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定向設計研學單,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研學單是由教師通過關注班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水平的差異,而設置的一種導向型學習任務,合理使用研學單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研學單 分層 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2-0030-01
“研學單”是根據教學目標合理設計的一種導向性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設計研學單,引導學生有層次的學習,其內容包括課前導入研學單,用來幫助學生回顧與本節課相關的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課中新授研學單,主要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出由易到難的探究內容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課后的練習研學單,主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不同,設計出三種不同水平的練習題,包括基礎、發展、創新三種層次的練習題。
1.目前小學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教師對學生學習自主性的認識不夠。教師的教學方式時刻影響著每個學生,目前雖然每個學校都在強調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自主學習,但是大部分的課堂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主體性不突出,沒有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研學單中問題分層設計不明顯。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領悟以及能力的掌握方面也是有差距的。如果依然采取同樣的方式要求所有學生,必然會導致優等生不能拔高,成績不太好的學生上不去的現象,長此以往,我們的教育將會走下坡路。因此,對所有學生堅持一種思路是非常不明確的,必須要了解學生,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教育,正如我國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每一位學生的自身出發,制定出屬于每一個人的學習方式。
2.目標定向設計研學單
研學單設計要根據教學目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已有知識水平以及教師需求出發,給學生提供滿足其發展的導學案,促進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把袑W單” 是將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和教材進行整合,引發學生知識的生成,實現學生在“玩中學、做中學、思中學”。研學單能夠讓學生自主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主動尋求知識的生長點?!把袑W單”的應用,要從下面幾個環節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根據教學目標區分指導層次。研學單要根據實際教學目標進行劃分,教師要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其做適當的調整,對于有明顯進步的學生要提高層次;對于退步的學生要進行適宜的督促。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指導:A層,是成績優秀的學生,有扎實的基礎,較強的接受能力,正確的學習方法;B層,是中等成績的學生,基礎一般,學習相對自覺,有上進心;C層,是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基礎不扎實,接受能力相對較差,學習不積極。根據這三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研學單,學生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研學單進行學習,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在一定程度上適度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分析教學目標確定分層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目標上分為三個層次,C層:要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B層:要求基礎知識掌握熟練,達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A層:要求不僅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有創新意識。研學單的設計要符合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在提問,講解例題以及鞏固練習方面分別制作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研學單。
(3)依據教學目標設計分層練習。教師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為了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水平,要設置三種層次的難度,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把握基礎知識,使成績一般的學生適當提高自己的水平,使成績優異的學生得到進一步提高。
分層練習在傳統教學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傳統教學并沒有對分層學習有過高的要求,它強調的是整體的共同進步,但事實上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有很大的差異,傳統教學不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這不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很顯然研學單具有主體突出、內容聚焦的特點,在課前制作符合學生能力要求的研學單,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分層對每個學生具有的特殊意義。一般設置的練習包括基礎練習,中層練習和高級練習三個層次,能力依次遞增。
3.提高學生課堂探究能力的策略
(1)以舊帶新,引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在小數的意義這節課導入時,通過回顧一位小數,學生嘗試在研學單上通過寫一寫、畫一畫的方式,去解釋一位小數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熱情,另一方面能夠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從而為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提供支持。
(2)對比發現,激活學生的探究潛能。通過對比0.01,0.04,0.12,0.07,0.11這幾個小數的共同特點,從而得到這些小數都是兩位小數,兩位小數都表示百分之幾。然后通過研學單呈現任務,讓學生自己嘗試寫出幾個三位小數,通過觀察所寫的一組數,有什么發現。由幾組數據的對比,很容易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究欲望,盡可能地讓學生通過自主嘗試,獲得主動探究的經歷和學習成功的體驗。
?。?)恰當融錯,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心理學中的“試誤”和“最近發展區”學說,都闡述了課堂因錯誤而變得更精彩,教師應該將課堂中的一些錯誤或者是有爭議的點當做一種資源,鼓勵學生積極探索,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增強學生對錯誤的免疫力,提高學生的反思探究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研學單的學習,學生由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再到最后的全班交流、匯總,不斷獲得對新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師生、生生的多方互動,使平等對話由封閉走向開放,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潘慧敏.“學習單導學”教學模式下“學習單”的設計與使用——以“2、3、4的乘法口訣”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7(17):23-24
[2]王靈勇,金水敏.“學習單”讓分享與交流更有效——由“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教學引發的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7(34):51-5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1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