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構建高效的生命課堂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課堂參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也是師生互動的必然環節,課堂學生參與的深度與廣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學習知識的水平與靈活組織應用的能力。因此高效引導學生參與,把“教師傳授”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真正轉變為“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切實構建好高效的生命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命課堂課 課堂參與度
  新課程理念已在一線語文教師中深入實踐,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生命課堂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已經成為教師的共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應當成為課堂的主角,課堂參與確保學生能夠跟隨老師的教學過程,理解、記憶知識并自主思考,這就意味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只有參與其中,才能更深刻地體會語文課中所要傳達的知識內涵,發掘其可貴的內在價值,在潛移默化獲得教益!
  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包括廣度和深度,廣度指參與的人數和時間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層次的問題,學生是否主動參與。積極的參與是思維的活躍,情感的共鳴,是生師、生生間的有效溝通。那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從敢于參與到樂于參與,再到善于參與,把語文學好呢?面對師生的種種困惑,如何改善課堂現狀,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構建高效的生命課堂成為迫在眉睫的研究課題。
  一、學生課堂參與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僵化的課堂教學模式使不同學生獲得的學習機會差異大。現行課堂中,教師為了自己的預設模式能順利展開而忽視了學生的參與程度,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課上的學習機會有很大差異,就會出現上述困惑——跟不上,所以這些學生課堂參與時間減少,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就游離于課堂之外。
  (2)學生主體意識缺乏,學習效率低下。長期以來,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缺少自主控制,學習材料靠學校來提供,學習目標靠老師來確定,學習任務由老師來安排,學習過程隨老師調控,學習結果則靠考試來評價。這就造成了學生缺乏個性意識、參與意識和問題意識。
  二、高效的生命課堂的內涵
  課堂教學是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其改革一直以來都是基礎教育改革的焦點。課堂教學對于每位參與者都具有重要的個體生命價值,“課堂教學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活力在課堂上得以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因而,我們的課堂教學應以“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幫助生命正常發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發展的一切作為”為理念,使之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生命課堂則成為我們教師新的追求。 生命課堂是一個動態的和發展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在以人為本思想的指導下,追求人的發展的一種教育理念。生命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課堂為陣地,開展人與人之間的充滿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活動。它既是教師生命活力的展現,也是學生生命活力的激發,更應是教師生命活動與學生生命活動的有效交往。
  三、提高參與度、構建高效生命課堂的應對措施
 ?。?)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能力,確保學生主體地位。首先要了解學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是教育教學的前提。我們需要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的現狀,還要了解學生生活的積累、情感與愛好、習慣與性格等等。其次尊重學生,要在全班樹立“參與無錯”的氛圍。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應樹立孩子們在課堂中無所顧忌、參與無錯、誰參與誰提高的思想。再次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突顯語文學科特點,創設教學情境,開展語文活動。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我們創設了教學情境,學生往往能興高采烈地參與。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所以創設的情境千萬不要偏離語文學科的“十字真經”——“字詞句段篇作(寫作)聽說讀寫(寫字)”。
  總之,在突顯了語文學科特點、遵循了語文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恰當運用藝術的語言、形象的媒體、有趣的活動,會讓我們的教學既有定力,又有活力,會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學習,并學有所得。創設適當的語文教學情境,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可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廣度與深度。新課程倡導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師就要為學生的有效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可利用課文本身具備的戲劇性,創設一種表演情境,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而迅速地理解課文。也可以利用音樂使學生進入課文情境,體會感情,感受意境,還可根據學生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對教學進行動態設計,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動態設計是指教師根據課堂出現的新情況進行設計,這種設計雖然有課前的設計,但是是臨時的。新課程下的課堂要求教學設計進行動態設計。其一,課堂有了學生的生命活動,就不可能一成不變,課堂上所發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備課時全部預測到,這就要求教師應按課堂的具體進行狀態來設計教學,根據課堂出現的新情況來調整教學安排。其二,教師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樂趣,正是在處理這些活的情境中得到體現。學生也正是因為顧及了他們的存在以及他們在課堂上多樣的生命活動,越發顯現參與的熱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參與,組織教學方法很多,主要從教學節奏,教學結構、因材施教等幾個方面進行闡明。
  總之,高效課堂要求師生在共同的情感投入、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相互發現和相互撞擊的過程中,才能激發學生潛能,激活學生參與,從而達到課堂高效快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承蕓.提高課堂有效性.從提高學生參與度開始.小學教育研究.2010.
  [2]李金巧.新課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山西教育(教師教學)2008.5
  [3]葉瀾.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4]王志富.提高學生新課程教學參與度.吉林教育.2013.
  [5]盧德玉.提高學生參與度.增強教學有效性.福建教育學報.2013.4
  [6]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7]李巧平、黃映霞.《生命課堂的含義探析》.
  [8]潘振宜.提高學生參與度的策略.師道教研.2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6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