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今年哪些農產品市場行情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近日,在農業農村部舉行的2019年首場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通報了2018年重點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和2019年市場展望,解讀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
  稻谷、小麥
  2018年小麥最低收購價首次小幅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較大幅度下調,政策調整效果開始顯現,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
  小麥、早秈稻和稻谷播種面積分別下降1.0%、6.8%和1.8%。主產區小麥、早秈稻開秤價低于2017年,后來逐步漲至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新麥上市后優質麥價格持續上漲,不少地區都在每斤1.3元以上,優質優價特征進一步顯現。
  2019年預測:稻谷存下行壓力,小麥價格趨穩。
  最低收購價政策是農民種糧的“定心丸”。2019年我國將繼續完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其中,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在2018年11月已經公布,每斤小幅下調0.03元,三等小麥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2元。稻谷最低收購價將于春節前后公布,預計將以穩為主。
  不過,稻谷、小麥的價格走勢可能有所差異。稻谷的庫存水平依然比較高,供需關系階段性寬松,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小麥經歷了上一年的產量、質量下降之后,供需趨于基本平衡,預計2019年庫存消化進度加快,市場價格有望弱中趨穩。
  在此,提醒廣大農民朋友們,要主動適應形勢的變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 “種好糧”“賣好糧”,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和專用麥,從糧食質量提升中獲得更高的種糧收益,逐步樹立中國優質糧的品牌形象。
  玉米
  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和種植面積調減影響,2018年我國玉米產需缺口擴大,庫存消化進度加快,臨儲拍賣累計成交突破1億噸。
  全年玉米價格穩中有升,新玉米上市后收購價普遍走高,山東、河北部分地區企業掛牌價超過了每斤1元。但由于庫存依然處于較高水平,市場各方預期相對理性,玉米價格沒有出現暴漲,年底隨著玉米上市量增加,市場價格逐步趨穩。2018年12月份國內產區和銷區平均批發價分別為每噸1880元、2060元,同比上漲11.9%、9.6%
  2019年預測:可能成為玉米生產“轉折”之年。
  據專家分析預測,隨著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產能陸續的投產,2019年度我國玉米需求將繼續增加,產需存在一定的缺口。臨儲玉米將繼續保持較快的消化節奏,因此,2019年很可能是我國這一輪玉米去庫存的尾聲,期末庫存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
  今年也可能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由降轉增的轉折之年,玉米種植面積將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有所恢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市場供給。
  綜合來看,玉米行情2019年預計將以穩中有升的走勢為主。
  大豆
  國內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進口大豆價格由2018年1月每斤1.67元升至2018年11月每斤1.77元,漲幅約6%,2018年12月又回落至每斤1.71元。
  2019年預測:大豆播種面積有望繼續增加。
  我國大豆進口依存度比較高,要從全球的視角來看國內大豆市場形勢。預計2019年全球大豆供需關系保持寬松,我國進口大豆在總量上是有保障的,市場有穩定運行的基礎。
  對國產大豆來說,隨著國家對大豆生產支持力度的加大,2019年大豆播種面積有望繼續增加,國產大豆供給能力穩步提升,與進口大豆價格的聯動性有可能增強。
