選出45家代表公司的2010—2016年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數據作為樣本進行實證研究,以資產凈利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作為企業的績效衡量指標,引入線性回歸分析模型進行數據分析,發現房地產行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存在顯著相關性,而傳統制造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相關性并不明顯,電子信息行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也存在顯著相關性。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以不同行業為視角,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不一定存在相關性關系,行業特征作為一個調節變量,對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關系起到調節作用。
關鍵詞:企業管理;高管薪酬;公司績效;行業特征;實證研究;資產凈利率;每股收益
中圖分類號:F 244086-05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s influenc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the paper selected the representative 45 companies i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the plastic products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etween 2010 and 2016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ce data as a sample to conduct the empirical research,with Return on Assets(ROA)and Earnings Per Share(EPS)as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of the company.And th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is introduced for data analysis.It is point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and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s not obviou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there is not necessarily a cor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as a regulatory variable play a role i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Key words:enterprise management;executive compensation;company performance;industry characteristics;empirical research;return on assets;earnings per share
0 引 言在互聯網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人力資本的競爭。高管人員作為企業的核心人才,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學者們也對高管的薪酬和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一直在進行研究。最早的實證研究由西方學術界的Jensen and Murphy(1990)[1]完成,國內的研究從1999年開始。眾所周知,不同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存在差異,國內外諸多學者也進行了探討。例如,Murphy運用1964—1981年期間美國73個最大制造企業的500個經理的相關數據,研究了公司績效和管理報酬之間的關系,發現由股東回報測量的公司績效與經理報酬正相關,銷售量增長與經理補償正相關[2]。Morris(2000)通過對電子和計算機行業的研究發現公司業績和高管報酬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3]。Jones和T Kato對日本薪酬咨詢公司提供的51家企業10年的數據進行研究,研究發現凈資產收益率對總經理薪酬有顯著正向影響,股票回報率對總經理有微弱的影響[4]。國內學者方謀耶(2008)選取我國上市公司2006年年報數據,實證研究發現對于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除了建筑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信息技術業和制造業公司外,其余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并無顯著相關性[5]。袁志宗(2010)選取2006—2017年深滬兩市A股市場房地產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發現房地產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6]。代逸生(2013)選取2009—2011年滬深兩市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數據為樣本,實證分析發現有企業公司績效與高管薪酬、資產負債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非國有企業公司績效與高管薪酬、高管薪酬差距、資產負債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7]。李斌(2013)以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分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2個時段研究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的關系,發現高管薪酬的制定與公司績效相關[8]。張格(2017)選取2012—2016年28家煤炭上市公司為樣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固定效應模型研究發現煤炭上市公司高管貨幣薪酬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高管內部薪酬差距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9]。岑慧(2017)選取A股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發現企業高管前3名薪酬總額對企業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10]。由此可知,不同行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不一定存在相關性。文中以不同行業為視角,探究不同行業背景下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目的在于通過實證分析不同行業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關系,尋找存在差異的原因,為行業的發展提供建議。 1 理論與假設高管薪酬一般包括基本工資、獎勵金和長期激勵性報酬,以及股權激勵產生的薪酬[11]。企業績效是指一定經營期間的企業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根據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理論,包括短期差異說和補償性差異說。短期差異說認為勞動力市場對產品需求變化會做出反應,當產品需求增加時,傾向于支付高工資來吸引更多勞動力。補償性差異說則認為工作會對工作者帶來負效用的非貨幣特征,所以需要以相對更高的貨幣收入加以補償[12]。從競爭性勞動力市場理論可以看出,行業之間存在收入差異,處于不同行業內的高管薪酬受到行業特征的影響,與公司績效的關系也更為復雜。此外,Lazear和Rosen(1981)[13]以及Rosen(1986)[14]提出的錦標賽理論認為,加大公司內高層管理成員之間或高管與員工之間的薪酬的差距,將會降低委托人對代理人的監控成本,給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間的利益一致性提供強激勵,最終提高公司績效。 