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新時代學習語文的小主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一、充分認識主體性,為學生提供自主讀書的時間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讀書是學生自己的事?!缎抡n程標準》指出“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币虼?,在課堂上教師要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盡可能多地提供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
1.課堂上注重誦讀,少一點對課文內容的講解
注重誦讀是我們母語教育傳統經驗的精華,它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徐世英先生曾將朗讀與講解作過精辟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攤平、擺開,朗讀是融貫、顯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币虼耍n堂上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指導學生讀,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讀幾遍課文,老師切不可以自己的講代替學生的讀。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語文科目地之一是使學生閱讀的時候自求了解,了解不會了才給學生幫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蔽以诮虒W《錫林郭勒大草原》時,自始至終貫穿了讀。在導入課文后,我便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初步感知后,我再叫他們帶著幾個問題逐段朗讀:哪段在寫草原的廣闊美麗?哪段在寫草原的歡騰?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談談自己的感受。這是讓學生注意文章中哪些詞句精彩,哪些地方能體現草原的廣闊美麗和歡騰。接下去緊扣精彩詞句,指導學生讀課文,讀懂意思,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讀出韻味來。讀的方式也有變化,或教師引讀,或學生自讀。學生的讀,有集體讀、分組讀、男女分讀,個別讀,又有分角色讀、表演讀、比賽讀??傊?,要盡量擴大學生讀的面,不斷提高讀的質量。這樣,課堂上不斷地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學生課文讀得很熟,感情也讀出來了,對錫林郭勒大草原有了比較深的認識,產生了喜愛之情。
2.課堂上注重積累,少一點對語文知識的灌輸
過去語文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靠死記硬背來學習語文,這樣知識得不到內化,能力得不到提高。要讓學生把語文知識真正地“占為己有”,尤其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其中必然要有積累?!缎抡n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中先后提到指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學生要“有較豐富的積累” 這是語文課程新觀念的折射,切實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積累是當前語文教學亟待落實的目標。
教師指導學生語文積累不能以自己的好惡代替學生的自主選擇,必先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為積累的對象所吸引,產生讀背的欲望,積累才有內驅力。比如:教學時,我自始至終都以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學生,深入他們中間,能夠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們一起閱讀、討論。課文《動物的互惠互助》課后讓學生表演出來,這要求學生能熟記課文,如果靠死記硬背來記住課文,學生肯定興趣不濃。教學時,我緊扣習題,采用讀讀演演的方法,并且親自參與到學生中去。學生自由分配角色、自由表演,個個興趣高漲。課文學完后,大部分學生能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進行表演。
學生僅僅積累幾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小學一到六年級課外閱讀不少于100萬字?!苯處煶酥笇Ъ议L做好家庭閱讀,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主動的去搜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進行閱讀積累,這就需要教師的及時鼓勵和引導。只有長期堅持,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形成,學生也就逐漸養成了自覺閱讀的習慣。
二、充分體現實踐性,為學生盡可能廣地拓展運用語言的空間
語文分為“吸收”和“傾吐”兩部分,吸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傾吐”。語文積累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因此,訓練“傾吐”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讀中遷移,多為學生提供再現課文語言的機會
語言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語言,即經常使用的語言;一種是消極語言,即積累了而沒被使用的語言。學生讀了教材,積累了課文的語言,如果是長期儲存,而沒有運用的機會,那這些語言就在孩子們的語言倉庫中退化為消極語言。因此,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上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環境,促使學生將積累的消極語言轉化為運用的積極語言,讓所學的教材語言能經常得到運用。
2.自由表達,多為學生創設自主作文的條件
寫作是訓練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雖然很多學生頭腦中積累了好詞佳句和精彩片段,但碰到無內容可寫,無深切體會時,搔頭摸耳,舉筆維艱。這是我們長期進行命題作文訓練的緣故,其實,它并不是最好的訓練形式。語文教育家黎錦熙說:“日記札記,有內容重資源,比之堂上限時作文,偏重語文形式之準確無誤者,當然益處更多,效用更大。”《新課程標準》也指出:“要加強學生自主擬題作文的練習。習作指導要有利于學生開闊思路,自由表達?!币虼?,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由寫作,抒真情,說真話;鼓勵學生寫日記,多做自由命題的作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運用語言的積極性。課余時間,我還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讓學生寫作文時有內容可寫,有感情可抒。
總之,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我們應該還學生以“學習的自由”,在教學中徹底扭轉“牽得過牢,導得過細,教得過死”的局面,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地還給學生,把課堂的時間教給學生,讓我們的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切實提高學習的效率。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保持積極的創新意識,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教師積極的評價和鼓勵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