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策略,構建幼兒“快樂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應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對幼兒的教學策略進行優化,從而構建適合幼兒學習的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掌握相關知識內容,實現課堂的高效以及趣味性。
關鍵詞:優化 教學策略 快樂課堂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4-0048-01
幼兒園中的小課堂是一個充滿活力以及溫馨的地方,它將來自不同背景的幼兒聚集在一起,并且每位小朋友都有著自己的個性以及能力。故而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需要實施創新和創新的教學策略,以滿足幼兒的個人需求。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優化課程教學策略,使幼兒在愉悅的環境中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從而增強幼兒教學的實效性,完成高效及趣味的課堂教學,從而實現“快樂課堂”的構建。
1.優化合作教學,實現高效性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堂高效的教學課堂,對幼兒學習能力的培養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式的教學模式,對幼兒進行引導學習,并對其教學模式加以優化,鼓勵小朋友一起學習,讓幼兒通過口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回應他人,進而不斷的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溝通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幼兒感受跳繩的樂趣和與他人合作帶來的快樂,并實現課堂的高效性。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進行跳繩活動,在活動開始前,教師讓幼兒伸展一下胳膊和腿進行熱身運動,同時向幼兒講述游戲規則和示范練習。接下來,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進行多人跳繩的練習活動,并使幼兒在有限的時間內從中學習到,多人跳繩離不開大家的合作,只有大家一起跳齊了,才能順利地跳下一個。通過此活動,不僅能夠發展幼兒腿部肌肉跳躍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大家合作默契的重要性。
顯然,通過上述案例,我們不難看出,教師能夠通過優化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使幼兒通過相互合作,構建快樂課堂,同時在有效的時間內,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實現課堂的高效性。
2.優化游戲模式,體現趣味性
游戲活動是現如今,教師在開展教學會活動中,常用的教學策略之一,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同時游戲活動的有效開展,對于創建“快樂課堂”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對課堂的游戲模式加以優化,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玩中學,進而展現課堂的趣味性,促進幼兒智力以及學習能力的發展,使課堂達到樂學樂教的效果。
比如,教師在以“畫一畫自己”為主題,開展美術教學活動時,為了能夠激發幼兒美術課的興趣,使整節美術課堂充滿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幼兒通過鏡子觀察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臉上有什么,再通過與別的幼兒比一比有什么不同,來讓幼兒認識自己的特點,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來,最后進行評比,看看哪個小朋友畫的最像、畫的最好。在此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幼兒的畫畫能力,同時也給幼兒帶來了很大的樂趣,進一步體現了課堂的趣味性。
由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對游戲活動加以優化,從而使幼兒能夠參與到快樂課堂當中,吸取知識,提升學習能力。
3.優化區域設計,展現個性化
區域活動,對于幼兒而言是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它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F如今,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幼兒在課堂中的主體意愿。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通過優化區域活動的設計,充分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使幼兒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展現個性化,促進幼兒自由、快樂、健康的成長。
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為了培養幼兒按意愿獨立地進行游戲的能力,展現出幼兒獨特的個性。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置如:“讀書角”“小賣場”“手工制作”“繪畫”等多種不同的區域,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選出自己喜愛的游戲區,進行活動,進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最后在活動結束后,引導幼兒獨立地、有條理地歸類擺放玩具和整理游戲場地,并讓幼兒自評各自玩的游戲情況,從而培養幼兒的自主能力。
由此可見,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優化區域活動設計,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教學活動,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的同時,構建“快樂課堂”。
綜上所述,教師對幼兒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斷優化合作學習、游戲模式、區域設計等教學策略,使幼兒能夠在更加有趣的教學活動中掌握知識內容,從而構建“快樂課堂”。
參考文獻
[1]呂琳.快樂課堂,讓幼兒在娛樂中學習[J].好家長,2014(38):6
[2]嚴佐倉.構建快樂課堂,實施高效幼兒教學[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7.2(09):107-10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