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蒙護理學本科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的比較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通過對中國和蒙古國高等教育護理本科專業的學制、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情況進行比較,探索我國護理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并提出建議,為我國護理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和比較研究法對中蒙高等護理本科的課程設置進行比較,發現中蒙高等護理本科專業在學制、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應發揚我國護理本科教育的優勢,借鑒蒙古國在護理本科教育方面的有益做法,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護理專業人才,提高辦學質量。
  關鍵詞:護理學;本科教育;課程比較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C-0036-04
  教學計劃是指導教學工作的核心,是對課程設置的確定、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課程是施行教育、達到人才培養目的的方法和載體,直接影響人才知識結構的形成和人才培養的規模及質量。應將系統化的課程設置作為載體,以實現人才培養。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很多護理院校改革課程結構,打破了以生物—醫學模式為基礎的學科設置體系,構建了突出護理專業特色的課程設置模式,但從培養規格和質量上距社會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筆者從2016年開始攻讀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護理學博士。在3年的學習過程中,對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護理學本科專業的教學與實踐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主要以內蒙古民族大學和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護理學本科專業為例,對中蒙兩國護理學本科專業的學制、培養目標、課程結構等方面進行比較,探索我校護理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并提出建議,希望為我校護理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一、資料與方法
  (一)資料來源
  我校研究資料由學院教學主管部門提供,蒙古國研究資料由筆者在蒙古國讀書期間學院教學主管部門提供,由蒙漢雙語老師翻譯核準后使用,并進行比較。
 ?。ǘ┓椒?
  從兩所大學的學制、培養目標、課程結構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不同。
  二、結果
 ?。ㄒ唬W制
  我校普通全日制護理學本科專業從2013年開始學制變為4年。每一個學年分兩個學期。普通護理學本科專業的總學時為5734學時(232.5學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784學時(45學分),學科基礎教育課程650學時(40.5學分),專業教育課程504學時(31.5學分),選修課程696學時(49學分),實踐與實習3100學時(66.5學分)。學生修滿190學分即可畢業,見表1。
  蒙古國國立醫科大學本科護理專業的學制為4年,每一個學年分兩個季度。護理本科專業的總學時為7552學時(158學分),其中通識教育課程1152學時(24學分),學科基礎教育課程2400學時(50學分),專業教育課程2208學時(44學分),選修課程1440學時(30學分),實踐與實習352學時(10學分)。學生修滿136學分即可畢業,見表1。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的總學時少于蒙古國,蒙古國護理學本科課程學時中包括理論課、實驗課、討論課及自學。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的總學分略多于蒙古國。
  表1 中蒙護理學本科教育學制
  課程 中國 蒙古國
  學分 學時 學分 學時
  通識教育課程 45 784 24 1152
  學科基礎教育課程 40.5 650 50 2400
  專業教育課程 31.5 504 44 2208
  選修課程 49 696 30 1440
  實踐和實習 66.5 3100 10 352
  總計 232.5 5734 158 7552
 ?。ǘ┡囵B目標
  我國高校護理學本科教學計劃的培養目標主要為:(1)較系統地掌握醫學知識及護理學知識。(2)具備基本的臨床護理能力、初步的教學能力。(3)運用護理程序完成護理工作。(4)能夠獨立完成急危重癥患者護理和急救工作。(5)能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6)具備護理管理、護理教學、護理科研能力。我國護理學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傾向于通才教育,要求學生既要掌握醫學、護理學基礎知識,也要掌握臨床護理教學、科研、管理等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外語和計算機能力。
  蒙古國四年制護理學本科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目標為使學生畢業后在醫院、社區、家庭、政府和其他健康服務機構成為專業的護士。蒙古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課程突出了護理專才教育,注重學生五大核心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掌握不同人群的護理知識與技能。
 ?。ㄈ┱n程結構
  我校護理學本科專業開設通識教育課程13門,其中6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占17學分,這充分體現了我國高等教育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政課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見表2)
  護理學專業學科基礎教育必修課程15門,其中包括6門理學學科通選課和9門臨床醫學基礎課程,占39學分。這反映了護理學課程還是根據生物—醫學模式為中心的醫學教育課程而確定的。(見表3)
  護理學專業必修課程9門,注重理論講授,實踐課程僅有4門,包括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等。(見表4)
  分科較為廣泛,實踐教學中新生研討課1學分 (16學時),護理病歷設計與分析1學分,護理崗前培訓1學分(1周),畢業實習29學分(40周),護理病歷、實習手冊、護理綜合技能考核3學分(5周),創新實踐3學分,社會實踐調查1學分,勞動1學分,其他拓展1學分。護生在第四年進行畢業實習,實習醫院為我校附屬醫院或自治區內外三甲醫院,進行臨床科室輪轉,重點輪轉的科室為內、外、婦、兒、急診、手術室。
  蒙古國護理學本科專業開設通識教育課程11門,其中人際溝通學主要為討論課形式授課,目的是讓學生較好地掌握溝通技巧并培養溝通能力。(見表2)   護理學專業學科基礎教育必修課程基礎課21門,7門為護理專業基礎性課程,占20學分。這體現了蒙古國護理教育課程亦是根據為護理專業服務為中心的護理教育課程確定的。(見表3)
  專業教育必修課程12門,立足于專業的培養目標,精準定位目標人群,圍繞“護理”進行整合優化分科,如成人、老年人、兒童、孕產婦等。(表4)
  實踐教學貫穿教學過程,和理論教學同步平行。實習分為四個階段,一年級為基礎實習,二年級為??苹瘜嵙旾,三年級為??苹瘜嵙旾I,四年級為畢業實習。
  三、討論
