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勃氏甜龍竹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從地域選擇、整地、選種、定植、撫育及管理、防凍、采筍等7個方面,對勃氏甜龍竹的栽培技術要點展開闡述。
  關鍵詞:勃氏甜龍竹;栽培;管理
  勃氏甜龍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為禾本科竹屬的大型叢生竹類,具有生長快、發筍快、產量高、風味佳等優點,因此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一種優質的筍、材兩用竹。一直以來,勃氏甜龍竹是云南省竹類種植的重點作物,云南省普洱市于2003年引種栽培。據分析,勃氏甜龍竹每lOOg竹筍含粗蛋白1.95g,粗脂肪0.17g,碳水化合物2.47g,粗纖維1.2g,灰份0.71g。富含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B-胡蘿卜素,維生素E類,維生素B類,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筍味甘甜鮮美、清爽可口、營養成分齊全,深受眾人喜愛,是營養豐富且富有多方面保健功效的“自然健康食用佳品”。勃氏甜龍竹在常規技術栽培條件下,發筍期較晚,一般6月進入雨季才能發筍,加之受到交通、保鮮技術的制約,普洱市的筍資源尚處于自食和少量上市,部分制作筍絲、筍干在省內外銷售,大部分鮮筍未開發利用,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甜筍這一森林食品的需求。由此,展開勃氏甜龍竹的人工種植研究,并且擴大勃氏甜龍竹的人工種植面積,對于提升勃氏甜龍竹本身的經濟效益以及更好的推廣種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培植的地域選擇
  勃氏甜龍竹本身對于氣候具有較高的要求,其適宜氣溫必須要保證在-5℃以上。其喜濕但是怕積水,根據這一特點,要選擇土壤肥沃、陽坡或半陽坡作為勃氏甜龍竹的栽植地。
  2整地
  一般采用穴狀的方式來進行整地,通常情況下應該保證穴大小為710cm、深度則為50cm左右,株間距則需要控制在3.3m×3.3m,將栽植竹數量控制在60株/667m2。整體排列呈現“品”字的形狀,整地時,盡量做到細致,表土要求返穴,需要將土填滿穴而且整體高出地表。
  3選種
  通常情況下,人工造林的苗木主要包括3種類型:竹枝苗、竹頭苗、母竹移栽苗。通常情況下,為了見效更快,在人工造林過程中,通常會采用竹頭苗以及母竹苗。而竹頭及母竹則采用1年生的新竹及前一年已經完成砍筍的竹頭。
  4定植
  定植之前,首先需要打好黃泥漿,然后將竹苗蘸漿,之后再進行定植。定植時,要保證苗頸在地表之上,需要將竹苗蔸部全部埋入地表之下,然后回填地表土,踩實。之后再回生土,再踩實。再重復1次。最后澆定根水。澆定根水時,一定要澆足澆透。定植工作,最好在春分之前完成。
  5撫育及管理
  完成種植之后,當竹子長出2片大葉之后,進行第1次施肥,通常情況下第1次施肥為尿素,每l株的數量控制在50g左右,之后隔20d左右進行第2次施肥,此次施肥的數量需要控制在150g左右,之后再隔20d,施肥200g。之后每年都需要施肥2次,通常情況下應用碳銨。第1次施肥在4月上旬進行,保證每株施肥在250g左右;之后在6月進行第2次施肥,通常情況下施肥的數量也為250g。定植后第2年,結合施肥的狀況進行1次全懇,保證墾殖的深度在20cm左右。如果有條件可以施用土雜肥及牲畜肥料,從而獲得更好的效果。
  6防凍
  由于勃氏甜龍竹的地下莖入相對較淺,竹子的芽眼以及莖稈經常會在地面以上,另外由于夏秋會出筍,而且新竹本身的木質化程度相對較低,一旦遭受霜凍,很可能會凍傷,由此針對新竹必須要做好防凍管理。在冬季的霜凍期來臨之前,首先應修剪部分的竹枝葉以及竹竿,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覆蓋一部分稻草。但是,必須要開展修枝以及截桿工作,這對于提升第2年的產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7采筍
  勃氏甜龍竹的發筍通常都是當年種植,7~8月出筍,而進入第2年之后,通常筍會在5月的中上旬出土,之后隨著水濕條件以及溫度調價的變化而產生一定的變化,通常以7~9月為盛產期,之后到11月進入末期。通常情況下采筍的方式主要有2種:(1)在栽植之后的l~4年,每年見筍就砍,不需要預留母竹,第5年可以預留l根母竹,之后每4年都需要砍舊留新1次。通常情況下,每3~5天需要割筍1次,割筍需要保證有2~3個青竹筒露出之后才可以進行,否則會對竹頭的生長產生一定的傷害,最終影響翌年的產量。割筍需要使用特制的筍刀,用平地的方式,最好在早晨進行工作。(2)完成栽植之后,對于新出土的2~3年的筍,必須要在培育成竹之后才能割去。第2年在母竹的基礎上,選擇1~2個最壯實的竹筍,培育成新的母竹,保證每個叢竹中有7~8個母竹。進入第3~5年,只需要進行割筍然后不留母竹。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24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