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進入了微時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不斷的革新和發展,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普遍使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借助微課豐富課堂知識內容,掌握信息技術技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因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應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特點,科學合理利用微課開展課堂教學,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創新和發展,推動信息技術教學實現現代化。文章針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微課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微課 小學信息技術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142-01
隨著微信、微博等現代媒體的發展,人們逐漸進入到微時代。在現代化教育教學活動中,微課成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普遍的應用。微課作為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產物,有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加深學生知識內容的理解。目前,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處于初步的探究階段,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當改進課堂教學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思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借助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教學中,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新的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新鮮感,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更加渴望深入探究相關問題。由于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缺少實踐操作的機會,不利于學生自主性的發揮。教師采取單純的課堂講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應當科學合理設計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借助微課,實現學生個性發展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在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時,應當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借助微課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借助微課開展分層教學活動,將其分成不同的層次,分別對應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借助微課,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微課視頻學生可以自主模仿和探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例如,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六年級上冊“制作簡單動畫”的教學中,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講解Flash動畫的編輯知識,介紹相關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礎之上,設計相應的微課視頻,視頻中向學生展示執著小船滑動和風車旋轉的全過程,微課內容中涉及到課堂知識內容的講解,學生通過微課的觀看可以深入的學習和思考。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針對不會、不懂的內容,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之間開展相應的探究活動。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可以深入的理解信息技術知識,并且結合動手實踐活動,深入學習和掌握,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四、借助微課,突破課堂重難點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生學習的困難內容,借助微課將學習內容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微課教學活動中,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例如,閩教版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上冊“畫不規則圖形”的課堂教學中,本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橡皮工具和鉛筆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夠靈活使用工具繪制小紅花。借助微課開展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漂亮的小紅花,并且提出相應問題:“如何才能繪制一個小紅花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討論活動,說一說小紅花的設計思路和方法,并且讓學生根據自己小組的方式,動手操作制作小紅花。在學生完成制作之后,教師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小紅花的制作步驟,并且對比自己制作的小紅花,進行思考和改進,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后讓學生根據課堂學習內容,以制作“圣誕樹”為題,開展設計活動,并且評出制作最好的一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借助微課視頻突破課堂學習重點和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五、結語
總之,微課作為一種有效的、新型的課堂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應當重視微課視頻的應用,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學習特點,采取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婉.探討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24):182+186.
[2]董明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微課應用策略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7):103-1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