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歸真,探尋散文教學的本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統編語文教材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在整體結構上、細節設計上融入了更多的新理念。其中,在閱讀這一方面,構筑了從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從單篇文章閱讀到單元整體閱讀、群文閱讀到整本書閱讀的閱讀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在新形勢下,語文老師要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返璞歸真,努力探尋閱讀教學(以七年級散文教學為例)的本位。
關鍵詞:語文統編教材;語文核心素養;閱讀教學;散文教學的本位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2-0032
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知識教學要“夠用”,但不能“過度”,知識教學過度則會導致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受阻。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就是全面圍繞著核心素養來培養學生的身心健康,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具有實踐創新的科學精神。統編語文教材對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出了更明確更高的要求,在整體結構上,細節設計上融入了更多的新理念。其中,在閱讀這一方面,構筑了從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從單篇文章閱讀到單元整體閱讀、群文閱讀到整本書閱讀的閱讀能力培養的教學理念。在新形勢下,語文教師要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返璞歸真,努力探尋閱讀教學的本位。
散文歷來是占初中語文教材的重要地位,散文是作者運用復雜的藝術手法去表達對人生的獨到見解或抒發自我的強烈感情,由于學生年齡小,閱歷淺,加上文學鑒賞能力也不強,尤其是對作者使用的復雜的表現手法很難理解,因此散文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筆者剛踏上三尺講臺時,還曾誤認為散文教學是非常容易的,只要講解一下作者背景、字詞段落、寫作特點和中心思想就可以了。隨著教齡的增長,日益意識到這樣的閱讀教學就缺少了靈動和創造,是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的罪魁禍首,也是語文課失去應有魅力的重要原因。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統編教材的面世,語文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進行散文內涵的探討,不斷感知散文的美,從而有效地進行散文的學習,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質量。
一、統編語文教材對散文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
1. 提高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通過散文的有效學習,學生能夠把握住最基本閱讀的方法,不僅能夠對文學作品的整體思想能夠整體感知,還能夠領悟作者通過文章想要表達的基本觀點和感情。
2. 提高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要求學生在閱讀散文的時候,能夠對散文中的多種表達方式進行有效的理解,能夠對散文作品做出自己主觀性的評價。
3. 提高學生的創作、表達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自主創作能力,對自身所學的知識合理有效地運用,并且可以通過自己的創作表達自身的觀點和感情。
4. 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要求學生經過有效的散文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對作品鑒賞和評價的能力,能夠在閱讀中學會對作品中一些優美的語言進行賞析,從而進一步感受文學作品的塑造的基本形象。
二、統編語文教材中散文的文體特征
1. 非虛構的文本特征。散文中往往蘊含著作家的個性或經歷。個性是一個人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在人的一生中不斷發展,是一個人人生經歷的總和。
2. 豐富的情感體驗。文章是作者情感觀點態度的載體。宗璞的《紫藤蘿瀑布》,前半部分的“憶花”中,作者回憶起以前和現在的不愉快的事,情感低沉傷感。后半部分,作者看到生機勃勃的紫藤蘿,心靈受到觸動,領悟到生命的真諦之后的豁達樂觀。
3. 深刻的哲理思考。無論是《老王》《紫藤蘿瀑布》還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春》等等,七年級語文統編教材中每一篇散文都彰顯了深刻的哲學道理,引人思考。
三、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散文教學的本位思考
1. 引導學生原汁原味地去閱讀散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帶著原有的認知,閱讀的積淀,生活的經驗原汁原味地去閱讀散文。根據散文的文體特點,教師要變換不同的教法,調動學生的情感、經驗,引導他們用自己的眼光和角度去體驗作品。讀出他們自己未曾讀出的內容;感受他們自己未曾感受過的情感;思考蘊含其中的獨有思想。原汁原味地閱讀,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其內在的閱讀潛能,讓學生在學習散文中獲得多角度、多層面的收獲。
2. 引導學生把握情感體驗。散文教學,情感始終是核心、是靈魂、是教學內容的凝聚點。教散文,應教會學生品味文中的情感,真切地體會作者所描繪的情景,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去把握文中的情脈,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 引導學生咬文嚼字,細心體會。散文往往意蘊內藏,淺淺地流于對課文走馬觀花般的理解是很難消融讀者與文本之間的距離,必須直接地深入到文中,學會咬文嚼字,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語言的生動和情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所描繪的意境。
核心素養由知識、能力、態度或價值觀綜合化而來,把學科核心素養和學業質量要求落實到學科教學中,正成為教育界的新共識、新常態。要提高散文閱讀教學能力,首先需要教師改變老舊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其次,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情操陶冶以及審美觀念,使散文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一部分,這樣才會讓學生提高其自身的文學素養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的思想健康有效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 劉永康.語文:詩意棲居的表現——劉永康語文教育文選[M].香港:中國人文科技出版社,2013.
[3]王本華.守正創新,構建“三位一體”的語文教科書編寫體系[J].語文教學通訊B刊,2016(9).
?。ㄗ髡邌挝唬赫憬〗B興市上虞區道墟街道中學 3123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07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