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為了深化課程改革,小學美術教學實現了由知識灌輸到美術能力培養,教學中重視開發和培養學生的美術創新和探究能力,老師通過不同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創作,提高自由繪畫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以鑒賞作品為載體,培養學生美的鑒賞力和欣賞力,激發學生的對美的喜愛和興趣。隨著美術在小學中地位的提高,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是老師教學中的難題。本文對此略做探討。
一、趣味策略
老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根據學生的興趣調整教學策略。相比較而言,學生對美術還是有很大的興趣的,小學生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索,老師可以實施一些興趣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打造趣味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高效課堂。學生想要畫出一幅好作品離不開想象和構圖,對于其中一些抽象的技巧,老師可以通過多種趣味方式激發他們的創造力。以《水墨改畫》為例,本課要求學生深入了解水墨的知識和技法,水墨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有點了解,但是并不熟悉,如果單純地去教孩子臨摹一幅名家的水墨作品,寫生的技法不熟,臨摹也不會多像,而且沒有思想與情感,易落入俗套,對于培養孩子的藝術之美沒有幫助和意義。而水墨改畫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既能保留水墨傳統的技法特點,也能充分地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和對生活的理解感受,對于所畫的內容賦予獨特的情感,畫面立馬就能生動鮮活起來。由于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更新迅速,教材呈現的知識相對來說落后于新技術的發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時,大膽處理教材文本和技術,適度重構,本節課可以選用了數字化平臺,人手一臺平板電腦開展教與學。
二、情境策略
高效地課堂離不開情境教學。老師可以采用角色情境、多媒體情境和問題情境等等。以《唱起來跳起來》為例,運用多媒體情境,播放視頻,導入新課。播放《拍手歌》鼓勵學生隨著音樂跳起來、唱起來。再采用問題情境:同學們,在唱歌跳舞的時候,你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回答是高興的心情。老師讓學生觀察歌舞表演圖片,師生互動交流:歌舞表演的形式有哪些?服裝有什么特點?有獨舞、雙人舞和多人舞服裝也各具特色,有舞蹈服裝、民族服裝、合唱服裝、舞臺服裝、演出服裝。通過學生的觀察和親身表演,老師介紹版畫:
?。ㄟ^渡)那么版畫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下面我們就動手做一做。老師示范,學生嘗試。
1.老師示范,學生跟著一起操作。
?。?)先剪或手撕舞蹈人物圖案。
?。?)取出刻好的人物剪紙作品固定在底板紙上。
?。?)在噴壺中加入顏料和水調和
?。?)對著作品進行噴射。
?。?)稍后取下剪紙作品,一幅噴霧畫就完成了。
2.出示個別學生作品,分析成敗之處(讓學生自己說一說)。
3.注意事項:
?。?)固定好模板;調好顏料,不能過干也不能過稀。
?。?)噴前一定要試噴,以防牙刷上的顏料過多會噴出稍大一點的點子。
?。?)噴畫時要均勻、細致、耐心。
三、生活策略
美術作為一門藝術課程,不能脫離生活而存在。楊之光曾說“發掘生活的美是我最大的樂趣”。美術即是如此,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并把它繪出來留住那一份美。生活教學策略是把教學和生活相結合,美術融入生活,生活美術無處不在。教學中以生活中的景物作為切入點,學生比較熟悉生活中的事物,學生可以進行細微觀察,把握繪畫的細節,也可以給學生想象的空間。以《近大遠小》為例,這是學生都可以從生活觀察中得出的規律,老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物象,初步認識透視現象。
師:請同學們看一下窗外的情景,窗外的“樓房”和“樹”離我們很遠,看起來變小了,所以一個“窗格”里就能裝下“樓房和樹”了。難道是樓房和樹真的變小了嗎?
生:沒有,只是看起來??!
師:對的,我們生活中處處存在近大遠小的“小魔術”,同學們幾乎天天會接觸到,不知道同學們平時注意到這些現象了沒有?(播放PPT鐵路、走廊、樹木、花、電線桿、熱氣球)首先將這些圖片順序播放,讓學生通看一遍。其次選擇兩張最典型的圖片集中于一張PPT上,讓學生仔細觀察、對照比較、盡情討論,老師用一個個小問題推進,如近處與遠處物體的形狀大小、粗細、高矮、色彩、物體的質地和肌理、明暗等等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變化?最后老師幫助小結并板書。注意做到兩點:第一,一定要讓學生來討論、探究、發現,而不是老師的一言堂;第二,與其看很多張,不如重點觀察一兩張,因為通過深入觀察一兩張,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并掌握了觀察的方法,就能形成輻射效應,即一張圖片能掌握到這節課的真諦,其他所有圖片都不在話下。千萬別這張看看、那張看看,每張都走馬觀花。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美術是一門動手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只有理論知識是很難繪出一幅好作品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學生再有豐富的想象力不能和實踐結合也是空想。教學中教授繪畫技巧離不開理論指導。以《線描畫中的黑白對比》為例,線是美術畫的基礎。
問題1:《門神》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在這張線描畫中有豐富的線條語言,請你找一找運用了哪些線條。
生:直線、曲線、粗線、細線、長線、短線、交叉線等。
問題2:觀察這幅線描畫,作品中有沒有黑白對比?在哪里?學生觀察后回答。這里有黑、白兩種色塊的對比,這樣的對比感覺很強烈。
問題3:在黑白對比中,黑白色塊帶給我們強烈的視覺效果,如果缺少盔甲中的細節,會怎樣?這些地方是通過什么方法體現出來的?
師:這些疏密得當的線條與濃重的黑色對比起來,就給我們黑與灰的視覺感受。(感受藝術家在表現黑白對比關系時嚴謹認真的態度。)讓學生在觀察中實踐理論。
五、結語
好的教學策略能夠給實際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幫助。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老師采用趣味性策略、情景策略、生活策略以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學策略,構建高效小學美術課堂。
【作者單位:昆山市正儀中心小學校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