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景觀之榕樹景觀困境實證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榕樹是我國南方地區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樹種,也是景觀設計師造景時偏愛使用的樹種之一。通過收集互聯網中與榕樹景觀困境相關的案例21例,試圖從榕樹崇拜文化、榕樹引起人居沖突、榕樹的絞殺植物特性等方面提出榕樹景觀困境概念并進行實證剖析,對榕樹逗留景觀進行甄別,為防范、識別并處理榕樹景觀困境,以避免重大生命財產損失提出科學的理論依據,同時幫助人們摒棄“榕樹不容人”的神秘思想,走出觀念誤區。
關鍵詞:榕樹;逗留景觀;景觀困境
榕樹含義有二,一專指小葉榕,二泛指榕屬植物。本文取第二含義。榕樹,屬??疲ぬ}蜜亞科,形態多樣、種類繁多,含喬木、灌木和藤本等1000余種,其中在我國約98種,3亞種,43變種2變型。榕樹主要分布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海南、廣東、廣西、福建、云南、江西、浙江等省區。作為園林綠化的常用樹種,榕樹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和園林設計師的喜愛,而榕樹崇拜文化的廣泛傳播也使得榕樹比其它樹種更易與人類親密接觸,因此,在我國北方較大部分地區榕樹也常以室內觀賞盆景的方式存在。榕樹還是歷史的見證者,部分壽命長達百年或千年的古老榕樹孕育的文學故事深深吸引著人們走近榕樹、親近榕樹。我國福建省以榕樹為省樹,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江西省贛州市等城市也都以榕樹為市樹。史書上曾記載歷史上福州市遍種榕樹的情形,“綠蔭滿城,暑不張蓋”“其大十圍,凌冬不凋,郡城中獨盛,故號榕城”。
1逗留景觀之榕樹景觀困境的提出
榕樹景觀不僅涵蓋以樹根、樹干、樹冠、氣生根、果實等觀賞部位形成的局部觀賞點,還包括獨木成林、盆景等不同層面的自然和人工景觀。要素的變幻、個體美與群體美的穿插使得榕樹景觀擁有多角度、深層次的景觀特色。逗留景觀是指具有一定觀賞、體驗價值,能夠讓參觀者不由自主地停留觀賞的景觀,該景觀能有效幫助參與人群愉悅身心,以達到舒緩壓力、休憩放松的目的。而榕樹樹冠巨大,具備良好的遮蔭功能,這也使得孤植列植遠觀樹形、大榕樹下消暑納涼成為居民和游客的鐘愛佳選。
本文選取互聯網案例21例,其中,福建省14例、廣東省3例、廣西壯族自治區1例、浙江省1例、云南省1例,還有1例地址不明(表1)。所有案例涉及的榕樹景觀都曾引發眾多居民和游客駐足觀賞、評鑒和爭論,但由于其實際構成的榕樹景觀存在巨大缺陷,因此被筆者定義為榕樹景觀困境,筆者試圖從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兩方面深入探討其重大意義。
2問題提出
2.1景觀還是危局
人類營造景觀的直接目的之一是為欣賞和領略大自然的美感,這種愿景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人居和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而作為景觀樹種的榕樹,不僅是園林綠化景觀要素之一,也是景觀中人與自然交融、互動的關鍵媒介。而榕樹景觀困境則不具備這樣的屬性和功能。具體表現有:
