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設施果樹栽培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首先分析了我國果樹設施栽培的發展現狀,探討了其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希望對果樹栽培技術的應用和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設施果樹栽培;現狀;存在問題
  果樹設施栽培是一種通過溫室、大棚等設施農業工程改善植物生長所需的光照、溫度等環境條件,進而達到提產增收的目的。在我國,果樹設施栽培技術是從20世紀中葉才發展起來的,雖然落后于發達國家,但我國的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20世紀末,受市場需求的推動以及溫室大棚的普及,該技術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發展,21世紀以來,果樹設施栽培技術進一步完善和普及,體系化逐漸增強,果樹種植的種類更加多樣化,種植的規模不斷擴大,在滿足社會需求和增產增收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我國果樹設施栽培的現狀
  目前,我國果樹設施栽培的模式主要有4種。其中最主要的是促成早熟栽培(又分冬促和春促2種模式);排在第2位的是避雨保護栽培模式,輔助使用延遲晚熟栽培模式(又分秋延和冬延2種模式);使用最少的是簡易保護栽培模式,這種模式發展較慢。
  從應用的樹種領域看,該技術的應用與市場需求導向、植物生長期有很大的關系,對于市場需求量大、供應期較短的果品種類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草莓和桃子,而像香蕉、柑橘之類的則應用較少。
  從應用的地域范圍來看,我國的果樹設施栽培技術在北方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遍布各個省市,還建立了遼寧、內蒙古、山東等多個果樹設施栽培基地。
  2中國果樹設施栽培技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果樹設施栽培技術取得一定成效,在增產增收、滿足消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要意識到,經濟社會是不會停止向前的步伐,科學技術也不會就此止步,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獲得長足發展。首先,要了解當前的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發展現狀;其次,還應著重分析該技術在推廣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發展突破口。
  2.1熟期調控無實質性突破
  很多落葉植物都有植物休眠期,不同的果樹植物有著不同的休眠特性,受技術等因素的限制,我國在植物休眠領域研究還很不充分,也就無法給設施果樹栽培生產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面對各種果樹相當被動,不能掌握植物的休眠活動機制,也就無法有效控制大棚。并且缺乏超低需冷量的專用品種,限制了對熟期調控技術的科研,阻礙了設施栽培技術作用的充分發揮。
  2.2缺乏設施栽培專用品種資源
  通過前文的分析得知,我國的設施栽培技術對供應期較短、市場需求量大的果品種植的應用較為廣泛,說明我國的設施栽培技術的推廣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長此以往,容易產生不良后果,該技術的普及無疑會造成市場上對草莓、葡萄等果品的過量供應,以致出現滯銷的狀況,而沒有使用該技術的產品反而炙手可熱,甚至供不應求。
  2.3設施環境調控技術落后,工程化技術體系薄弱
  光照、溫度等自然環境對植物的健康生長影響較大,果樹設施栽培也就通過一定的工程植物生長提供一個良好適宜的生存環境,因此,對影響植物生長要素的有效控制和調節是該技術的關鍵。針對這方面,有關科研機構也提出了應對措施,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舊存在不配套等問題,使之不能得以有效利用,工程技術體系還很不完善,中國的設施栽培生產中環境調控技術還相對落后,缺乏智能化設備,對不同果品的生長環境模型使用標準不清晰。
  2.4果樹設施結構無針對性,生產的果品質量低
  大棚結構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果樹的生長環境,進而影響果品的質量。縱觀我國的果樹設施結構,還是沿用了蔬菜大棚式的塑料設施結構,缺乏適合果樹生長的特定的棚型結構。雖然這種蔬菜大棚的保溫性能較好且成本低,但在這種環境中,果樹得不到良好的光照,對果樹的生長和果品的質量十分不利,降低果品的口味,也不耐儲存,制約了果樹產業的發展。此外,這種大棚結構對自然災害的防御能力較差,操作起來也很不方便。因此,需要調整現有的果樹設施結構,相關技術人員應加強調研和科研,為果農選擇適宜的覆蓋材料,努力研究開發易操作、功能強以及抗性強的材料,最主要的是能夠適用于果樹生長和結果的棚型結構。針對果實品質方面,需選擇合適的果品發育模式,結合先進的控制技術及采取區域設施栽培等對策來提高果實的內在品質。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以便在發現問題之后,能夠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解決。推動設施果樹栽培技術的進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國家和相關科研工作者以及果農的共同努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0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