 ?。ㄒ唬┲忻勺o理學本科專業學制情況的比較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課程總學時6026學時,理論課1830學時,占30.37%,實驗課804學時,占13.34%,實踐和實習3392學時,占56.29%;蒙古國課程總學時數7552學時,理論課1062學時,占14.06%,討論課1240學時,占16.42%,自學3468學時,占45.92%,實踐和實習1782學時,占23.6%。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課程總學時數少于蒙古國,但是理論課學時多768學時,我國未設置討論課和自學課。這代表我國重視課堂理論教學,重視系統知識傳授。不論是課堂理論教學還是臨床實踐帶教,大多使用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方法,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蒙古國的護理教學除了理論講授,更多的在于學生參與討論和自主探索性學習,通過工作坊、討論式學習小組、社區實踐、主題研討、專題匯報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
 ?。ǘ┲忻勺o理學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比較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著力于打造臨床“全才”學生,掌握知識綜合且廣泛,強調學生掌握醫療護理基礎知識,并期望學生一專多能,但對畢業生應具備的核心知識技能未做出具體規定,可操作性較差。蒙古國護理學本科專業是培養護理“專才”學生,針對性強,強調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知識、臨床護理、護理實踐、社區護理。
 ?。ㄈ┲忻勺o理學本科專業課程結構的比較
  在必修的通識課程中,思政課、體育課和英語課為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必修課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學校要求每個專業學生必修的通識教育課程。人文社科類課程作為專業方向選修專業課程,說明了我國護理院校本科人文社科課程的設置形式尚未形成統一標準,人文課程適合在哪個學期設立也沒有達成共識。蒙古國護理教育在必修的通識課程中部分是護理專業或醫學專業掌握的人文社科課程,并在第一學年開課。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學生使用的學科基礎教育必修課程教材為醫學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掌握的知識點同醫學專業學生一樣,但護理學生掌握的知識層面偏窄偏淺,護理基礎課程專業指導性不強。蒙古國護理學本科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必修課程大部分無教材,講解內容涉及醫療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雖然都是介紹醫學基礎知識,但教師強調跟護理專業技能息息相關的內容,護理專業指導性較強,形成了一套體系。
  我國護理學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受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體現了臨床醫學知識體系的縮影。國務院學位辦2011年3月頒布了新的學科目錄,護理學從臨床醫學二級學科中分出來,成為與臨床醫學平行的一級學科。目前,我校護理學本科專業課程依舊沿臨床醫學分科的設置,分為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等,由此可見,護理學科還未能擺脫醫學學科的角色定位。各學科缺少橫向聯系。例如,某些疾病的護理,既可以出現在內科護理學,也能在外科護理學中出現,造成重復教學,學生習慣性地縱向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點,而不懂得橫向把內外護理學進行整合。蒙古國護理學本科教育系統性開展教學,把護理學專業課程整合優化,以服務人群為標準進行整合分科,比如,成人護理、老年護理、兒童護理、產科護理等。
  我國護理院校生產實習集中安排在第四學年,實習地點主要為醫院的臨床各科室。蒙古國護理專業的實習領域比較寬泛,專業教育課程均安排臨床實習,并有專任教師帶領學生到臨床示范教學。專任教師通過經常下臨床能夠及時更新知識和技能,學生能夠把課堂上的感官體驗與實地操作緊密聯系,做到理論與實習不脫節。
  四、小結
  專業和課程是高等院校最基本的教學載體和手段,也是展現實力的平臺。學校設置專業和課程不但要考慮教學需要,還應考慮產業、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我國高等護理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需要突破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凸顯護理學作為一級學科的專業特色。教學方法應擺脫傳統的理論講授,變為促進及引導。課程結構設置方面,需要重新評估和確認基礎課程、醫學課程在護理學專業課程中的分量和所占比例,思考護理學科和基礎學科以及醫學學科的有機融合。實踐與實習教學是平行整個教學還是集中安排,有待進一步思考和查閱論證。
  基金項目:蒙醫藥標準化國際合作科技創新項目子課題(項目編號:MDKBZH2018003)。
  參考文獻:
  [1]白鳳霞,王志凡.護理專業本科教學計劃分析[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
  [2]白潔,徐淑秀,謝虹.國內外護理本科教育課程設置研究現狀[J]. 護理研究, 2012, (2).
  [3]劉義蘭,Ri chard WR.美國密歇根大學護理學博士課程及教學介紹[J].中華護理教育,2009,(2).
  [4]陳才, 洪芳芳, 張萍萍. 應用型特色護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改革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2015,(45) .
  [5]白潔,徐淑秀.我國護理學本科教育課程優化設置的探討[J].蚌埠醫學院學報, 2014, (1).
  [6]謝曉云,彭忠英,崔小妹,等.基于崗位勝任力的應用型本科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 (8).
  [7]沈寧.面向21世紀探索培養高等護理人才新模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1998,(4).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中國高等醫藥院校課程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9]陳燕華,朱丹.中美護理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比較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5).
  [10]玄英哲,李春玉.中美韓護理學學位課程體系的比較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3).
  [11]劉希平.建設高職教育強?。喊l力“工學結合校企合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8,(22).
  [12]李英格,龔翠琴,烏力吉巴特爾.蒙醫診斷學教學探討[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5,(3).
  [13]白玉梅.淺談微課教學模式在蒙醫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 2018,(4).
  [14]包伍葉.蒙醫專業試題改革初探[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24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