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成長 活力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人們的工作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這門學科在學生的綜合教育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初中這一學生接觸、學習信息技術的基礎階段,教師作為信息技術課程的代言人,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踐行課程理念,推動課程的改革,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這將對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意愿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信息技術 信息科技 溝通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0-0202-01
引言
信息技術是促進時代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能,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與教學方式也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這一學科的發展方向,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推動新課程的改革。同時,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平等交流,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一、信息技術課程代言人
信息技術教師是信息技術課程的代言人,教師不能缺少的是愛心,愛心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潤滑劑,能夠有效消除學生的不良情緒,也能有效消除學生的不健康心理。老師擁有愛心,他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就會明顯縮短。作為信息技術老師應該樹立自身的愛生型形象,不能對學生過于嚴厲,也不能太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往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往往是威嚴,學生對于教師常常是懼怕的態度,不敢不學。此時學生學習就是被動的,是很不情愿的。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歡老師,也應該讓同學們把對老師的這種喜歡轉移到學科學習上,這樣就真正實現了學生與學科學習之間的連接。對于學生的關愛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比如關心學生的家庭,幫助同學解決家庭生活中面臨的問題?;蛘呤菑那嗌倌甑那楦泻托睦砣胧?,構建其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品格[1]。
二、踐行新課程改革理念
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不能完全以自己的主觀意愿為主導,設計教學活動。要真正成為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踐行者,不僅如此,還要切實考慮到學生的發展需求。全方位地思考學生的具體學情,在此基礎上設計并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此外還要把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同學們,讓他們能夠有機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這樣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就會發生徹底的改變,強化初中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比如在學習文檔圖文編排的知識時,作為老師不需要一味向同學們講解知識點,不需要占用全部的上課時間,只需要把最基本的知識點講解給學生即可。之后為學生留下一大部分的自主探究時間,設計班級的活動海報。為學生選擇的主題要與現實生活緊密契合,使得教學親切度明顯提高。
三、與學生平等對話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做到平等對話,讓同學們成為課堂的主人。比如在某節信息技術課上,教師將Photoshop軟件的打開和關閉方式教給同學們,這只能算是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而該節課的精彩之處在于小方同學對教師教授的關閉軟件的方法提出了質疑。教師的方法是點擊程序窗口中的關閉按鈕,但是這種方法在多個程序同時運行時會很麻煩。于是小方同學提出了更為簡便的方法,直接右擊狀態欄,點擊關閉程序。以往老師在課堂上有著絕對的權威地位,學生只能接受老師的方法,但是這次,老師對小方的方法予以肯定。實現了教師和同學之間的平等對話。事實上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有助于青少年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能讓其他的同學有新的發現。
四、有效捕獲信息技術的生成性資源
師生在進行課堂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常常出現很多生成性資源。而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這種情況發生的次數更多。初中生每人使用一臺計算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所以一些“意外”就會出現在課堂上,事實上這些“意外”正是豐富的課堂教學資源。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資源都能助益生成性教學。所以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該發揮教學智慧的優勢,切實考慮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做到對生成性資源的去偽存真,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標,為學生們講解有價值的生成性教學資源。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教師的職業素養和能力影響著整體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妥善的引導、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對學生學習需求的關心,可以使學生更樂于接受對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良好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促進新課程體系的改革,有利于教學理念的落實,為學生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影.信息技術課堂生成性教學中教師角色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98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