  未來幾個月是東北大豆主產區春耕備種的關鍵期,農業農村部將密切跟蹤國內外生產和市場變化,及時發布供需價格信息,推動出臺有關支持政策。
  豬肉
  豬肉價格總體呈現“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節性回升、非洲豬瘟發生后產銷區有所分化”的特征。
  2018年8月份非洲豬瘟發生后,受活豬跨省禁運政策影響,區域間供需出現不平衡現象,產區跌、銷區漲;隨著各地改“調豬”為“調肉”,流通渠道逐漸通暢,產銷區豬價分化趨緩。
  2019年預測:下半年豬價可能上漲。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2019年1月份第2周全國活豬價格平均每千克13.65元,比前一周下降1.6%;豬肉價格每千克23.55元,比前一周下降O.9%。
  目前生豬出欄量、屠宰量依然較為充足,預計春節前,生豬價格將保持穩中略降,短期內價格不會大幅上漲。但因為非洲豬瘟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地區仍然需要嚴格控制生豬及其產品的流動,不排除部分銷區價格有所上漲的可能性。
  從全年來看,因為當前存欄和能繁母豬下降比較快,2019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將被看好,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在此,建議廣大養殖場戶,在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適時調整養殖結構,增加補欄。農業農村部也將督促各地進一步落實保障生產供給、暢通種豬和仔豬調運的相關政策,盡量保證肥豬正常出欄,補得了、賣得出,解決廣大養殖場戶增養補欄的后顧之憂。
  蔬菜
  2018年蔬菜價格確實是近年來波動比較大的一年,春秋兩季都出現了部分區域和品種價格大跌以及滯銷的現象,但總體看仍然符合季節性波動的規律。菜價的大幅波動主要是不利天氣、極端天氣導致蔬菜的茬口疊加集中上市的結果。
  2019年預測:春節期間部分品種可能漲價。
  春節期間“菜籃子”產品供應總體有保障,部分品種價格可能波動上行。蔬菜在田面積基本穩定,供應量同比變化不大,價格可能季節性上漲。
  有效對接產銷、破解“菜貴傷民、菜賤傷農”的問題,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與有關部門一起,圍繞小農戶進入大市場的需要,從產地市場建設、產銷信息服務、對接平臺搭建、產品品牌提升等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從田頭到餐桌的高效供給體系。
  參謀貼士
  十種蔬菜今春市場走勢分析
  辣椒:預計當山東冷棚的尾期辣椒退市后,辣椒價格有望上漲。菜農朋友不要過度放棄辣椒的管理,因為往年初期價格過低、農戶疏于管理,使蔬菜喪失商品性、隨后菜價立刻上漲的情況曾有發生。
  番茄:當前番茄的價格確實不錯,但是菜農朋友不要因此而盲目擴種。日后還是要在茬口安排、品種選擇、栽培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菜花:短期內菜花價格會相對低迷,但是等到一部分菜花退市后,行情會有所緩解,建議菜農朋友不要放棄對菜花的管理。
  大蔥:當前大蔥價格比較穩定,預計后期不會大幅度上漲或下跌。因為上海、福建、浙江一帶的大蔥種植面積擴大,后期供應充足,而隨著運輸距離逐漸南移,運輸、保險等成本上升,阻止了價格大幅下滑。
  黃瓜:北方市場上市的黃瓜以遼寧凌源地區為主,2018年凌源黃瓜種植面積縮減,且上市期有所推遲,而河北和山東產區的黃瓜又提前退市,致使黃瓜在此前一段時間價格上漲。待遼寧地區的黃瓜形成批量上市后,黃瓜的供應形勢會和去年同期不相上下。
  大白菜:2018年夏季大白菜價格達到天價,但是到了11月后,大白菜價格跌入低谷。目前的大白菜有一部分是入窖儲存后從庫里出來的,也有華中、華北等地區的,都在集中上市,因此造成近期大白菜供過于求,價格低迷。如果河北、山東的大白菜陸續入窖貯存,大白菜的銷售壓力有望得到一定緩解,不過湖北的大白菜還沒有到入窖貯存的時候,供應量仍然較大,建議當地盡早銷售。
  圓白菜:目前市場上的圓白菜既有北方大棚生產的,也有湖北露地生產的,銷售壓力大。當湖北的圓白菜退市后,江西西昌的圓白菜將銜接上市,由于運輸距離遠,批發價會有所上漲,但是地頭價不見得明顯上漲。
  白蘿卜:2018年11月前,白蘿卜,階格相對偏高,很可能因此刺激后期白蘿卜種植面積的增大,因此白蘿卜在2019年春季的價格預計沒有2018年春季的高。
  芹菜:價格全年“上躥下跳”,價格上漲至高位后立即下降,目前價格仍然處于偏低位置。預計春節之前價格仍然會比較低。
  豆角類:近期豆角類價格低迷,但是隨著春節臨近,豆角類的需求會進一步增長,建議菜農朋友不要放棄對豆角類的管理,保證好價格來臨時手里有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15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