2.1.1傳播方式不可控。榕樹除人工種植外,還可自行傳播,如通過種子自行掉落或鳥類糞便遷移等方式將樹種傳播至屋頂、屋檐、墻壁縫隙等不宜榕樹生長的地方,加之其以眾多氣生根為支撐而具備強大的攫取養分和水分的能力以及特有的絞殺植物本領,使得榕樹能在建筑結構特定位置和樹木植株等各處扎根發芽并頑強生長,隨之破壞墻體、陽臺、屋面等重要房屋結構,導致危房的產生,嚴重影響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1.2根系擴張不妥。人工種植的榕樹景觀行道樹因根系本能尋水的特性,擴張過度,以致堵塞雨水下水管、污水管、自來水管、熱水管等含水管網,甚至燃氣管等也有波及,不僅極易引發爆燃事故,影響居民日常生活,也極易導致榕屬植物的根系燙傷。人工栽培的榕樹盆景也能在陽臺引發同樣的問題,致使樓房的落水管道堵塞。上述榕樹景觀困境的形成都造成房屋和相關場所亟待維修和整改,引起了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云南省瑞麗市的行道樹景觀,因榕樹堵塞臨街商鋪和銀行等營業和辦公場所的下水管道,迫使移走榕樹,重新種植棕櫚科植物,但榕樹通過種子和殘留根系復活,成功絞殺棕櫚科植物,再次占領街道,一度給商鋪和銀行等單位的營業和辦公造成新的困擾。此外,榕樹發達的根系還可頂起道路上的石塊和瀝青路面,破壞道路表面完整性,造成交通障礙,增大二次修路的成本開支,導致市民出行不便。
2.1.3市政規劃不當,物業管理欠佳。榕樹景觀困境的產生不僅源于其自身的生長繁殖特性,還與榕樹種植所在區域市政規劃有關。如福建省泉州市某街道因市政部門規劃不當,在不宜種植榕樹的狹窄街道選擇榕樹做行道樹,導致榕樹根系拱起,街道路面損壞,店鋪地板翹起,店家無法正常營業。部分小區的物業公司也同樣存在管理不力的問題,如福建省廈門市湖濱南路的2棟樓間一樓原業主私自種植榕樹,因其下為化糞池,肥料充足,榕樹生長迅速,枝葉遮天蔽日,2棟樓間的空間全部被榕樹的枝條占滿,并侵襲到很多住戶房間的窗戶,導致蚊蟲滋生,居民苦不堪言,但一樓原業主已經將房屋出售,新業主對榕樹不管不問,物業公司無法追責,榕樹的去留和處理費用等事項均難以落實。
由此可見,引發景觀困境的榕樹或是有具體屬性、功能的行道樹、庭院樹、盆景樹,或是未有固定特定地點而萌發的榕樹小苗。然而不論是人工引入還是自然傳播,榕樹景觀困境的產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在困境高發地區已成為人們不得不關注的重要問題,這也是造成榕樹景觀困境,從景觀走向危局的癥結所在。
2.2逗留觀景還是問題聚焦
表1所列之21例榕樹景觀困境案例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人群的逗留觀看,案例中的榕樹無一不成為人們視線停留的“奇景”、街談巷議的問題,榕樹成為了景觀焦點,具備了逗留景觀的特質,而實際上這種“逗留”更多的只是關注,而非欣賞。上述實例反映出人居環境受到威脅而導致的焦慮,而非愉悅身心的體驗,是評估風險,探討問題,而非談天說地、談古論今。房屋的安全和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成為問題聚焦的核心。即便是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石井鎮奎霞村的5棵榕樹長在老洋房屋頂,被游客和居民普遍認為是榕樹奇景,倍加贊譽,但也存在樹冠遮擋天井陽光,阻礙窗戶開合等弊端,且天長日久隨榕樹的不斷生長,樹體擠壓房屋,同樣也將危害房屋的墻體、屋頂、屋檐等結構安全,并影響游人逗留觀景。 2.3“榕樹不容人”封建迷信還是有據可循
榕樹以其強大的生長能力和對環境的極強包容性和適應性,及其耐熱、耐濕、耐酸、耐陰、耐風、耐瘠薄、耐修剪、抗污染、易移植、壽命長等特性稱霸一方。這是許多景觀樹種難以比擬的生存優勢。其獨特的主根氣生根和枝條的復合絞殺能力使其可以侵占生存空間,形成獨木成林的獨特景觀,甚至此種極強的擴張力也會挑戰人居環境,威脅房屋安全。因此,“榕樹不容人”的說法除去其敬畏鬼神的信仰因素,榕樹在特定的時間、地點、事件中確會成為“榕樹不容人”的事實存在。
3原因分析
榕樹文化源遠流長,崇拜、喜愛榕樹之風在其廣泛種植地區盛行,人們對榕樹具有極大的包容性,這也是榕樹景觀困境形成的深層原因。
3.1榕樹崇拜文化影響深遠
在我國的云南、海南、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的部分地區,榕樹崇拜文化盛行,百年以上的古榕樹,常被人們奉為“榕樹王”,有“樹神”美稱,是被祭拜的對象,當地人對其珍愛有加。
3.2榕樹是人類喜愛親近的樹種
