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孩子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教學研究;教師發展團隊;“孩子王成長營”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8-0048-02
2013年暑假,南京市銀城小學的“孩子王成長營”誕生了,校長讓我去負責這個項目,負責的內容包括青年教師的工作、學習、生活、專業成長……接過“孩子王成長營”,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營長”。
怎樣才能跑對方向、跑出風采,當一名合格的“營長”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融入他們,也做一個“孩子王”,而且要做一個優秀的“孩子王”!
把握好課堂,吸引住學生,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那才是真正的“孩子王”。于是,我開始深入地研究教材,揣摩教法,在每一節課中循循善誘,靜待花開。我還希望我的研究能帶動青年教師們一起研究、實踐、成長?!墩J識公頃》是一節比較難上的課,大部分教師在執教這節家常課時,會紙上談兵,草草了事,只要學生會進行單位換算,會解決教材后面的練習題,考試的分數也不低就可以了。我在認真研讀了教材后,確定了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執教了這節課,最終引發了青年教師們的一場“百家爭鳴”:
“目標定位很準確,本節課的目標不能僅僅讓學生會進行單位換算,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1公頃大小的感性認識……”
“我有不一樣的想法,這是一節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概念課,但這節課的活動太多,我感覺上成了綜合與實踐課?!?
“我覺得沒有上成綜合與實踐,教師在課前帶領學生圍繞校園走一走,量一量,比一比,圍一圍,對于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公頃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看不見,摸不著……我們的教學要基于學生的需要?!?
“我倒是想再上一下這節課!”
…………
我的課堂引發了青年教師們對教學的思考,為他們的課堂教學研究提供了案例。與青年教師們的對話,也讓我再次審視、思考我的課堂,促使我的教學不斷地走向深處。于是,在集團“常青藤”賽課的獲獎名單中,有了我們的名字;在市、區教研活動的展示課上,有了我們的身影;在年度發表、獲獎的論文集中,出現了我們的文章……我們正一起朝著優秀“孩子王”的目標不斷靠近。
每年一次的“孩子王成長營”晉級賽,是學校專門為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的平臺,也是“孩子王成長營”的保留項目。青年教師們要經歷學科素養考核、課堂教學競賽、個人才藝展示多輪晉級,才能最終勝出。這個過程中,教師們用汗水書寫青春,用拼搏體驗成長。
除了晉級賽,“孩子王成長營”的其他活動也是豐富多彩的。在與特級教師的對話中,青年教師們體會到了名師的一路堅持與艱辛,感受到了他們豐厚的專業素養和特有的人格魅力,或許也悄然在心中種下一顆“特級”的種子;在“教師的尊嚴在哪里”研討活動中,青年教師們深刻認識到教師的職業尊嚴來自自我對教育、對兒童的尊重,也因此誕生了《銀城小學職業尊嚴經典20例》;在每個周六的早晨,青年教師們相約校園,或練字,或試講,或學做課件,在互幫互助、互相溫暖中錘煉教學基本功;在戶外拓展系列活動中,教師們團結協作,磨練意志,增進感情……
從青澀到成長,從迷茫到堅持,一步一個腳印,一天一個臺階!“孩子王成長營”已經走過整整6年,從中走出了諸多優秀的“孩子王”:高文萍、梁珊琪、蔡雅婕、丁慧、吳俱揚、左燁、馮凱馨、陳馨、葉晨晨……他們正在學校的不同崗位上發揮著重要的、積極的作用!我相信,在下一屆“領跑者”評選之時,一定能從“孩子王成長營”中走出更多的“領跑者”!
(作者系南京市銀城小學課程部主任,一級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