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實驗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做好實驗是學好生物的基礎,而如何在生物實驗課堂中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則是當前生物實驗課教學中需要重點研究的部分。本文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實行分層教育,盡可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積極性、將實驗帶進常規課堂,設計微實驗兩條提升生物實驗課堂中學生參與度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生參與度 生物實驗 課堂教堂
【中圖分類號】G 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82-01
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是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獲取基礎知識以及培養探究能力的一項必要措施。但因為在應試考試的背景下,實驗操作并沒有作為考試的內容之一,很多教師和學生對生物實驗的重視性都相對不足,這也導致學生對于生物實驗課堂的參與積極性不高,缺少實驗研究的積極性,亟需予以改善?;诖?,文章針對于生物實驗課堂的特點,提出兩條提升生物實驗課堂學生參與度的措施,以下為詳細內容。
1.實行分層教育,盡可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積極性
?。?)根據學生差異分層設計
因材施教,基于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實驗,繼而盡可能的滿足每一位學生對實驗的需求,是提升生物實驗課堂學生參與度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教師在設計實驗之前應當通過試題測評、教學觀察以及問卷調查等途徑對學生的操作水平和實驗能力進行分類,繼而在此基礎上實現分層教學。
例如,在教材中有很多顯微鏡觀察實驗,其中初中階段的第一個實驗就是使用顯微鏡對各種各樣的細胞進行觀察。在教學時因為學生多數沒有使用過顯微鏡,此時教師可以一邊示范,學生一步一步的按照老師的示范進行操作,讓學生初步掌握顯微鏡的結構和基本操作。然后對于一些有基礎但是操作不熟練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協助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先嘗試性的操作,遇到困難時教師再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實驗操作。對于已經可以熟練完成操作的學生,則是適于采用拓展式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完成教材上的實驗,然后再布置一些新的觀察任務,如觀察青菜上下表皮細胞、口腔上皮細胞在蒸餾水和濃鹽水中的形態差異等等。做到因材施教,盡可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去,達到生物實驗課堂的教學目的。
?。?)根據能力要求差異分層設計
在生物實驗部分,基于教學大綱的規定,可將其劃分成為四個不同的能力要求層次,分別為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作出合理的修訂和評價、能夠對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能夠對簡單的生物學事實進行驗證、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中的各項生物實驗。該四個能力層次以此不斷降低,對于教師而言,則是可以依據學生的能力情況,從簡到難依次設計分層實驗,讓學生的能力逐步提升,也可極大的提升生物實驗課堂中學生的參與度。
以“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為例,教師便可以設計出四個能力要求層次的實驗,分別為獨立自主完成教材實驗內容、自主實驗就細胞的死活進行驗證、對硝化鉀中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自動復原進行驗證、自主設計實驗對細胞液的濃度進行測定。讓學生基于自身的情況,從簡到難依次完成實驗,教師則可在實驗的過程中于一旁進行協助指導,試驗完成后,全班就實驗結果進行討論,盡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實驗中。
2.將實驗帶進常規課堂,設計微實驗
對于生物實驗中的部分實驗而言,其并不一定需要在實驗室進行的,因此在提升學生參與度目標下,可以將一些比較簡單的實驗,帶進常規課堂,設計微實驗,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都可以動手操作實驗。
以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為例。該實驗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植物葉綠素中色素的種類和顏色進行驗證,學生往往對最后的色素分離的過程十分感興趣,但是對于提取過程中的繁瑣操作則是望而生畏。鑒于此,為盡可能提升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對實驗進行簡化,讓學生重點操作色素分離的這個過程即可。具體而言,首先兩人一組,教師發放材料,包括1分面值硬幣、濾紙條、新鮮菠菜綠葉以及一支裝有層析液的帶棉塞試管。然后指導學生用硬幣的邊緣鋸齒在菠菜葉上劃線,提取葉肉細胞,再把提取到的葉肉細胞放在濾紙上,重復2-3次。再將濾紙在裝有層析液的帶棉塞試管中進行層析,觀察結果。通過這樣的微實驗,將復雜的實驗簡化到10分鐘即可完成,且在常規教堂中即可完成,盡可能的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參與度。
綜上所述,在生物實驗課堂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是現階段提升生物實驗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必要措施所在,文章針對于生物實驗課堂的特點提出了根據學生差異分層設計、根據能力要求差異分層設計實行分層教育,盡可能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積極性以及將實驗帶進常規課堂,設計微實驗兩條提升生物實驗課堂學生參與度的建議,希望可給我國生物教師在實驗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參與度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美.激發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生物核心素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20(10):34
[2]徐佳.巧用素材滲透情感激發學生參與度——"人的性別遺傳"教學設計與反思[J].青年時代,2018.03(36):248-250
[3]莊樹芳.初中生物教學如何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J].文理導航(下旬),2017.11(10):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