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人才支撐遼寧農業轉型升級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面對實現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新目標及完成建設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的新要求,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撐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立足于遼寧農業發展實際和農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分析當前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重點圍繞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創業人才培養、轉變思想觀念等四方面提出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建議。
關鍵詞:農業人才;人才培養;轉型升級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遼寧作為科教資源大省,具有豐富的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業科技資源儲備。當前,遼寧以“一帶五基地”建設為契機,強力推進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而目前遼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與新時代遼寧農業發展需求及現代農業基地的建設目標仍很不適應。本文從遼寧農業發展需求出發結合遼寧科技農業人才隊伍實際提出建議,以求為人才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提供建議支撐。
1 遼寧省農業人才隊伍存在的問題
近幾年,遼寧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團、農業領域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等農業人才培養計劃,培養了一批農業領域科技人才和實用性人才及農業創新團隊,更涌現出一批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的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及團隊,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撐,但面對新形式、新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是農業科技人才總量不足。近幾年,通過農民科特派行動等培養了一大批農村實用人才,為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但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更離不開農業科技人才。2016年全省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人員折合全時當量87839人年,農業領域僅91人年,占全省R&D人員的1%。作為農業大省、農業人才大省,由于農業科研人才不足、水平不高,研發中許多關鍵檢測、培育環節甚至委托南方省市進行,許多科研成果也因此流向外省。二是青年農業人才儲備不足。2016年全省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各學科畢業本科生中,農學1884人,僅占2%,而這些畢業生中還有一大部分轉從事其他行業,更有一些流向其他省份,農業人才斷檔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三是農業領域創新創業人才不足。農業創新型企業對遼寧農業轉型升級具有最直接的推動作用,而目前我省農業領域的創新創業較少,高質量的創新型農業企業更少。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利用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進行自主創業的高層次科技創業人才中,農業領域占4.3%,科技創業人才主要集中于傳統優勢材料、制造領域。
2關于加強農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2.1完善農業人才隊伍建設機制
深入推進人才分類評價制度,在評價農業領域人才時,避免與其他領域人才直接進行橫向比較論文數量、爭取項目層級及獲獎層級等內容,充分考慮到農業領域的自身發展特點和科研規律,評價人才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本領域的影響,拓寬農業領域人才職稱晉升渠道,解決農業人才評聘難的問題。以科特派行動等為依托,建立科研人才到企業、到田間的雙向流動機制,在實踐中培養科技人才,促進農業成果與市場經濟緊密結合。
2.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整合完善各部門的農業領域人才及團隊的培養支持計劃,打造、打響農業領域人才支持計劃的品牌。圍繞縣域經濟發展布局,給予各類資金政策支持。加強任務重、環境差的基層工作科技人才的支持,引導科技人才到基層開展工作。在各類計劃項目組織實施中,結合地區實際和發展需要,注重對沿海水產、遼東林業、遼西畜牧業等項目進行支持,通過對科研實踐的支持,培養一批我省產業需要的人才。
2.3強化農業創業人才培養
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推動,重點推進高附加值農業及農業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等新興農業企業的發展,通過創業類項目扶持壯大一批發展勢頭良好的農業領域創業人才,并對農業創業人才創辦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和稅收優惠。同時,加大對農業創業人才在管理、金融、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其創業發展能力,通過農業企業的發展壯大,凝聚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并吸引各相關領域人才服務農業發展壯大。
2.4轉變思想觀念
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展現當代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的全新風貌,改變年輕人對農業領域的固有印象。加大對農業領域科技創新和創業人才的宣傳力度,用農業領域通過創新實現創富的生動示例,展現從事農業工作的廣闊發展空間。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6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