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新課改下中學教師素質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鄧小平同志曾指出:“一個學校是否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和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勞動者,關鍵在于教師?!币簿褪钦f,決定教育工作優劣的是教師的素質。社會對教育的要求,歸根結底是對教師的要求。
關鍵詞:新課改;教育;教師素質
研究表明,目前中學教師的現狀不容樂觀,主要原因有教學手段陳舊、教學素質不高、教育科研觀念淡薄等,與“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學教師必須達到的教育素質要求相差甚遠。對于中學教師來說,“新課改”不僅意味著教材和教學重心的改變,更意味著教師自身各方面的嶄新轉變。所以現在必須注重培養中學教師的新教育理念,以順應“新課改”對中學教師素質的新要求。
1.中學教師需角色重塑
?。?)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傳統教學觀是以傳授知識為主,現代教學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這是兩者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傳統教學觀認為,對知識記憶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識作為一種一成不變的絕對真理來掌握,致使學生對學習沒有積極性,他們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得不到重視和培養,長期下去就會受到壓抑和扼殺。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潮流,中學教師就必須改革傳統教學觀念樹立現代新教學觀,大膽地摒棄把教材視為“圣經”,著眼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把學生身上蘊涵的創造潛能開發出來。
?。?)需深化教學新理念?!靶抡n改”并不僅僅是教材的“以舊換新”,更不是形式主義。新時代呼吁中學教師必須具備新的教學理念。中學教師的教學思維應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觀轉向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和探索學習觀。“新課改”要求中學教師深入學習新教學理念,把握住“新課改”的教育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實現中學教學由“逼迫教學”轉變為學生“想學樂學”,由重視教學結果轉變為重視教學過程。即中學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由傳統的“教書匠”轉為新時代的“啟發郎”。這種創新型教學理念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完美結合。開闊視野,把新事物、新方法和新手段融入自身的教學當中,用激情去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拼搏,對學科充滿追求。
?。?)樹立全方位的人才觀。長期以來我們教師總是過分強調共性,喜歡用一個標準和一個模式去要求所有的學生,采取“劃一主義”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這種人才觀的存在適應不了當代科學迅猛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更無法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因此,中學教師必須摒棄這種觀念,樹立不拘一格的人才標準。
2.中學教師師德心語的培養
正所謂“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工作精髓,是提高教師各方面素質的動力。而“愛生”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深藏心底的愛,沒有高度的責任感,沒有敬業的職業道德,教師的成長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失去了最寶貴的靈魂依托和動力支持。所以,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已成為中學教師素質的最大亮點。
“親其師,信其道”此語道出了師生間的一種微妙關系,那就是情感教育,教師自身形象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強烈的示范型與感染性。教師的儀表、工作作風、言談舉止及良好的習慣,是教師素質的外在表現,中學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養才能起到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品德內在,言行外顯。從“樹形象,鑄師魂,做表率”出發,每一位中學教師都應把師德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人,以高雅的氣質去影響人。
3.中學教師需通過教學反思提高自身能力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活動及其與自身關系進行的教學反省,是對中學教學課堂的哲學思考活動。新課程標準實施后,中學教師的能力不僅僅靠傳統的備課、上課、課后反饋效果來評判,“新課改”對中學教師的教育能力也有了新的要求。
?。?)加強開發新課程資源的能力;“新課標”的教材內容比以前的更趨體系化、概括化,它的綜合性、科學性、應用性更強,但很多知識需要我們教師自己利用相關的網絡資源進行挖掘和整合,這樣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建立。中學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綜合性,在可持續發展的教學范圍內擴充知識面的客觀實情,靈活開展課堂教學,并積極開發新課堂資源。這就要求中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僅僅要會“教”,還要根據自身學科的特點會“編和擴”,這樣才能更好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提高科研能力;“新課標”對中學教材明確新增了科研板塊,即要求中學教師在培養自身科研素質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改善自身知識結構;“新課改”背景下,中學的學科知識及教學體系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學教師不能安于現狀,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在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的過程中,不應該把自己局限于某一學科內,不要認為教師僅教或盡管某一門學科,對其他相關學科的課程和知識不聞不問,冷落交叉學科的結果必定會影響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影響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新課改下的中學教師的觀念轉變和素質的提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至關重要,就要求我們教師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加強師德風尚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感悟學習的樂趣,主動學習,愛上學習,才能成為新時代新社會的新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劉祥.教師要有人文素養[J];教育在線論壇.2005
[2]周廣強.教師專業能力培養與訓練[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鐘二軍.淺議中學教育能力素質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
?。ê鲜≈曛奘胁枇昕h二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