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精心打磨,錘煉高效生物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效生物課堂是在思考、探究、打磨中不斷發展和提高的,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營造良好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嚴密、科學思維方法,養成良好思維習慣,都是提高生物課堂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物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84-2
  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實施,怎樣提高課堂效率成為每一個教師的不懈追求,幾年來通過努力學習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只有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學生思維活躍了,主動性提高了,課堂效率不高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學生才是關鍵,我在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一、轉變思想觀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1.做學生的良師諍友
  高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教學中真正從學生出發,寬容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因他們學習好而特喜,不因學習不好而特厭,每天都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工作,使學生在與你的相處中感到輕松愉快。在教學中嚴謹對待所教知識,使學生在一個寬嚴有度的環境中,從而做到樂學、好學。
  2.做好對學生的一對一幫扶
  因材施教這句話應用到我所教的學科,我覺得確實要做好這一點,我說話語速快,思維活躍,對那些接受能力強,思維快的同學是非常好的,能跟上我的教學節奏,覺得課堂明快活躍,聽的學的暢快,但是對有一些思維相對慢的同學來說,就有一定的難度,跟不上節奏,聽不懂,所以對這樣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多聽多問,對每一個問問題的同學都和顏悅色,耐心輔導。
  3.講解時,應關注課的內容和學生學的效果
  要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再次出擊,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4.學以致用
  在生物教學中我始終將學以致用貫穿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講細胞癌變時,課本里提到青少年不能抽煙,我就讓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強調青少年不能抽煙?后聯系細胞癌變這節的基礎知識(基因突變的發生時間,要想變為癌細胞有累積效應等)深入淺出的講解,既學到了知識也對學生進行了教育。再如必修三講“內環境穩態”時,讓學生看一些醫院的大生化單子,結合這些單子上的情況進行講解內環境的成分,學生既學到了課本知識,還覺得自己懂得了醫術,增強了對本學科的興趣。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1.整合打磨備好課
  高中生物一共四冊書,不但每一節要好好研讀教材,還要對課本知識進行整合打磨,教給學生的東西要條理清晰,簡潔易懂,千萬不要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同時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個胖子,要慢慢補充,這樣學生學起來容易,也愿意學。如必修一第六章講的是“有絲分裂”,而必修二第二章才講“減數分裂”,我們就把減數分裂提到前面來,講完有絲分裂再講減數分裂,這樣不但有絲分裂的內容能鞏固還能與減數分裂進行對比,通過比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減數分裂又比較難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學生自己畫過程圖,到黑板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畫過程圖,實物演示,制作模具等措施,使學生真正掌握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過程,然后再講解在該過程中遇到的DNA染色體的數量變化,以及總結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的減數分裂的異同。
  2.了解學生有成果
  要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知識的講解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要易于學生的學習,在習題課的講解過程中要堅持做到不批不講,不但要批改還要找到學生做錯題真正的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講解清楚。所以有些試題我會在上課前詢問學生,了解他們的思路,對癥下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在試題的講解過程中注意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不是就題論題,而是對與之有關的基礎知識進行梳理,讓學生舉一反三。高考沒有重題,只有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3.最佳時間要把握我們學校推行五學五
