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沙地林果開發綜合治理造林模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作者緊密結合多年林業工作實踐和本地生態林業建設實際,給出了生態建設中沙地林果開發綜合造林模式,對當前開展的新農村建設乃至和諧社會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沙地治理;林果開發;造林模式
  沙地林果開發綜合造林模式就是在集中連片的沙荒、沙丘、沙崗上,發展以果樹為主的林果產業,實現治理與開發并重,生態與經濟效益結合,達到改善沙區生態面貌,促進沙區經濟發展的目的。
  一、適宜的立地條件選擇
  沙地林果開發綜合治理造林技術適宜在旱作平原區交通、電力方便且集中連片的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潛在沙地、闖田等沙化土地治理開發上應用。開發沙地建果園要選擇向陽、地勢略高、便于排水的地段。
  二、適合的造林樹種選擇
  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與造林地的土壤、氣候等相適宜的果樹品種為主栽樹種。包括K9、龍冠、錦紅、黃太平、伏香梨、晚香梨、綏李、葡萄等。新引進的果樹品種,必須經過檢疫,在當地試種成功,并經科研部門鑒定之后才能大面積栽種。
  三、合理的造林密度設計
  造林初植密度,應以保證果樹生長良好為標準。K9、龍冠等小蘋果類和綏李造林初植密度為111株/畝,株行距為2×3米;櫻桃等造林初密度為167株/畝,株行距為2×2米;梨樹類造林初植密度為56株/畝,株行距為3×4米;葡萄類造林初植密度為555株/畝,株行距為0.5×2.4米。
  四、造林整地時間及方式
  1.整地時間:造林整地應在造林前一年的伏季或秋季進行。
  2.整地方式
 ?。?)帶狀整地。在植被稀疏、較平坦的沙地上,采用帶狀整地。帶寬一般為80—100;厘米,帶距2—3米,帶間保留原生植被帶。整地要做到深整平耙細,挖好植樹坑。植樹坑規格為深30厘米,上口和下底直徑30厘米。
 ?。?)全面整地。在沒有植被覆蓋的沙地上可進行機械全面整地。整地要做到適當深翻、整平耙細、起垅,挖好植樹坑。植樹坑規格為深30厘米,上口和下底直徑30厘米。
  五、造林施工時間及方法
  1.造林時間:造林選擇在四月中、下旬頂漿造林。造林要選擇長勢旺盛、根系完整、芽苞完好、無病蟲害的苗木。
  2.造林方法:采取人工植苗造林。栽植時,最好先澆透底墑水,待水滲凈后植苗。栽植果樹苗時,苗木要直立于坑的正中,使須根伸展,踏實后澆滿水,待水滲凈后填滿土踏實,再澆一遍水(既“三水造林法”),然后在最上面覆蓋一些虛土,防止土壤產生裂紋,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并做好澆水坑。果樹苗栽深度要適當,栽后要及時進行截頭,并用油漆封頂。
  六、精細的撫育管護措施
  造林后要認真做好撫育管理,即做好除草、灌水、施肥、培土及病蟲害防治、防止牲畜啃咬、人為折損等管護工作。
  1.澆水。造林后要視天氣定期澆足?;钏?,干旱天氣要保證每周澆依次透水,直到苗木放葉;苗木放葉后要視天氣定期澆透成活水,如果沒有透雨,要保證每十天澆一次透水,確保苗木成活。
  2.鏟趟除草。既可人工鏟趟除草,也可機械犁趟。鏟趟除草應從春季造林的當年開始,連續進行3年,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尤其是在雜草剛發芽時要及時進行第一次除草,除草的同時也起到了松土的作用。
  3.施肥。造林后必須施肥。要以有機肥為主,也可施無機肥(化肥)。農家肥四季可施,施化肥應在雨季(6月末7月初)進行,這個季節如果沒有雨,應結合澆水進行。
  4.林農間作。在造林后的頭五年,利用果樹行間的空隙地可間種白菜、花生、蘿卜等經濟作物和藥材,實施立體開發,綜合利用,既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撫育了幼林,達到以耕代撫,以副促林的目的。
  5.及時夏剪,控制負載量。果樹剪枝要以夏剪為主,冬剪夏剪相結合。因夏剪是在果樹生長期進行,很容易控制樹勢,平衡樹體養分,促進進花芽分化、結果早、產量高、壽命長起著重要作用,并可保證樹體正常生長發育,增強樹體抗性。
  6.精細管理,防治病蟲害。在全面防止病蟲害的基礎上,要特別注意蘋果腐爛病、干腐病。李子、杏的流膠病的綜合防治,現在使用的“843康復劑”治療效果大90%以上。果園要經常進行耕翻、熟化土壤,保證田間無雜草,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而有利于各種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果園配合雞、豬飼養效益更好。
  7.加強樹體越冬保護。東北地區冬季漫長嚴寒,春、秋兩季溫度變化劇烈,樹體容易發生凍害、霜害、日灼和風抽條等現象。為了保證樹體安全越冬,必須加強樹體越冬的保護工作,如:樹干涂白、樹體綁草繩、根莖培土以及噴防凍液等措施。
  作者簡介:王威山(1988-)男,大學本科,工程師,林場副廠長,主要從事林業生產與管理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4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