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觀鳥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外活動,在觀鳥活動中切入生物多樣性教育,提高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闡述了利用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意義,并以大夫山森林公園觀鳥活動為例,對如何在觀鳥活動中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作了詳細的闡述,供參加觀鳥活動的師生參考。
關鍵詞:觀鳥活動 生物多樣性教育
觀鳥活動是指人們利用望遠鏡等光學設備,在盡可能避免驚擾鳥類的情況下,對野生鳥類及其生存環境進行觀察和紀錄。觀鳥活動的內容包括觀察鳥類的形態、鳴音等特征并據此辨別鳥的種類,觀察鳥類的取食、棲息、繁殖、遷徙等行為,了解鳥類及其生存環境的關系,掌握一定區域內鳥類種群的動態變化等。香港觀鳥會會長林超英先生認為:觀鳥是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最好切入點。觀鳥活動能夠發揮人們喜愛動物的天性,同時可以提高人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人們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優良品質。
一、利用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意義
觀鳥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多樣性意識和生物科學素養。利用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的教育,一方面改變了以前學生完全被動接受的角色,大大加深了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從而使得學生主動參與到認識生物多樣性且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中,另一方面在探究鳥類多樣性的過程中,學生經過真正的科學研究的訓練,真正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這對于促進形成從事科學研究與探索的規律與方法,鍛煉探索精神,發展科學思維,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
二、在觀鳥活動中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切入點
如何在觀鳥過程中尋找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切入點,是有效地實施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前提。根據筆者三年指導學生觀鳥活動的經驗,筆者認為可結合觀鳥活動實際情況,聯系初中生物學教材和生物多樣性有關的教學內容,尋找生物多樣性教育的切入點。初中生物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及八年級上冊“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涉及到生態系統和動植物學分類的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基礎。在初中生物學的教材中,生物多樣性內容集中在八年級上冊“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單元,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因此在觀鳥活動中可以適當的穿插教材中和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內容,讓學生在觀鳥的過程中學以致用,一方面嘗試對動物(重點是鳥類)和植物進行分類,認識珍稀鳥類和植物,另一方面還可以嘗試觀察鳥類生命活動規律、探究鳥類與生活環境的適應性關系,從而在觀鳥活動的過程中理解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的相互關系,認識鳥類多樣性面臨的威脅及原因,了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和措施。
三、利用觀鳥活動進行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方案設計
觀鳥活動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外活動,選擇一個具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和環境資源的地方,在這個地方進行長期的觀鳥活動,在對該地的鳥類資源和環境資源比較了解之后,再來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性學習會更有針對性,可以提高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有效性。從2009年起,筆者就帶領學生在大夫山森林公園開展觀鳥活動。大夫山森林公園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總面積約9000畝,有海拔226.6米的番禺第二高峰大夫山,還有大小山塘星羅棋布和多個人工湖,具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和環境資源,非常適合開展觀鳥活動。以下以“利用大夫山森嶺公園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為例子來說明如何利用觀鳥活動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性學習。
?。ㄒ唬├糜^鳥活動進行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活動單元設計
觀鳥活動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課外活動,在觀鳥活動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理論學習和戶外實踐應交替進行,利用戶外實踐吸引學生持續參與活動的興趣??梢苑譃橐韵挛鍌€單元來開展:
1.觀鳥活動簡介:包括什么是觀鳥,觀鳥活動的歷史,世界著名的觀鳥組織,大夫山森林公園觀鳥活動的介紹。
2.觀鳥基礎知識: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鳥類識別。
3.大夫山觀鳥實踐:指導學生掌握在野外復雜條件下觀察、辨別鳥種的方法,掌握使用各種設備的技巧等。
4.開展生物多樣性研究性學習:在學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鳥類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通常在接觸觀鳥活動半年后,引導學生進行與鳥類有關的生物多樣性研究性學習,使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科學探究活動中。
5.組織大夫山森林公園觀鳥推廣活動:組織大夫山森林公園觀鳥推廣活動,為學生與社會各界思想交流創設平臺,這有利于學生了解社會現狀,對學生生物多樣性價值觀的建立有正面的作用。
其中1和2屬于理論學習,可以安排在學校第二課堂活動時間進行;3、4和5屬于戶外實踐,可以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進行戶外的觀鳥活動。
?。ǘ├糜^鳥活動進行生物多樣性研究性學習的方案舉例
觀鳥是生物多樣性教育的最好切入點,在觀鳥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下的研究性學習:
1.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進行為期兩年的大夫山鳥類調查,統計鳥的種類和數量,開展大夫山林鳥和水鳥鳥種調查;大夫山留鳥、冬候鳥、夏候鳥、旅鳥和逃逸放生鳥鳥種調查;大夫山鳥類中的屬于國家及省級保護動物調查。
2.在觀鳥活動的過程中,開展探究性活動:探究同一個生態系統中,不同群落和鳥類的結構關系,包括垂直和水平的空間結構、營養結構中的關系(如捕食與被捕食者、草食鳥類與植物等);探究外來物種薇甘菊對鳥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3.探究大夫山旅游開發對鳥類多樣性的影響:利用中國觀鳥記錄中心的數據,分析最近三年以來大夫山鳥況的變化,研究旅游開發過程對鳥類數量和種類、鳥類食物、棲息環境的影響,提出大夫山旅游開發過程中鳥類多樣性保護的建議。
4.在大夫山向公眾推廣觀鳥活動:每月在大夫山舉行一次愛鳥宣傳活動,讓游人認識鳥類、喜愛鳥類、保護鳥類。制定大夫山游人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情況調查表,提出提高大夫山游人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的建議。
結語
以上是筆者關于在觀鳥活動中開展生物多樣性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實踐,希望能對參加觀鳥活動的師生有所啟發。觀鳥的意義在于啟發人的愛心,從愛鳥到愛護一切生靈,愛護大自然。觀鳥是一種科學探求與審美相統一的課外活動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生物多樣性教育方式在情感、觀念、態度培養和轉化方面的不足,為生物多樣性教育填補上一個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
[1]廖曉東.把觀鳥活動引入中小學環境教育[J].廣東教育,2005(03):43-44.
[2]明桂能,李雪峰.利用觀鳥活動在初中生中開展環境教育的研究[J].中學生物學,2011(11):13-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