榕樹能遮蔭、可調節空氣溫濕度、抗逆性強,還能緩解城市空氣污染狀況,給眾多鳥類提供食物和棲息場所,豐富當地物種多樣性,此類特性使得人們喜愛親近榕樹。如海南定安大榕樹,號稱亞洲第一大榕樹,樹齡700余歲,大小樹干260余枝,樹冠覆蓋南北70余m,東西近80m,占地近0.67hm2。據有關人員測量,在炎炎夏日,榕樹下的氣溫與榕樹外的氣溫相差近10°C。故當地人喜歡在榕樹下乘涼聊天,榕樹也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隨著海南旅游業的發展,大榕樹更成為當地居民的“搖錢樹”,“榕樹+旅游”是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3.3榕樹承載著歷史情結和感情寄托
生在榕樹下,長在城市中,正是對大自然的熱愛,使得榕樹成為城市人群親近大自然的重要媒介。事實上,部分城市的市政園林部門常因榕樹樹根過于發達,頂壞人行道、路面,堵塞城市地下各類管網,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更新、維護措施;榕樹樹冠巨大,臺風或大風天氣易倒伏,可能導致砸中行人、車輛等不良后果,故極端天氣來臨前,市政園林部門都須及時清理部分可能倒伏或折斷的樹枝,以防意外事故發生。此外,部分地區的榕樹病蟲害防治工作也較繁重。但即便如此,榕樹因其提供的良好遮蔭條件,給人留下諸多回憶和“陪伴”,成為人們情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人們的歷史情結和情感寄托。這正是廣州市部分路段以白玉蘭替代榕樹做法引起市民強烈反響的重要原因。
3.4榕樹幼苗形象的誤讀
榕樹幼苗在椰子樹洞、棕櫚科植物葉柄殘基的腐殖質以及屋檐、墻壁、墻縫、陽臺等地點萌發時,一抹新綠,引人好奇,其幼苗的“可愛”印象使得人們在觀賞的同時,無法預見其未來的強大擴張本能和破壞性。這種認識的不到位和對風險存在性的忽視都是導致榕樹景觀困境發生的重要原因。
4對策和總結
研究逗留景觀之榕樹景觀困境的形成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榕樹景觀,即使是榕樹奇景,只要其嚴重威脅或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條件,就遠離了景觀的根本追求。研究榕樹景觀困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在于人們在追求美好榕樹景觀的同時,應當能針對榕樹景觀困境做到盡早識別、提前預判,并進行果斷干預、果斷處理,避免重大生命財產損失,破除“榕樹不容人”的神秘思想和錯誤觀念。對策如下:
4.1加強防范.合理規劃
市政規劃部門、林業部門、小區物業管理部門在進行綠地規劃設計時,應結合市政管網等地下設施的布置情況,劃分適宜的種植區域,在較寬闊的有足夠空間容納榕樹根系的道路、房屋周邊恰當范圍內種植榕樹,使榕樹與其周邊街道辦公樓、居民住宅等各類建筑物保持合理距離,定期清理排查,防范于未然;在狹窄的不宜榕樹自然生長的街道禁止種植榕樹。
4.2延續文脈.保留古榕
對于影響到人居條件卻有具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榕樹,可考慮移植;對于移植有困難的部分古樹名木,可考慮設立劃分保護區域,同時也應充分兼顧受影響人群的權益,建議遷居并給予部分獎勵和補償。
4.3積極應對,徹底清除
榕樹景觀困境一旦出現,必須做到徹底清除導致“危局”的榕樹,并盡快對受損房屋及街道公共設施采取補救措施,防止事態蔓延、處理成本升高。
4.4破除迷信,和諧共生
榕樹崇拜文化影響深遠,而“榕樹不容人”的說法依然存在,破除迷信思想,科學、正確地認識榕樹與人的關系,實現榕樹與人的和諧共處,創造更多共生空間是解決榕樹景觀困境的重要環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0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