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學合唱教學中審美情趣培養的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作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在學生對音樂的演唱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欣賞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情趣,合唱則恰恰在此過程中扮演無法替代的角色。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過程中,不單單要注重音樂知識的和演唱技巧的講解,更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以下,筆者就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情趣的重要性展開具體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幾點建議性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一定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審美情趣;培養
前言:對于小學合唱教學而言,其注重的是“合”這個字,也就是合作。然而,其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構成部分,良好的審美情趣也是必不可少的。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在引導學生互相合作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即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以此為學生將來在音樂方面更好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然而,縱觀現階段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依然存在一些不足,致使學生合唱的配合度不高、審美力不夠,使小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筆者認為,還應該從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情趣的角度出發,有效優化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策略,從而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
一、在小學合唱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情趣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而言,其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生在合唱過程中聲音的和諧行性和統一性。然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非常小,且缺乏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因此在課上表現出來的合唱效果時常并不理想,合唱教學的效果也沒有到達原定的教學目標。而這在一定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1]。倘若教師能夠在開展合唱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并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導向,就能夠使合唱教學的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將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與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相結合,借助對優秀合唱歌曲的欣賞,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以此充分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學生在合唱當中的挫敗感和膩煩感。倘若切實實現小學合唱教學與音樂審美情趣的相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能夠全面發展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在小學合唱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情趣的有效措施
?。ㄒ唬W生作為主體,充分帶動學生的審美興趣
對于處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正巧處在童聲發育的黃金時期,所以,需要教師在進行演唱歌曲選擇的時候,要轉變以往的選擇標準和選擇方式,根據此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為其選擇適合的合唱歌曲。同時,更要結合一定的審美性、趣味性以及學生的具體需求,有效帶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合唱練習和學習中。同時,教師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手段開展歌唱教學,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比如,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合理的為學生設置一些音符識別或者杰作訓練,以此激發學生審美興趣,從而不僅幫助學生優化知識體系,同時更有助于學生學以致用。此外,教師在對合唱歌曲進行選擇的時候,不僅要照顧到個體,更要兼顧全班學生。倘若在歌唱全體中,存在音律欠佳的學生,教師就應該盡量選擇有伴奏的歌曲,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在伴奏的引領下精準的定位音調,進而使合唱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促進學生真正融入到課堂中。
(二)積極實現教與學的有效融合,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傳統理念下的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演唱技巧,而并沒有在意小學生的特點和天性,學生一直處在消極的學習狀態中,這嚴重消耗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因此,為了改善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教學重心,即由原本的“教”轉移到當下的“學”上。音樂承載著真、善、美等多種情感,其背后通常有一段形象、生動的故事作為支撐[3]。在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教師為了能夠使學生的審美情趣得到有效提升,可以通過典故的講述、背景的介紹等方式,以此引導學生對合唱歌曲進行鑒賞,并借助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實現情感的相互融合,使學生對歌曲形成一定的探究興趣。然后,立足于音樂不斷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體驗音樂表達的出的情感和價值觀。這樣,學生不單單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同時更能夠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得到鑒賞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審美體驗得到有效的培養。
?。ㄈ┎粩嗤卣?,有效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
對于小學音樂合唱教學而言,其不單單被局限在課堂上短暫的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將其延伸到課堂之外,在生活中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觀念和良好的審美情趣,從而使學生能夠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甚至熱愛生活,使美育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實現。
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適當的延伸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搜集有關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印尼海嘯、美國颶風等相關內容,然后從中體會全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中,衍生出愛這種非常博大的情感。即使災難、貧窮向人們發起挑戰,但也正因為我們心中充滿了愛,才能一次次戰勝困難,拯救自己和他人。愛猶如涓涓細流,在人的內心流淌,無數希望和平的人共同呼喚出同一句心聲,讓世界充滿愛。又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我們要做雷鋒式的好少年”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學習雷鋒精神,并力所能及的幫助他人做一件事情,然后在課堂上談一談自己的心得感受,使學生能夠在拓展知識的同時,得到實踐能力的增強。
結論:綜上所述,有效開展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不單單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更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使學生獲得綜合性的發展。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積極開展教學工作,進而使學生的審美情趣能夠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從而為小學生健康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含凝.小學合唱教學中審美情趣培養的策略探討[J].北方音樂,2017,37(24):145.
[2]吳貴龍.小學合唱教學中審美情趣培養的策略探討[J].當代音樂,2017(01):36-37.
[3]徐婷婷.小學音樂合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0):118.
?。◤V西南寧市江南區富寧小學 5300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59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