  五學:課前學案引導學、學生探究合作學、教師啟發點撥學、目標檢測鞏固學、課后反思拓展學。五原則:課堂教學的時段性原則、知識學習的多輪次原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原則、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原則、能力提高的實踐性原則。其中的五學在提高課堂效率上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在課堂教學中要五原則之一——課堂教學的時段性原則,強調學生在一節課中分三個階段,前23分鐘,后19分鐘和中間3分鐘,即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就會有疲勞期,所以中間有三分鐘的課中操,讓學生把前一段知識反思一下,或者總結一下,或者進行一段基礎知識的背誦,讓大腦得到一定的休息,再進行后面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根據遺忘規律提倡知識學習多輪次原則,我們的學校的教學進度一般較其他高中要快,達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4.課外學習要靈活
  生物老師要整合各種有利于教學活動的資源,構建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課外活動是補充和鞏固課堂教學的首選,能有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運用課外興趣小組,滿足學生學習的個性需求,通過專題研究、技能展示等活動引導啟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生物科學知識。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及時將有關的知識競賽等活動信息傳達給學生,鼓勵其積極參賽,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在教學“生態系統的穩定”相關內容之后,組織學生對周圍環境狀況進行專題研究調查,從水土流失、植被保護及一人稱“我”展開教學,使得文本描摹雪孩子的語言“皆若出于生之口”,讓學生在遷移認知的基礎上體會雪孩子內心的焦急,從另一個側面更加欽佩雪孩子內在的勇敢。
  融入文本世界使得學生的角色從一個旁觀者轉化為一個參與者,伴隨著文字一起走進了文本的內在世界,在深刻詳實表演的過程中把握了作品本質,體悟了作者內涵,產生了情感激蕩,在創生性地傾吐和表達中展現童話文本豐富的意趣。   維度三:激發童思,綻放童話文本語言之魅力
  皮亞杰說過:“語言是思維的載體?!钡湍昙墐和兄毺氐乃季S特點,這就決定了他們的語言也應該呈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童話作品中很多地方都存有留白,必須要引導學生展開推測、想象和拓展,才能激活兒童內在的思維,促進學生言語生命和智能地高效發展。
  1.把握句式結構,巧妙仿寫
  低年級學生的實踐練筆都是從模仿悄然起步的,童話文本中有著精妙的語言句式,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其精妙而獨到地表達效果,教師要善于探尋并開發這些句式資源,為學生的模仿提供較好的實踐對象。
  如《霧在哪里》的第九自然段中,作者一連運用了4個“連同”展現了霧在自然界中起到的巧妙作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認識到“連同”前后的事物都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并且前大后小,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這樣的口語表達:霧還可以將什么東西藏起來,請你也模仿課文中的語句嘗試著說一說,為了打開學生的思路,教師為學生拓展了下列具有關聯性的詞語:高山田野、河流船只、村莊房屋……
  只有充分發揮教材童話文本的范例價值,在積極模仿的過程中扎實起步,屬于學生自己的童言智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2.把握文本聯系,推測猜想
  在統編版教材的設置中,編者十分重視對學生閱讀猜想能力的訓練,尤其是童話類文本由于其人物形象鮮明、故事發展奇崛,非常適合運用猜想的方式展開閱讀,這也為激發學生的童真語言,綻放言語智慧奠定了基礎。
  如《狐貍分奶酪》這篇課文中,狐貍目睹了小熊兄弟倆分奶酪而爭吵的場景,內心的想法呈現出鮮明的變化趨勢。教師緊扣這一內容就可以讓學生進行推測與猜想:狐貍究竟是怎么想的呢?前后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變化呢?并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這樣的語言表達模式:當狐貍問小熊兄弟倆在吵什么的時候,他的心里會想:;當熊弟弟告訴狐貍他們因為有一塊奶酪但不知道該怎么分而爭吵時,狐貍聽了會想:……
  依托故事情節發展,緊扣情境內容,直接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學生進行猜測的訓練資源,更是與文本人物進行對話與表達的良好契機。在這一案例中,學生的猜想表達與文本情節的發展有機融合,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3.激發認知思維,想象延伸
  童話是寫給孩子的故事,孩子只有在閱讀童話的基礎上,通過對原本童話故事結尾地延續,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地創造出一個別樣的童話世界,才能真正地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
  還以《狐貍分奶酪》為例,這篇童話故事的結尾耐人尋味,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這樣的情境:小熊哥倆又撿到了一塊奶酪,他們又會怎么分呢?教師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樂趣:可以是小熊哥倆注重親情,自己來分;也可能是他們邀請老實的老?;蛘卟怀阅汤业拈L頸鹿來分;也可能還是邀請狐貍來分……
  不同的續編并沒有對錯之分,教師要鼓勵多元化、個性化思維和續編,為學生實實在在地表達與創編開辟思維的認知通道。
  總而言之,童話文本特質鮮明,適合兒童閱讀。這既給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明確了教學的方向和目標。因此,我們需要遵循文體特質、文本特色以及學生的思維特點展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童話文本的教學價值,為學生核心能力的生長服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5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