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問題對話體悟”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離不開習題教學,習題教學的質量能夠關乎到學生的物理學習的水平。但是傳統高中物理習題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存在較大的弊端,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采取“問題對話體悟”的教學方法進行習題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物理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诖?,本文主要通過幾個例題的講解,對“問題對話體悟”教學策略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習題教學;問題對話體悟;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0-086-2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習題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其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物理知識進鞏固和活化,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物理學習的方法和思想。習題教學貫穿于物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其對于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也能夠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高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教師應當要“問題對話體悟”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
例題:右圖為一個小球做平拋運動時的閃光照相照片的一個部分,其中背景當中的方格的變成為5m,若重力加速度g=10m/s2,這時閃光時間間隔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水平分速度為,小球經過B點時的速度為m/s2。
如果在對這一問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直接問學生怎樣去求得閃光時間間隔,那么學生會感到無從下手,這時教師就應當要一步步的去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找到問題解決的思路,具體問題對話如下:
師:我們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去解決平拋運動?
生:通常情況下,我們需要將對平拋運動進行分解,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
師:實際上求閃光的時間間隔就是去求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合運動和分運動的等時性去求,那么你們現在知道要利用什么方法去求時間嗎?
生:知道了,水平分運動,但是這一題不符合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就只能夠從豎直自由落體運動去求了,根據已知的條件,我們可以得知豎直位移,這時我們就可以先將A、B、C這三點的豎直方向的投影點畫出來,然后將閃光時的時間間隔求出來,這時小球在運動過程中的水平速度的大小和小球經過B點時的速度就可以輕松的得出來了。
在對這一習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通過一步步引導的方式去讓學生找到問題解決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將思路展現給學生,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問題解決的方法,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1]。
二、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和糾正自己的錯誤
例題:如右圖所示,傳送帶和地面之間所形成的夾角度數為37°,而從A到B的距離為16m,如果在傳送帶的上端無初始速度的地方放一個質量為0.5kg的物體,而這個物體和傳送帶之間的動摩擦因素為0.5,那么當傳送帶以10m/s的速度向逆時針方向轉動,那么這個物體從A到B需要多長時間?
在對這個問題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問題對話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一步步引導,具體對話如下: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物體在傳送帶的會做什么運動?
生:勻加速運動。
師:你們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
生:因為物體是在無初始速度的情況下被放在傳動帶上的,這時的物體只受到了支持力、重力和與傳送帶向下的摩擦力。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物體的合外力是沿傳動帶向下的,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我們可以得知物體的加速度a=μcos37°+gsin37°=10m/s2。
師:那么根據你們的思路,當物體從A端到B端時的速度應當為多少呢?
生:根據上面的式子我們可以得知,物體從A端到B端時的速度為8m/s。
師:那么物體在到達B端時的摩擦力為什么方向呢?
生:這時物體的速度比傳送帶的速度要大,那么摩擦力的方向應當是沿傳送帶向上的。(這時學生會發現這一說法和剛剛的分析是相互矛盾的)。
當學生進行思考之后,教師可以繼續對學生進行問題對話引導。
師:那么你現在還認為物體是在做勻加速運動嗎?
生:不這么認為了,物體應當是先做勻加速運動,然后再做勻速運動。
師:那么當物體速度達到傳送帶的速度之后,物體受到的為什么摩擦力,這個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又是怎樣的?
生:為靜摩擦力,方向為沿傳送帶向上,大小和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等,為3N。
師:這時最大靜摩擦力為多少?
生:如果沒有進行特殊說明,那么最大靜摩擦力應當和滑動摩擦力相等為2N,但是靜摩擦力是不可能超過最大靜摩擦力的(這時學生發現自己的分析還是錯的)。
師:那么你現在認為當物體的速度達到了傳送帶的速度之后,是做了什么運動呢?
生:還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不過加速度應當為gsin37°-μcos37°=2m/s2。
通過這樣問題問答引導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對問題分析的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后通過對問題的深入分析,最終找到問題的正確解答思路,得到問題的答案。這樣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2]。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提升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效率,那么教師就不應當代替學生進行思考,而是應當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去主動思考,對問題進行不斷分析,讓學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感悟知識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夠取得良好的習題教學效果。而“問題對話體悟”的教學方式在高中習題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和感悟,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和應用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國,帥厚梅.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的“問題對話體悟”策略[J].物理通報,2018,37(6):24-27.
[2]王俊.構建基于問題的高中物理“對話·體悟”課堂——江蘇省“教學新時空·名師課堂”授課反思[J].教育科學論壇,2017,4:58-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