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生態觀光茶園是現代休閑農業的一種形式,在經濟大發展的今天,生態休閑觀光已然成為現代人出游的首選。目前休閑觀光茶園旅游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茶地開展,但在觀光茶園快速發展的同時,茶園生態景觀在設計方面也遇到了瓶頸。在此背景下,在總結目前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景觀設計為例,從項目背景、總體設計、功能分區等方面,對該生態茶園的自然、人文景觀設計進行分析,旨在為當前我國生態茶園設計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風景園林;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六堡茶
  現今,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促進經濟蓬勃增長,大幅度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然而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如噪音喧囂、交通擁堵、公共綠地減少、環境污染等,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大不如前。因此,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通過親近自然放松身心,多樣化的休閑旅游方式應運而生。其中,生態農業觀光園旅游、鄉村旅游、森林旅游等尤為熱門。人們通過親身參與其中以獲得獨特的休閑體驗,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時又能增長見識。由此可見,發展休閑旅游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
  近年來,“生態熱”成為休閑旅游業發展的主流,生態農業觀光園旅游因此成為城市居民擁抱大自然的首選,與噪音喧囂、交通擁堵的城市環境相比,人們顯然更熱衷于享受泥土氣息的清新、瓜果的飄香、淳樸的民風民情以及健康的綠色食品。生態觀光茶園是現代休閑農業的一種形式,目前休閑觀光茶園旅游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但我國各地加快休閑觀光茶園發展的同時,在茶園生態景觀設計方面也遇到了瓶頸,在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和諧塑造、旅游者精神滿足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本文以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的景觀設計為例,從項目背景、總體設計、功能分區等方面詳細分析當地觀光茶園自然、人文景觀的設計,旨在為我國今后生態茶園設計提供有益參考。
  1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所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生態觀光茶園越來越多,但在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如忽略觀光體驗的功能,人工痕跡過于濃重,缺少茶園獨特的自然氣息;茶園各個功能區之間缺乏聯系與過渡,無法真正發揮觀光茶園的文化、休閑等全部功能。本節將當前國內生態茶園景觀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概括如下。
  1.1缺乏主題創意.文化底蘊不足
  我國是茶葉生產大國,有著豐富的茶葉資源和悠久的茶葉農耕文明與茶文化底蘊,對于發展觀光茶園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和人文優勢。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的差異使得各個地方的茶文化各具特色。地域特色茶文化對于生態觀光茶園而言,不亞于獨一無二的名片,不僅是有別于其他生態觀光茶園的最直觀的體現,也是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的靈魂所在。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的生態觀光茶園在景觀設計上缺乏對當地茶文化及歷史的研究,忽視了茶文化的文化底蘊和地域文化特色,導致游客無法對其產生深刻的地方印象。
  1.2設計質量不佳,功能不齊全
