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提升教學有效性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整體目標,是推動課堂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源動力,因此其非常重要。據此,本文淺談關于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路徑,以期能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  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66-02
  有效性教學路徑旨在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摒棄傳統的“模板式、官方式”的教學基調以及千篇一律的教學風格,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使其思想、意志、想法能夠最真實、最直接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并通過科學化的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產生積極影響,讓學生真正的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基于此教學目標,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一、影響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
  1.課堂教學內容單一
  造成課堂教學內容單一的首要原因是“唯成績論”現象嚴重,即在應試教育大背景下,教師總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主要目的,所講的內容也全部都和考試內容有關,如此,教師大都堅持“唯成績論”的教學觀點,并以學生的成績為單一評測標準,從而造成課堂教學內容非常單一,嚴重的影響了教學成效。
  2.缺乏合理的課堂教學方式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本就屬于純理論性教學,所以課堂氣氛難免會有些沉悶,但是現階段教師并沒有及時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是長期采用一種教學方式,久而久之,這種沉悶的課堂氣氛將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成效降低。
  3.學生的學習方式缺乏有效指導
  新課改理念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才是正途,但是,有的教師還在堅持“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造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有效指導,不能客觀的認識自我學習不足,久而久之,其學習效率變差,導致教學成效降低。
  二、小學道德與法制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1.整合教育資源,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筆者在此介紹兩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信息化手段整合教育資源: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分析技術,能夠以十倍、百倍于人工的速度快速、精準的整合教學資源。尤其是強大的信息管理軟件,讓那些曾游離于教育之外的更多更好的網絡教學資源漸漸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幫手。第二種方式是通過師生交流整合教育資源:這里所說的“交流”并不是單純的授課交流,而是根本意義上的思想交流,教師想不到的問題有時候學生可以注意到,經過師生交流互動,教師就能發現并彌補更多的教學空白,久而久之,課堂教學內容也就越來越豐富。
  2.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鑒于現代化教學手段種類繁多,筆者在此以生活化教學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寫日記、心得的基本方式,即通過觀察把自己的感想和總結以日記或心得的方式記錄出來,類似于語文當中寫觀后感、讀后感一樣;其次,為學生多找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生活典型實例,注意既要有反面的,也要有正面的,例如“高年級的學生經常欺負低年級的學生”“發現公交車上有小偷但是視若無睹”等是反面的,而“扶老太太過馬路”“見義勇為,機智斗小偷”等是正面的;第三,嘗試讓學生根據這些生活典型實例寫日記和心得,其中要包括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教材中有哪些佐證,換位思考下我會如何去做,以浙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如果我是他》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集中討論上述四個生活典型事例做的對不對,然后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應該怎么做?”,同時讓學生列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事,并判斷這件事情的對錯,據此寫一篇日記。這種通過“討論——分析——記錄”的生活化教學方式訓練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培養學生正確的道德觀念的重要方法。
  3.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對學生學習方式進行有效指導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化教育教學觀念,承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主動承擔起課堂“引導者”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堂知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其次,教師要摒棄傳統的“唯分數論”和“唯考試論”的觀念,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最高目標,教學過程中多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其學習需求和學習期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情緒,繼而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是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并適應當代教育發展趨勢的,而致力于解決當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弊端,體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為學生服務的真正的教學價值,就必須要探究提升教學有效性的路徑,上述分析雖只是筆者的淺見,但希望為各位教師提供教學新思路。
  參考文獻:
  [1]孫曉礪.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基礎教育研究,2017(6).
  [2]李芬.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 新課程(小學),2016(1).
  [3]李燕.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6(36):178-179.
  [4]湯學松.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6(76):19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27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