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語文綜合性學習散發中華傳統文化的芬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因此,“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我們以語文綜合性學習為切入口,通過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引領學生在廣闊的空間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一、精心選擇活動內容,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底蘊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設計語文綜合性學習專題時,我們注意課內課外相結合,更多地關注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感受中華民族豐富的語言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主動參與意識,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感情。
  1.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華民族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唐詩宋詞、格言諺語、書法藝術、成語典故、古典名著、對聯、歇后語等都是我們母語文化的精髓;春節、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各地豐富的地域文化、民俗風情也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這些元素都為語文綜合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課程資源,我們可以此為內容,緊密結合書本,課內延伸到課外,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結合當地實際、學生實際,設計《遨游漢字王國》《有趣的形聲字》《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中國名著之旅》《筑起成語長城》等綜合性學習內容,利用語文教育資源,讓學生在濃郁的文化氣息中學習,培植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2.采擷日常生活中傳統文化的浪花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隨處可見,可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傳統文化的情趣,感悟傳統文化的奧妙。如校園里的圖書室、美術室、音樂室,文化長廊、食堂、草坪、花園等場室需要立各種標語,可讓學生根據各處特點,通過搜集精妙的藝術性語言,通過交流評比,找出恰當的提示語,從中不僅受到教育啟迪,而且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
  3.跟上時代步伐,解讀傳統文化的元素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中華傳統文化是不會過時的。只有扎根于傳統的民族才能根深葉茂,如北京奧運會的會徽、吉祥物、祥云火炬都包含豐富的中國元素,在北京的火炬傳遞主題為“傳統文化之旅”,奧運開幕式重點展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建設成就和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以中國特有的繪畫長卷為線索,以中國美學的寫意展現東方文明的底蘊,用絢爛的色彩展示當代中國的勃勃生機”。百年奧運文化和五千年中華文明的交匯可設計為“奧運中的民族文化”等專題活動。讓學生知道我們與時俱進又要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循循誘導,感受傳統文化的語言魅力
  中國古典名著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閱讀名著對于增益智慧,提升語文素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課文的編排就可體現出來,達到通過學一篇了解的是一本名著甚至更多名著的目的。但現在的學生生活在快餐文化流行的時代,如何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領略傳統文化的語言魅力呢?
  1.拋磚引玉。筆者發現學生雖不一定喜歡看書,可個個喜歡聽故事。于是,筆者在午讀時繪聲繪色地講寓言故事、成語故事,如講“狐假虎威”時,一會兒學狐貍裝模作樣,一會兒學老虎半信半疑,聲情并茂,學生聽得津津有味。課后再布置他們回去讀成語故事。有時,筆者故意講到緊要關頭時戛然而止,告訴學生要知后事如何,自己看書分解。這樣以講促讀,學生不知不覺中讀了不少故事。
  2.趁熱打鐵。為擴大學生的的閱讀量,筆者根據教材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籍讓學生閱讀。學習《七律長征》時,會讓學生閱讀長征中故事,體會紅軍長征途中的“難”以及紅軍戰士“不怕難”的精神,以及讀一讀毛澤東的其它詩詞,體會偉人的豪情胸懷。學《景陽岡》后,讓他們再閱讀《水滸傳》,還知道哪些英雄好漢,“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花和尚”魯智深,“黑旋風”李逵及他們的精彩故事被孩子們聲情并茂地描繪出來,課堂上氣氛非?;钴S。
  3.聲東擊西。學生愛卡通節目,筆者就來個聲東擊西——借電視和動漫的力量來誘導學生閱讀??戳恕禥版劉關張》筆者就告訴他們,那只不過是搞笑版,其實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故事更生動曲折,引人入勝;看了《名偵探柯楠》就告訴他們會破案還不算有大智慧,能運籌帷幄的人才真是智勇雙全,借機向他們推薦《孫子兵法》,了解三十六計的故事。
  4.里應外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筆者在班上強調師生共讀和親子共讀。筆者經常向學生推薦閱讀書,或讓學生向大家推薦閱讀書目,讀完后還和他們交流所得,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手不釋卷”的形象。筆者也倡導家長和學生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并組織評選學習型家庭。雙管齊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多形式展示,煥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又是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教師以自己學習熱情去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為學生指點活動的途徑,幫助學生想些活動的點子,同學生一起參加匯報交流,為學生創設互動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的活動,經過制定計劃,明確小組分工合作,從多方面收集相關資料后,我們進行了了實踐成果展示。第一部分:漢字博覽會。1.說一說,議一議:漢字是怎么發明的?你知道漢字來歷嗎?2.猜一猜:舉辦字謎游園會;3.找一找:諧音俱樂部(找出古詩和對聯中的諧音);4.演一演:因錯別字發生的笑話。第二部分:啄木鳥行動。1.查找本班同學作業中的錯字;2.統計分析: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周邊社會用字情況進行調查,記錄自己所見到的招牌、廣告、書刊、報紙、商品包裝、電視節目中出現的錯別字,將錯別字整理成表格。分析這些錯別字大致有哪些類型,產生這些錯別字的原因有哪些;3.提出整改意見,寫一份建議書。第三部分:賞析書法作品。認識我國一些著名書法家及他們的作品,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勤禮碑》等,初步了解詩中諸體書法的一些特點,及欣賞書法既要對作品宏觀把握,如氣勢、神采、布白,又要細微地觀察,如用筆、用墨、結構、線條等。 第四部分:誦讀散文談感受。第五部分:鼓勵學生把活動的收獲用筆記錄下來,形式不拘??梢杂洈⒒顒拥倪^程,如《有趣的猜字謎》《“啄木鳥”在行動》;可以抒寫自己的感受,如《我愛漢字》《美妙的漢字書法》;還可以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研究報告,如《我班作業中的錯別字分析》《廣告亂用成語現象調查報告》等,還可辦手抄小報等。
  后來學生在作文中寫到:“字謎‘劉備聞之哭,劉邦聞之笑’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經過老師提示,我想到劉備哭是因為結拜兄弟關羽死了,劉邦笑是因為對頭項羽死了,因此這個字謎意思是‘羽’‘死’。古文中‘卒’是‘死’的意思,所以謎底是‘翠”字。猜字謎是個聰明人的游戲,除了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還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漢字真是太有意思了!”還有學生寫到:“這次綜合活動的學習,讓我知道了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早的漢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是根據記事需要產生的,它外型優美、內涵最豐富,世界上那么多種文字,只有漢字的書寫演變成為一種藝術,難怪有人自豪地說漢字是我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呢!”
  從上可看到學生在借助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的落實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精神,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感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為自己是炎黃子孫感到無比自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敝腥A傳統文化豐厚博大,只要老師用心引領學生在課堂、課外學語文,用語文,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一定會滋潤孩子的心靈,在學生的心靈生根發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