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與途徑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沒有愛就沒有有教育,用“愛”去教育感化學生是教師最有效的手段。用“愛”引導,講究愛的藝術等方法。
  關鍵詞:愛無私心;以愛換愛
  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愛是基礎,愛是本質,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師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和道德準則。那么,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用真誠的愛打動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托,是學生一種內心渴望。教師只要真誠真心付出愛,就可以達到“親其師,信其師,樂其師”的境界,從而把握成功的教育真諦。
  我們知道,在班級里,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現好的孩子,如果這些孩子不受到挫折教育的話,將來遇到困難時就不能承受得了了。所以,我在必要的時候,也會適當的批評他們,使他們知道自己也有錯的時候,應極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使自己更完美。例如:我們班的副班長邱如茵,她學習成績優秀,品德高尚,遵規守紀??墒窃谡n堂上,她卻很不喜歡讀書,而且膽子小。因此我總會叫她起來讀課文,培養她的膽量。后來我在評價她的時候,告訴她如果能夠認真地感悟課文,鼓足勇氣戰勝膽怯的毛病,就能把課文讀得更有感情。我用真誠的眼神看著她,她又把課文有感情地讀了一遍。為了讓她徹底改掉這個毛病,課下我還經常找她談話,告訴她班長一定要起模范帶頭作用,不能在上課的時候顯得太懦弱。經過我的教育和她自己的努力,她終于克服了毛病,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和優秀的班干部。
  二、用無私的愛感化、關愛差生:
  “植而不修則歪,教而不育則差,育而無方則罔。”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愛要無私!
  和優等生相對立的,正是一些學困生。這些學生有的不但學習成績差,而且行為習慣也不好。對于這樣的學生,老師和同學都很厭煩??墒俏艺J為如果經常批評他們,冷落他們,那他們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嗎?所以對待這些孩子,我總是不厭其煩地用愛心感化他們、關愛他們。使他們自己能夠看到自己的閃光點。
  我認為教師在對待“差生”問題上要以全部心血傾注在他們身上,全心全意,耐心細致地進行轉化教育工作,不僅不嫌棄、不歧視,而且多加愛護,對他們常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恒。善于發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這樣,轉化差生就不再是“老、大、難”的問題了。我們班里的徐坤恒同學特別淘氣,他學習成績不太好不說,行為習慣也不好,總是打架,同學們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在對他的轉化過程中,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心,沒有無私的愛心,他可能就掉隊了。在課堂上,別人回答很難的問題被鼓勵,對于他只要把最簡單的問題答對了就可以得到掌聲。這時他的眼里充滿了喜悅,充滿了自信。這樣,他就沒有時間去影響其他同學了。最難改的還是他的行為習慣,一下課他總會第一個沖出教室,一上課他又最后一個回到教室。上課之前總會有同學告他的狀。別人做游戲他給人家搗亂,經常惹是生非……我課下和他聊天,他保證以后再也不調皮了,可過幾天好像又忘了,又開始有同學告狀。光聊天不管用,后來我發現他愛好體育,于是就利用業余時間讓他與我比一比,看誰跑得快,看誰出色。這樣,不但讓改變了以前驕傲自滿的缺點,而且還培養了他的特長,一舉兩得。從此以后,我看到了這個男孩嶄新的面貌,同學們也不再告他的狀了。
  三、將心比心,以愛換愛:
  美國學者戈爾曼說過:“不能識別他人的情緒是情商的重大缺陷,也是人性的悲哀?!币虼耍處熢诮逃虒W過程中,應做個有心人,用“將心比心”這一方法,去實現“以愛換愛”的目的。
  常??吹竭@樣的現象:有學生進辦公室,要向老師報告,而老師正與同事談趣正濃。因此,學生剛剛開口說話或是說了只言片語,教師就極不耐煩地說:“去,去,去,別來煩我!”教師這樣粗魯地對待學生,就沒有顧及學生的內心情感,這樣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嗎?能換取學生的愛戴嗎?如果教師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一下的話,那么就會體驗到學生的無助。
  曾經我碰到這樣一個學生,由于這個學生經常違規亂紀,散漫成性,懶惰成習,惹是生非。以往帶班的老師歷來不讓他參加任何校內外活動。該生心理這道防線成為與老師交往的鴻溝,從而以更多的犯錯來對抗、回報老師。在這種師生情感上的強烈對抗下,老師的嚴厲批評、指責已經失去了作用。這個時候,我認識到并了解到了這一切情況后,從一開始,就用“將心比心”的方法處理。當我第一次與該生見面時,我將兩把椅子靠近,與這位學生并排而坐。從這一談話的形式上的改變,讓學生明白我的真正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師平等對待。你希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后來,這位學生很喜歡與我溝通,下課一有時間就找我聊天。慢慢地,他變了,惡習改了,心境開朗了,并能在班集體活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不再與老師對立,而以自己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
  教師用“將心比心”的方法,實現了學生“以愛換愛”的目的,對我們今后的德育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
  綜上所述,說明了教育的本質是愛。在德育工作中,教師只有懂得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有巨大的熱情去愛事業,進而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要懷著一顆為學生無私奉獻的心,帶著對學生全部的愛走上講臺,讓學生在師愛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結束語:
  寫論文是一個不斷的學習過程,我體會到實踐對寫教育論文的重要性。
  最后,我衷心感謝在百忙之中評閱論文的同志,感謝所有支持過我寫這篇論文的人,祝您們萬事如意!
  參考文獻:
  [1]霍慶.師生有效溝通的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9(26)
  [2]金曉琴,用愛心、耐心和責任心構建問題學生的教育工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
 ?。◤V東省高州市謝雞鎮中心學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0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