行為理論則指出高管自身所獲報酬的多少和通過與他人所獲報酬進行的比較會影響其為提升企業業績而工作的努力程度[15-16],因此行為理論認為在由高管組成的團隊中,制定一個較小的薪酬差距有助于促進員工之間的團結協作,提高公司的業績水平。但在不同行業背景下,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是否都存在相關性關系,因此提出假設假設: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均存在相關性。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樣本選取目前,我國根據行業本身所處階段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行業進行分類[17]。文中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行業,塑膠制品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的45家公司2010年至2016年的數據作為樣本進行研究,理由如下第一,房地產行業是進行房地產投資、開發、經營、管理、服務的行業,屬于第三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為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且其具有一些不同的行業特征[18]。首先,房地產行業具有較高的風險性。在房地產的投資過程中,資金周轉時間較長,且不能短時間變現,所以房地產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較其他行業相比也更具有復雜性,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其次,房地產行業具有較強的金融屬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人口增長、國家政策和貨幣政策息息相關,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市場貨幣供應量和銀行貸款金額也在大幅度增長。第二,傳統行業是我國工業化進程中的支柱和基礎性行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龐大的市場,而塑膠制品行業作為傳統行業中的主力,比其他傳統行業具有成本低和可塑性強等特點,但在物聯網,大數據時代,傳統行業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一是,國家的環保政策實施力度加大。如2016年12月5日發布的《“一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了對VOCs的減排和廢物治理的嚴格限制與要求,這對塑膠制品行業是個極大的威懾。二是,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對傳統行業的影響日益加劇,引起了傳統行業的技術變革,若傳統行業不能進行成功的轉型,將被市場淘汰[19]。傳統行業未來的發展難以預料,分析傳統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研究價值。第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步入信息化的時代,電子信息技術在近幾年越發成熟,目前電子信息行業的產業規模不斷壯大,且行業增速較快,作為經濟發展中的朝陽行業,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技術與資金密集。作為高新技術行業,擁有較高的技術含量,且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成本較高。二是,創新與風險并存。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電子信息行業必須具有較強的創新性,但其更新換代的頻率較快,導致行業中的淘汰率較高。且電子信息行業的技術投入較大,成功率卻很低,所以具有較高的風險性。但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電子信息行業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較強的競爭力。因此,對其行業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十分重要。
樣本數據主要來自中國證券網、巨潮資訊,深圳交易所網站和東方財富網等披露的上市公司的2010至2016年的相關數據。為了保證樣本數據的質量,剔除了經營績效較差的ST和*ST公司。
2.2 衡量指標衡量公司的指標比較多,但由于很多數據獲取較困難,且可能存在部分年份的缺失,所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資產凈利率(ROA)和每股收益(EPS)作為企業的績效指標。ROA為企業全部資產獲取收益的水平,全面反映了企業的獲利能力和投入產出狀況;EPS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由于上市公司一般不公布公司的薪酬機制,能獲取的只有高管薪酬和持股情況,所以選取前三名高管的薪酬的平均值(PAY)作為自變量。2.3 模型構建文中以前三名高管薪酬總額的平均值PAY作為因變量,資產凈利率ROA和每股收益ESP為自變量,選取2010—2016年數據,建立回歸模型。(ROA與ESP的分母都是利潤,避免同分母造成的干擾,所以獨立進行回歸分析)
從圖1可知,房地產行業的高管薪酬均值明顯高于塑料制品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雖然中期有下滑,但很快回升且越來越高。塑膠制品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的薪酬增值緩慢,總體趨勢還是上升的。從圖2可知,房地產行業的每股收益均值遠高于塑膠制品行業和電子信息行業,3個行業在這7年間均有大的波動,房地產行業和塑膠制品業有回升的跡象,但電子信息行業在總體上變現出持續下跌的趨勢。從圖3可知,對于資產凈利率指標,3個行業均有波動,塑膠制品行業的波動最大,和每股收益的波動趨勢相似。
3.2 數據分析
由表1可知,房地產行業的高管薪酬與EPS和ROA具有顯著相關性,且呈正向,且從F的值可看出,ROA更能代表房地產行業的公司績效。塑膠制品行業的高管薪酬與EPS和ROA的相關性不顯著,可以說不具有相關性。至于電子信息行業,高管薪酬與EPS和ROA均具有相關性,與ROA的相關性更大,并呈現出正相關,且EPS更能代表電子信息行業的公司績效。因此可以得出,以不同行業為視角,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不一定存在相關性關系,行業特征作為一個調節變量,對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之間的相關性關系起到調節作用。 3.3 原因分析根據各個指標的描述性統計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各個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不一定存在相關性,這與公司的高管激勵機制本身有關,也與整個行業環境息息相關。首先,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自1998年實行住房市場化改革,推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房地產業進入持續穩定發展的時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不斷增大。但隨著房價一路飆漲,房子從初始的生活必需品變成了一種消費品,一方面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另一方面也預示未來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出現泡沫。近年來,隨著國家調控政策的實施,房地產市場近3年來業績出現下滑[20]。但作為具有投資性質和金融屬性的行業,注重企業高管的激勵機制,將高管激勵與公司績效掛鉤,從上述數據的實證分析也可得,房地產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性,完善高管薪酬激勵機制有利于提高公司績效。其次,塑膠制品行業作為一種傳統行業,擁有龐大的市場,但市場內競爭激烈,存在成本上升、產能過剩及供需不均衡等問題[21]。所以其公司績效遠不上房地產行業。但作為傳統行業,存在許多弊端,最重要的一點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注重公司的高管治理,這點也可以從實證分析中得到,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不存在相關關系。最后,是作為高科技行業中的一員的電子信息行業,行業競爭壓力大,產品淘汰率高,所以公司績效并不是很高,甚至低于傳統行業[22]。但作為新興行業,它比傳統行業更注重企業人才的利用,數據也表明,電子信息行業的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呈顯著正相關。
