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兒童小學數學學困分析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作為一群特殊的群體,農村留守兒童的發展關系著和諧社會主義的建設和發展。農村留守兒童大多處于心理敏感和脆弱的年齡階段,父母外出務工就業只能將孩子交給老人照看,但老人缺少照顧留守兒童的精力和能力,同時也無法填補父母不在的關愛,很容易在學習上出現各種問題,從而逐漸轉化為學困生、后進生,這對培養農村留守兒童綜合素養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就農村留守兒童在小學數學中學困等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提高農村留守兒童的數學水平,促進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 留守兒童 小學數學 學困原因 解決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182-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都轉向了城市,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兒童不能隨父母進城學習,這就導致農村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和監管,在學習習慣上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從而導致學習成績落后,對學習缺乏興趣,出現學困的情況。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對學生進行激勵教學,從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1.農村留守兒童小學數學學困的主要原因
?。?)農村學校教育管理的問題
農村小學與城市小學相比有著巨大的差異,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不夠齊全,教學條件較差,不能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農村小學數學的教材也貼近了城市生活,這就對學生的視野和知識儲備有了較高的要求,但由于上述原因,導致農村留守兒童不能將所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限制了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的提升。同時,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受應試教育影響嚴重,對學生教學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缺乏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仍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并且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從而逐漸出現學困的現象。
?。?)留守兒童自身的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階段,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在課堂學習中很難一直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所以自身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首先,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意識,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時,常常需要教師的督促,從而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學習效果差強人意。同時,留守兒童由于自身心理問題,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經常會遇到困難就產生退縮的想法,從而對數學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深入的理解,導致學習能力較差。
?。?)家庭環境方面的問題
留守兒童大都是父母外出務工,由家里的老人或者親戚負責照管,而老人缺少有效的教育管理經驗,對學生較為寵愛,有什么要求都盡量的去滿足,忽視了對學生的教育以及不能給予學生上的幫助,使得留守兒童養成了放縱自我等不良習慣,對學習缺乏興趣和積極性,導致學習能力較差。同時,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身邊,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喜歡個別人對著干,總是會無理取鬧,不相信自己身邊的一切,遇到困難也不愿意求助別人,總是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事物,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成長以及知識水平的提升。
2.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小學數學學困問題的合理對策
?。?)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的重要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農村小學以及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數學教學的作用,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幫助留守兒童端正學習的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留守兒童數學能力的發展。首先,農村小學要積極地改善當前的教學條件,結合農村資源,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對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保障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的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積極的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留守兒童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調動留守兒童的積極主動性,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當前各種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小組合作、數學游戲等形式,為留守兒童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留守兒童在互幫互助中增強學習意識,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一課時,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設備,結合學生們都喜愛的動畫卡通形象,為學生制作教學課件,當學生看到自己喜愛的動畫人物在視頻中朝著方向前進時,有效的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輕松的掌握所學知識,加強對“東、南、西、北”等方位的記憶和理解。
?。?)重視家庭教育
家長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啟蒙老師,其教育方式及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要加強與留守兒童家長的溝通交流,充分的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科學有效的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改善留守兒童的學習環境,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習興趣上,利用激勵教育來調動留守兒童的學習熱情,并加強對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了解,學校和家庭共同發力,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綜合素養。
(3)培養留守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學生積極上進的動力。對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和完善,充分的利用農村資源,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留守兒童數學能力的提升。教師要注意對留守兒童開展分層教學,全面的了解留守兒童的學習能力、學習水平以及認知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將留守兒童進行分層分組,從而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開展不同的教學評價,進而不斷的增強留守兒童的學習自信心,提升留守兒童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數學是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師要注重對留守兒童教學情境的創設,結合留守兒童的日常生活,運用生活中的元素來吸引留守兒童的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克和千克》時,教師可充分的利用農村資源,讓學生準備雞蛋、大米、玉米、花生等物品,在課堂上進行稱重,使學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認識千克和克及其換算。進而能加強學生對數學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認識。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師作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是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其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說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今后的成長。因此,在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數學教學時,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從而打造出一直高素質的師資隊伍,進而帶給留守兒童更好的教學體驗,幫助留守兒童健康的全面成長。同時,教師要從留守兒童的心理活動入手,積極的對留守兒童進行引導,從而防止留守兒童出現逆反心理。教師要發自內心的去關愛每一位留守兒童,做到以誠相待,用自己的情感去打開留守兒童心靈的大門。教師要站在留守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充分的尊重留守兒童的自尊心,真正的成為留守兒童的良師益友,對留守兒童出現的一些問題要及時的了解前因后果,并對留守兒童進行耐心的開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從而幫助留守兒童解決問題。
總而言之,當前農村留守兒童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小學數學學困問題也成為了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激發留守兒童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進而提高留守兒童的學習能力,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洲海.談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4):256
[2]萬王程.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轉化措施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8):59
[3]曹茜.培養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學習興趣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5):196
[4]齊霞.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西藏教育,2015(10):12-14
[5]丁旻.農村小學生數學學習障礙問題研究[D].揚州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