  國內觀光茶園主要集中在農村,而茶園所有者往往也都以茶農、茶商為主,重視茶葉的銷售,以經濟效益為重,茶園所有者缺乏一定的景觀設計概念與知識,不重視茶園的景觀設計,從而導致由于茶園景觀上的缺陷,投建的生態觀光茶園功能存在諸多問題。最為突出的功能性問題就是室外座椅,垃圾桶等功能型設施的不齊全;很多游客感興趣的采摘活動、制茶體驗活動的設施粗制濫造,質量不佳,缺乏美感;在農業景觀上,缺乏耐久性及季節性的花木植物點綴,景色單調。在茶園觀光功能設計方面目的不明確,使得整個茶園景觀設計,只會一味地模仿、照搬別的園區設計,沒有結合本地環境、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的缺失使得整個觀光茶園沒有靈魂。
  1.3設計構思死板,失去自然氣息
  久居“水泥森林”的城市游客到“茶園”,主要是為了體驗與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鄉野之趣、田園之樂。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寧靜的氣氛、淳樸的民風,生機盎然的花鳥林草,親自收獲枝頭的鮮果,品嘗新鮮的瓜果蔬菜。然而當前國內很多觀光茶園景觀設計盲目追求規整的幾何構圖,崇尚人工美,建設大規模的人工設施,如規整、死板的道路,整齊劃一的湖岸,人工建筑過多的水面等等。人工過度參與觀光茶園的建設,不僅破壞了郊區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也使其失去了樸素自然的鄉間氣息。
  2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以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為例
  廣西位于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地區,是我國最南部茶區之一,擁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優越的地理條件。自然賦予廣西地區優越的地理環境,茶葉經濟自然成為農業發展的亮點,目前廣西有五大茶區:桂西凌云白毫茶區、桂東北名優綠茶區、桂東六堡茶區、桂東南早春名優茶和茉莉花茶區、桂南特種茶葉開發區。其中,桂東六堡茶是以地理名稱命名的歷史名茶,原產于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以下將詳細介紹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獨特的景觀設計。
  2.1項目背景
  六堡茶的產制歷史可追溯到1500年前,享有盛名的歷史也有200多年。在六堡河的懷抱中孕育并最終成為著名的六堡茶,是自然與人文共同打造的精靈。
  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位于廣西蒼梧縣天洪嶺林場內,林場屬南嶺山系萌諸嶺的支脈,大桂山的余脈(見圖1)。地處低緯度地區,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光熱條件優越,雨量充沛。其土壤是由寒武系的砂巖類砂頁巖、粉砂質頁巖、變質巖等發育而成的地帶性紅壤、黃壤,土壤呈微酸性,表土層厚度、土層厚度均以中上為主,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生態環境優越。
  優越的生態環境使得天洪嶺林場森林資源豐富,生態成效良好。目前,“廣西蒼梧天洪嶺林場休閑生態旅游建設項目”已正式啟動,而以六堡茶為主題的茶文化開發旅游產品可以有效地融合到該項目中,通過采茶、制茶、茶藝表演、品茶等參與性旅游活動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游覽體驗。
  2.2總體設計   圍繞《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營造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實施金山銀山工程的意見》(桂政辦發[2017]29號),天洪嶺林場建立66.67hm2有機示范茶園,通過茶園景觀營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十里茶韻”、“象山茶韻”六堡茶景觀,將六堡茶文化與林場森林旅游相結合,促進“美麗蒼梧”和“秀美天洪”的建設,推動廣西地域特色茶、森林旅游等產業綜合發展。
  2.3功能分區
  根據林場六堡茶發展布局,結合林場地形地貌、現狀資源條件等,將林場六堡茶園造景區域劃分為“一心、二區、三線”的格局(見圖2):
  “一心”是指游客接待中心,“二區”分別為“十里茶韻”景區以及“象山茶韻”景區;“三線”指的是從游客接待中心至“十里茶韻”景區車行步行道路線、從游客接待中心到“象山茶韻”景區車行步行道路線以及從游客接待中心到“象山茶韻”景區沿溪步行小徑線。
  2.3.1“一心”——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位于天洪嶺林場場部,是游客進入生態觀光茶園景區的第一印象。在景觀設計方面,緊緊圍繞探尋茶文化為主線。首先,提煉茶葉紋樣元素用于鋪路,引導游客進入接待中心感受茶文化景觀;其次,利用茶具等器皿作為花壇的主題進行造景,并放置茶藝雕塑和茶具小品,加強茶文化景觀的趣味性;此外,該區還設置了茶莊茶館茶藝展示廳等可供游客參與茶文化體驗活動,諸如品嘗用六堡茶制作的菜肴及小吃、品六堡茶、參觀茶藝文化館、參與制茶活動等,深入地了解我國茶文化歷史以及六堡茶文化歷史,使游客產生深刻的地方印象,以此來體現我國茶文化的歷史悠久、文人雅士之間以茶會友的閑情雅致。
