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實驗探究,讓生物課堂充滿生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生物學科本就是一門實驗性、生活性極強的學科,因此對于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則成了生物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通過初中生物《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教學實驗案例的描述,探討了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初中生物 實驗探究 案例描述 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1-0054-01
  《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實驗是蘇教版《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六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三節《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內容。本實驗操作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理解實驗設計思路,并積極參與探究過程。
  1.【案例描述】
 ?。?)聯系學生生活,導入新課
  1、提出問題。我們食物中的淀粉來自于小麥和水稻,也就是說綠色植物中含有淀粉。因此我們可以提出問題:綠色植物中的淀粉從哪里來的呢?
  2、作出假設。教師:根據生活經驗和以前學過的內容,你們能不能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呢?學生:淀粉有可能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也有可能是從土壤中吸收的。
  教師:很好,植物中的淀粉是不是從土壤中吸收的呢?我們可不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來驗證呢?學生:可以,我們可以在土壤中滴加碘液,如果土壤中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土壤會變藍;如果土壤中沒有淀粉,滴加碘液后土壤不變藍。教師: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做這個實驗(教師做實驗,學生觀察)。滴加碘液后,土壤有沒有變藍,說明了什么問題?學生:沒有變藍,說明土壤中沒有淀粉,那么綠色植物中的淀粉可能是光合作用合成的。
  教師:假設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會產生淀粉。那我們怎樣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正確呢?
  (2)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參與探究過程
  1、制定實驗計劃。出示小明的設計方案,讓學生給小明的設計找漏洞:小明直接從樹上摘了一片葉子下來,然后在葉子上滴加碘液,小明似乎看到葉片變藍。接著小明說:這說明葉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教師:請同學們思考,小明的實驗設計方案有什么問題?你能不能把小明的設計方案進一步完善。學生:滴加碘液之后,似乎看到葉片變藍,說明小明并不確定葉片有沒有變藍。
  教師:為什么不容易確定葉片有沒有變藍呢?學生:因為葉片是綠色的,會遮蓋碘液與淀粉的顯色反應。
  教師:那應該怎樣修改小明的設計方案呢?學生:先把葉片的綠色去掉。
  教師:我們知道葉片呈現綠色的原因與葉綠素有關,去掉葉綠素就能去掉葉片的綠色。那怎樣才能去掉葉綠素呢?由于學生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教師提供葉綠素的特點:葉綠素不溶于水,在加熱的條件下易溶于酒精。學生:可以把葉片放到加熱的酒精里,用加熱的酒精溶解掉葉片中的葉綠素。教師:很好,這個問題解決了,那是不是意味著只要葉片變籃就能證明葉片中的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呢?(這個問題對于學生而言較難,直接讓學生回答,學生可能無法作答。)教師進一步引導:葉片中的淀粉一定是光合作用合成的嗎?葉片中的淀粉有沒有可能通過篩管從其他部位運輸而來的呢?
  教師:葉片中的淀粉有可能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也有可能是從其他部位運過來的。應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學生:先把葉片中的淀粉去掉,然后再把植物放在光下重新讓葉片進行光合作用,重新合成淀粉,然后再進行鑒定葉片中是否含有淀粉。
  教師:很好,那怎樣才能把葉片中的淀粉去掉呢?學生沒有相關的知識背景,教師提供素材: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消耗淀粉,葉片中的淀粉也有可能運到其他地方。讓學生思考:怎樣做才能把葉片中的淀粉去掉呢?學生:把植物放到黑暗處一段時間,讓植物把葉片中原來的淀粉消耗掉或運走。
  教師:我們知道在探究實驗中,要根據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那本實驗的實驗變量是什么呢?……
  2、合作探究,討論實驗計劃。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交流“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實驗的關鍵步驟,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實驗的設計思路,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
  3、實驗并分析實驗現象。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分組實驗,要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然后師生共同總結:如果整個葉片全部被染成藍色,說明葉片未遮光部分也含有淀粉,原因有可能是暗處理時間過短,沒有把葉片中的淀粉消耗完,也有可能是照光時間太長,未遮光部分產生的淀粉運到了遮光部分;如果整個葉片都未被染成藍色,說明葉片未遮光部分不含淀粉,原因可能是光照時間太短,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過少,不足以使碘液變藍。
  2.【教學反思】
  本實驗是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材中一個驗證性實驗,教材中對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的描述非常清楚,學生按照教材的指導能夠較容易地完成實驗并取得預期的實驗結果,但是若僅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材去做,學生并不能理解本實驗的設計思路,也會嚴重削弱學生探究的積極性,更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本實驗教學設計中,筆者通過一連串問題的創設,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思考理解實驗設計原理,同時使學生體驗“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嘗試實驗、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這樣就把此驗證性實驗轉變成了探究性實驗,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究過程,使學生勤于動手和動腦,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821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