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小學生交往沖突的解決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交往沖突不可忽視。本文從交往沖突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策略進行探討,提出從成人引導,創設情境,建立激勵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解決。
【關鍵詞】小學生;交往沖突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49-01
小學生交往沖突,就是指交際雙方在行為、言語或情緒等方面的矛盾對抗狀態。這種對抗狀態往往是由某一件具體的事情引起,或是強占資源或是意見行為不同。在日常的校園學習生活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小學生總是跟別人爭執吵鬧,甚至進行身體攻擊。這種交往沖突不但影響小學生之間的友誼,而且在某種程度不利于小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
一、小學生交往沖突產生的原因
1.同伴交往中存在認知差異。
著名心理學家多伊思認為:“兩個兒童在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彼此產生了觀點的差異性,一個兒童如果反對另一個兒童的觀點,那么認知沖突就產生了?!闭J知差異源于有些學生沒有完全脫離“自我中心”的特點,不能將自我與外界很好地區分開,認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別人眼中的世界,不可能積極地體察其他同學的感受。除此以外,認知差異還受到家庭教養背景的影響。每個學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聚集在校園共同學習生活。家庭教養態度傳遞給小學生的經驗,就會在群體學習生活中產生碰撞。所以,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小學生的言行舉止有時候折射出一個家庭的教養。
2.缺乏解決交往沖突的技巧。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尚小,心理不成熟,認知能力有限,他們一般缺乏正確解決交往沖突的經驗和能力。一旦同學之間發生問題,低年級學生就會常說:“我要告你?!彼麄兊谝粫r間會找老師投訴,不會重視事情的是非對錯,更不會學習解決沖突的方法,只關注老師的最終裁決。長期以往,他們形成了依賴心理,告狀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低年級學生心中震懾對方的有力武器。中高年級學生在產生交際沖突后,他們有時會主動告訴老師,請求老師裁判,有時會自行通過暴力解決。因此,在某種程度而言,這成為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誘因。
二、小學生交際沖突的解決策略
既然小學生的交際沖突不可避免地存在,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如何解決,才能防止交際沖突的升級,避免危害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呢?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成人引導學生解決交往沖突。
教師、家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應當進行適當的引導或幫助。其實,小學生的交際沖突有時是一些小沖突,而且并沒有達到必須進行“調解”的地步,加之他們的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易于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這時,教師或家長可以利用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來幫助解決沖突。但是,當交際沖突需要理清事情,讓學生比較客觀地看待沖突發生的原因時,教師或家長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首先,安撫沖突雙方的情緒,讓其心平氣和地溝通,而不是立刻制止或訓斥;其次,幫助學生客觀分析事情,看看矛盾發生在哪里,是哪一方或雙方在什么地方產生了誤解;最后,要鼓勵學生在交往中不但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而且要寬容大度,在相互理解與合作中進一步交往。例如,有一次,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在操場觀看關于防止校園暴力的講座,我班兩個學生突然吵了起來。張同學生氣地說:“他不是坐在我后面?!崩钔瑢W淚流滿面,雙眼通紅,緊握拳頭,振振有詞地回答:“我看不見。”我把他們叫到一旁,讓他們自己在心里倒數五十下。過了一會,我看見他們的面部表情慢慢恢復自然狀態,微笑著對李同學說:“你坐在后面看不清楚,我可以理解。不如,你坐在隊伍的最前面吧?!彼睋u頭。我說:“你看,坐在你旁邊的同學,有的比你還矮,也不一定全看清楚,但是他們都保持安靜,遵守秩序。何況,你的腦袋可以擺動,看不清楚時,可以稍稍往左或往右就可以看清楚前面了。你覺得在大庭廣眾下,有必要跟同學爭執吵鬧,影響會場嗎?”李同學低頭不語。張同學不好意思地說:“老師,我也有錯。我不應該跟他吵鬧,應該跟他分析,講道理?!崩钔瑢W終于按耐不住,說:“老師說得對!我錯了,對不起。”在解決學生交往沖突時,我并沒有馬上下判決書,而是讓雙方冷靜,緩解情緒,再去給他們分析,學生很快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化解了矛盾。
2.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解決交往沖突。
教師要把如何處理交際沖突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利用好品德與生活課、班會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實施教學。教學時,教師不應該只是泛泛而談如何做錯事要道歉,損壞物品要賠償等,應該從學生日常生活經常發生的沖突中提煉各種有代表意義的典型案例,創設情境。情境可以由教師來設置,也可以引導學生來設置。在創設情境中,讓學生分別體驗矛盾雙方的角色經驗,為實際中同伴沖突的解決進行預演。當學生在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是,會逐漸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以他人的視角看待問題,沖突雙方身份的轉換讓學生能夠了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觀點選擇能力慢慢提高。例如,有兩個學生是同桌關系,他們經常來找我投訴彼此的不對,各說各的道理。我也為此煩惱不少。有一次,我上品德與生活課,講到同學關系時。我讓他們扮演書中搶位置的角色,之后叫他們談感受。他們都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帶給別人的感受是不好的。
3.建立交往沖突處理評價激勵機制。
教師可以把學生處理交往沖突的表現納入班級日常量化管理,采取適當的獎懲措施,實行等級評價等激勵手段,引起學生對正確處理交往沖突的興趣和重視。例如,我利用班級教室的宣傳欄,開設每周“文明禮儀之星”“團結友愛之星”的評比欄目。學生的每天表現都納入考核當中,一周進行總結,對于分數高的學生,可以減少周末的作業,還可以獎勵他們小禮物。在評比當中,學生都有意識地重視自己的交往沖突,減少同學之間的矛盾。
有效地解決小學生交往沖突,培養小學生的健全人格,營造快樂和諧的校園學習生活,這是教師與家長責無旁貸的。只要我們適心引導和幫助,小學生交往沖突必然會逐漸減少,同時他們也會慢慢學會解決沖突的方法技巧。
參考文獻
[1]和平,楊淑萍.《交往沖突:促進兒童道德成長的另一種可能》[M].《中國德育》,2018年3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