  2.3.2“二區”——“十里茶韻”景區和“象山茶韻”景區?!笆锊桧崱本皡^和“象山茶韻”景區是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的核心景區,該區主要以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在茶園景觀設計過程中,以自然景觀為主,并通過人文景觀的輔助,從而更好地凸顯茶文化與地域文化相融合的特點,打造更具觀賞性的茶園景觀,吸引更多的游客資源。
  “十里茶韻”景區距離游客接待中心東北方向約5km處,茶園沿路緊密相連,綿延數公里,號稱十里,整體地勢較為陡峻,形呈條帶狀,是“秀美天洪,魅力茶園”的核心景區之一。該區保留有機茶園原有的特色,結合地形地貌,挖掘地域人文傳說以及傳統文化打造富有特點的景觀節點,增加歷史和人文內涵,增添了茶園的文化底蘊。例如該景區內原有“神仙井”及“三競灶”等根據地形特點所命名的景點,傳說采茶仙女曾在此地取“神仙井”之水,用“三競灶”煮茶,茶香四溢,引來眾多神仙來品茗,六堡茶自此名聲大噪。設計根據此人文傳說,設置了“仙人品茗”景點(見圖3)。“仙人品茗”采用庭院式設計,庭院內形成封閉的空間,營造清幽的品茗環境氛圍,四周采取通透的廊道式設計,并設置觀景平臺、眺望臺以及六堡茶文化展室,充分考慮游客在景區活動休息時的行為特點,讓游客在景內可游、可觀、可憩、可思。此外,該區還利用色葉植物與果樹進行植物造景,一方面豐富了茶園單調的綠色植物景觀,另一方面,游賞與采摘結合的形式,豐富了游客的活動形式。
  “象山茶韻”景區距離游客接待中心西北方向約3km處,整體地勢較緩,是“秀美天洪,魅力茶園”的另一核心景區。該區之所以稱為“象山茶韻”景區,得名于山體地形形狀似大象的長鼻子伸入溪澗飲水,傳說大象被六堡茶的香味吸引,常來這一代嬉戲,渴了就伸長鼻飲用流至溪澗的六堡茶,流連忘返,長此以往,山體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形狀。此外,該區還利用地域人文傳說打造了象鼻茶禪、大象問茶等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景點,使游客可以一邊欣賞茶園的自然風光,一邊體會地域文化和茶道文化帶來的精神滿足感(見圖4)。
  2.3.3“三線”。景區中的“三線”根據林場和茶園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林場自身的林木資源,進行道路景觀改造。例如進行具有林區特色的路面層改造,形成木屑路面、木樁路面、原木路面等,道路行道樹輔以禾雀花點綴,打造禾雀路徑,豐富道路景觀效果。此外,還可以利用林區現有的林木資源作為茶園景觀小品的原材料,如觀景平臺、景觀亭、景觀座凳等,布置于景區道路一側或兩側供游客休憩以及觀賞茶園景觀。
  除上述典型的代表外,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生態茶園景觀如“游客關懷”、“白云遠眺”、“松林觀象”、“茗溪澗流”等景點,自然景觀結合人文景觀,無不體現人性化的設計原理和當代人向往回歸自然的審美心理,更重要地在于各個景點都展示我國獨特的山水文化、茶文化、區域文化、現代旅游度假文化,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見圖5、圖6)。
  3總結與展望
  在總結國內休閑生態觀光茶園發展與問題原因剖析的基礎上,對廣西蒼梧縣天洪嶺六堡茶生態茶園景觀設計中重要景點分析得出結論。首先,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既要遵循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功能兼融、體驗性等原則,利用“師法自然”的手法加以修飾以建設具有自然生態美的茶園景觀,又要做到“以茶促經濟、促文化發展”。其次,茶園各個功能區之間要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可以巧妙利用植物、小品、鋪裝等景觀元素將其連結。最后,圍繞茶文化及地域文化特色,開展地域特色茶文化交流、品嘗以及采摘、制作等突出茶文化底蘊的活動。
  隨著人們生活理念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休閑觀光茶園產業蘊藏的巨大經濟價值與人文價值。觀光茶園的景觀設計因各地茶文化不同而具有多樣性,但生態觀光茶園景觀設計在不同的基礎上唯有遵循上述總結的三點,并融入現代化表現手法,才能設計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164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