4 結 語本研究發現:行業特征作為調節變量對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之間相關性關系起到調節作用。研究對管理實踐的啟示在于:在如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企業急需轉型[23],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應具有戰略眼光,主動進行轉型,不僅公司整體的戰略要進行調整,內部的高管管理機制也需要加強,應充分發揮高管激勵機制的優勢,將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捆綁在一起,實現代理人與公司持有者的雙贏局面;提高高管薪酬信息披露質量。本研究在查找數據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部分年份缺失的現象,高管薪酬信息是公司的重要信息之一,應加大對高管薪酬信息的披露。一方面,有利于社會公眾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增強對企業的信任;另一方面,有利益公司的投資者和利益相關者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高官的業績情況,方便投資人和利益相關者對公司監督與約束。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及研究展望:在探討自變量,調節變量,應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時應將更多的控制變量納入考量,例如,高管的持股比例也是薪酬一部分,可能影響著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關系;所選取的上市公司的地區可能也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應該進一步探討同一地區的不同行業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的相關性關系;研究選取數據時只選取了同期的高管薪酬和公司績效,可能上期的公司績效與本期的高管薪酬掛鉤。因此,可以進一步選取上期的自變量和本期的應變量進行實證分析,提高實證結果的精準性。
參考文獻:
[1] Jensen M C,Murphy K J.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02):225-264.
[2]Murphy K.Corporate performance and managerial re-nume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85(07):11-42.
[3]Morris C A.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any performance and CEO compensation[J].American Business Review,2000,18(01):77-85.
[4]Derek C Jones,Takao Kato.The determinants of chie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bulgaria[J].Labour Economics,1996,3(03):65-72.
[5]方謀耶,潘佳佳.中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的相關性實證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04):90-92.
[6]袁志忠,朱多才.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相關性研究——來自房地產公司數據[J].財會通訊,2010(18):45-47.
[7]代逸生,林 科.房地產企業高管薪酬模式與公司績效關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3(18):80-82.
[8]李 斌,郭劍橋.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3(11):115-121.
[9]張 格,馮套柱,張 陽.煤炭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公司績效相關關系研究[J].中國煤炭,2017,43(12):43-49.
[10]岑 慧,卿 松.上市公司高管特征與企業績效相關性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經驗數據[J].中外企業家,2017(06):82-83.
[11]Smith C W,Watts R L.Incentive and tax effects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plans[J].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2(07):139-157.
[12]許經勇,曾芬鈺.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與勞動力市場分割[J].當代財經,2000(08):9-13+80.
[13]Lazear E P,Rosen S.Rank 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um labor contract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05):841-864. [14]Rosen S.Prizes and incentives in elimination tournament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04):701-715.
[15]Cowherd D M,Levine D I.Product quality and pay equity between lower-level employees and top management:an investigation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theor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2):302-320.
[16]Carpenter M A,Sanders W G.The effect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pay and firm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mnc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04):509-528.
[17]楊朝軍,郭鵬飛,焦 濤.中國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標準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01):124-127.
[18]熊華平,魏彥朝,遲成成,等.房地產業成長發展軌跡的回歸研究[J].中國軟科學,2015(01):184-192.
[19]王 靜.傳統行業中企業轉型問題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3(02):27-28.
[20]龍慧芳,方 華.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17):37-39.
[21]王偉玲,肖擁軍.傳統行業引入電子商務模式的戰略思考[J].經濟縱橫,2014(03):17-19.
[22]馮亞娜.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特點與未來發展趨勢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0):262.
[23]FENG Jing-ping,ZHOU Zhong-lin,CHEN Ling,et al.Research on the approach and strategy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et[J].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8,14(06):31-42.(責任編輯:張 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1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