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情境聯想與古代散文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教師在帶領學生鑒賞分析古代散文時,合理靈活地運用情景聯想教學法,能夠使學生鮮活感受古代散文中的生活氣息和情趣,有效提高鑒賞能力。
  關鍵詞:教學法 情景聯想 古代散文
  現在大家都強調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追求平等和諧,但筆者還是想強調一句——教師更是師生平等關系中的首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無可避免地在扮演著引導學生的角色,能夠循循善誘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那么,引導學生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筆者認為是情景聯想法。
  人教版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第六單元《文無定格 貴在鮮活》所鑒賞的角度是古代散文中最能顯示其純文學特征的一些方面,例如貼近生活,富有情趣,不拘一格,等等。這些特征,散文較其他文體體現得更為充分一些。那么,在這個單元教師執教時就應該運用情景聯想教學法,使學生能夠鮮活感受古代散文中的生活氣息和情趣,有效提高鑒賞能力呢。
  那究竟什么是情境聯想呢?聯想是人腦的一種“類本能”的思想活動,是對事物與事物之間相關性的一種反映。之所以說是“類本能”而非本能,是說這種思維過程是在本能與自覺能力之間的能力,既是人腦的一種神經功能的反射,同時又可以通過外界的引導和塑造上升為一種社會性活動。而聯想,因為是由此及彼,所以必然是經過了人腦邏輯思考之后的情境轉移和對比。因而,聯想往往就是情境聯想,是在此情境中獲得的外在信號而向彼情境的一種思維印象的轉移。情境聯想教學法,情境是一個關鍵性標識;而教師的引導和塑造則是關鍵的一個環節。使用情境聯想法,教師就可以將文本中運用文學語言營造的、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的情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他們所熟悉的情境,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變換角度、設身處地地立足于文學創作者這樣的全新角度去理解文本、鑒賞文本,而且對這樣的感受方式印象深刻。
  這個單元的課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就可以采用情境聯想法。師生之間對話的場景可以說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出現的太普遍了,學生不會對此感到陌生。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如果你即將要與你的老師對話,那么你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這個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由于學生認為老師無論在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還是在人生閱歷與思維模式方面都是高于自己的,所以就根深蒂固地認為既然自己與老師是有差距的,那么在心理上與老師也就有了距離、老師是難以親近的。故而,學生在與老師之間的對話中最大的顧忌是不敢說!
  那么《侍坐篇》中的老師——孔子有沒有設身處地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這個問題呢?他是有的,并且在第一時間內做出了積極有效的應對,他對自己的四個學生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狈g成白話文就是:因為我年紀比你們大一點,你們不要因為這樣就不說了!我們都說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這是很有道理的??鬃拥倪@句話,我相信不僅打消了眾弟子的顧慮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出了一個輕松、親切的對話環境。
  孔子的第一句話打消了學生不敢說的顧忌,然而作為學生還是有顧慮的。之前是不敢說,現在則是不好意思說,因為學生在老師的面前總是顯得不成熟,那么會不會存在自己說的話老師并不想聽也不認同的情況?面對學生的這個顧慮,孔子又想在了學生的前面。他說:“居則曰:‘不吾知也?!缁蛑獱?,則何以哉?”翻譯一下就是:你們平時總說“沒人了解我啊?!蹦乾F在我想試著了解你們,你們要做些什么呢?孔子的第二句話充分體現了師生平等這個教育理念,老師并不是高高在上,他們是想了解自己的學生的;同時這句話也將這場師生對話的話題限定在言志這個范圍。
  孔子作為老師,他的發言既體現了師生關系的平等,又體現了老師是平等中的首席。他的兩句話打消了學生顧慮、引導了學生關于人生志向的思考、營造了活躍的討論環境。
  學生通過情境聯想法不僅重新認識了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對孔子這位良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么關于孔子作為老師,他的人物形象,學生不難總結出:態度和藹、溫和自謙、思想明智、胸襟開闊等等這樣的答案來。
  學生學習古代散文時,總會因為語言、時代、思維的差距很難真的吃透進而達到鑒賞的程度。然而文學總是來源生活的,而我們每個人都真實真切地在生活著,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欣賞文學的!通過情境聯想法,文本中的情境就變成了我們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文學離我們就不遠了,這樣才能真的做到欣賞而不是仰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73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