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腳步逐漸加快,開始從城市或者城郊向鄉村輻射城鄉環境資源開發發展,導致鄉村景觀受到較大影響。通過合理、科學地開發鄉村景觀建設工作,能夠加快鄉村建設以及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速度。本文全面分析我國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要點,旨在加快新型城鎮化鄉村景觀綠化建設速度。
關鍵詞:我國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
目前,我國新型城鎮化進程發展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城鄉環境資源開始被改造開發,城鄉環境明顯得到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鄉村景觀綠化建設主要是通過全面優化、改造生產資源,并有效利用與保護人文與自然資源,促進生態文明與綠色經濟協調發展,并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速度,符合我國城鎮化新型建設發展的需求。
1我國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的對策
1.1綠色廊道型景觀建設
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中,綠色廊道型景觀是重要的配套體系,其組成部分以農田斑塊、人工廊道以及自然廊道等為主。由于廊道景觀具有帶狀輻射或者線性輻射等優勢以及作用,可達到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條件、營造綠色景觀等效果。例如,可以根據“林網化、水網化”的理念以及自然地理環境格局特征,加快“綠色廊道"7-程的推進速度,促進林地、農田、水系、村鎮等連通性明顯增加,確保建立的生態網絡系統能夠相互融合農田林網、水系林網、道路林網等。通過分析城鎮體系規劃的基本特征,建立生態村、生態鎮、生態城市的環境景觀體系,并將環鎮林、防污染隔離林、水系防護林作為主要的生態屏障。生態廊道景觀建設不但可發揮聯系村鎮環境景觀體系的作用,還可促進不同景觀場所的線性作用得到有效連接,并采用視覺走廊的方式展示不同的背景以及景點,使“渠相連、路相通、林城網、田成方”的景觀格局能全面實現。
1.2山水自然型景觀建設
園林景觀以“植物、建筑、水、山”等作為主要要素,其中3項為自然要素,由此可知,城鎮化鄉村景觀綠化建設中,自然生態景觀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自然景觀不但是鄉村景觀的載體,還能夠天然補充過渡景點與景點的美景,在鄉村景觀綠化建設中,可發揮自然斑塊、風景名勝區、生態敏感區、自然美景等作用。因此,山水自然型景觀在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對江河湖泊、高山丘陵、水系與生物、土壤與礦藏等資源的保護以及利用工作,并在城鎮化鄉村景觀綠化規劃體系中,納入林地、田園、山水等自然景觀,對于不同區域的特色要給予重視,使空間格局合理安全,將山水自然特色全面突出。山水自然型景觀建設工作中要盡可能按照“高順應、低干預、多保留、少破除”等原則,促進改變原始自然環境的情況明顯減少,全面凸顯綠地系統、植物系統、河流生態景觀帶、山體生態景觀區等山水景觀,使城鄉生態景觀和諧共處能有效實現。
1.3觀光農業型景觀的建設
小城鎮鄉村觀光農業型景觀建設工作中,融合觀光旅游和農業景觀,可以相互結合景觀的觀賞性以及生產性,并綜合文化娛樂、農業情趣以及現代科學等方面的內容,通過合理應用鄉村景觀資源以及景觀元素,使綠化景觀建設效果明顯增加。例如,在城鎮近郊的景觀綠化建設工作中,應圍繞農業生產工作設置主體,建設民族風情、農事活動、農業文化等景觀體系,景觀主題可以從環境保護、休閑娛樂、生態旅游、科技示范、教育游覽等方面入手,通過構建休閑型、科普型、生態型等園區的情況,并大力發展水產垂釣、農家樂、花卉節、苗木觀賞、林果采摘等近郊生態休閑農業產業帶的工作,確保建設的特色景觀能集休閑、旅游、觀光、果林、養殖、種植等為一體,不僅可使農業景觀原有的特色得到保持,還可符合經濟發展與休閑觀賞的需求,具有整體性、文化性、多樣性、參與性、科普性、通達性、生態性、社會性等基本特征,促進都市與鄉村、人與自然的和諧進程。
2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小城鎮鄉村景觀綠化建設主要是為了達到塑造文化內涵、傳承歷史文脈、打造景觀形象、完善功能結構、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等目的,對生態文明、綠色經濟、低碳環保、城鄉生態與和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促進城鎮化鄉村景觀品位與特色得到全面凸顯,改善生態宜居環境,使民眾生活質量有所提高,確保能夠構建集文化與歷史、資源與環境為一體的特色鄉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