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農村初中班級管理與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管理農村初中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通過各種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強調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從性格教育、學習習慣養成、價值觀建立等方面關注農村初中學生的成長,調整心態,積極學習與生活。
  關鍵詞:德育教育 農村初中 班級管理
  許多農村初中生屬于留守學生,自幼父母外出,與祖輩生活,容易沾染不良習慣,也難以養成健康的心態。德育教育能夠幫助農村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懂得感恩父母老師,直面生活的挫折與不如意,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因此,如何有效的將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工作融合,值得農村初中班主任積極探索與思考。
  一、農村初中生道德教育意義分析
  初中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農村學生缺少父母家人的陪護與關愛,在心靈上存在缺失,通過有效的德育教育,班主任能夠幫助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走出迷茫、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充滿希望、快樂的迎接生活。同時,良好的德育教育也能夠為學生創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二、傳統農村初中班級管理問題分析
  許多農村初中生自由缺少家庭教育,在學習習慣、為人處世、生活習性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學生受到特殊的年齡階段以及心理狀態的影響,會為教師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帶來困難。例如:
  在思想方面: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思想不夠成熟,尚且不能明辨是非,行為舉止會受到周邊同學的影響,由于缺少父母的約束以及良好的教導,也容易沾染壞習慣。文化技能方面:很多農村初中學生對于學習缺少興趣,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難以適應高壓力的學習生活。日常生活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思想文化的開放性程度也在加強,尤其是在偏遠鄉鎮地區的農村中學,學生時常發生在上課時間逃學外出,打架斗毆,為學校管理秩序帶來較大的障礙。心理體魄方面:初中生具有較高的自我意識,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矛盾,時常爆發出由于小矛盾引發的嚴重打架斗毆的行為,也容易出現早戀、逃課等行為。這些行為對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活動帶來了諸多障礙,不利于正常管理工作的開展。
  同時,由于很多農村地區中學教育資源有限,并不會為學生提供定期的德育教育課程或活動,也有很多班級對學校開放的德育活動不夠重視。例如,僅僅在學校有要求的時候會開展“團結”“和諧”“樂觀”“道德”等相關主題的班會活動;派遣學生代表前往學校的道德教育活動等。對于農村初中學生而言,德育教育是很遙遠的概念。
  三、農村初中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的結合對策分析
 ?。ㄒ唬淞⒄_價值觀念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學生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班主任應該借助各種活動機會以及班會課程,為學生播放道德素質教育相關視頻、如《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開學第一課》,讓學生懂得積極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懂得感恩,學會無私的奉獻。很多農村初中學生自幼遠離父母,與爺爺奶奶生活在鄉村,對親情的理解程度十分薄弱,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不愿意與父母接觸。教師應該在教育過程層中,通過相關主題的班級演講比賽、辯論賽等,弘揚優秀的道德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積極與父母、祖輩溝通,承擔家務[1]。
 ?。ǘ娬{學生的班級主體地位
  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讓學生科學認識團體以及個人意義,學會團隊合作以及自我管理十分重要。初中生開始形成自我意識,但容易受到周邊同學、朋友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日?;顒拥脑O計以及社會實踐的開展中,可以主動將管理權與主導權歸還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決定學習過程,如讓學生自由規劃假期郊游、野炊行程,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培養良好的團體凝聚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形成良性循環。在提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的同時,學生會積極的參與到團體活動與管理中,不斷深入挖掘自己的內在價值,讓自身的發展與班級的進步相互融合。此外,在進行優秀學生評選、三好學生評選時,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并將學生的想法體現在活動過程中,表示對學生意見的認可與贊同,從而提高學生的“主人翁”心理。在初中道德教育中,承認并賦予學生必要的班級主體地位,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在班集體中的存在感與參與感,也能夠讓學生逐步領悟到自己的獨特價值,減輕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負擔[2]。
 ?。ㄈ╆P注學生身心健康
  困難學生不僅包括成績落后、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包括家庭條件艱苦,生活水平有保障的學生。在農村學校,很多學生自幼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存在一定的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程度較弱,也容易對周邊的同學帶來負面影響。一方面,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為學生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對生活、學習遇到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當學生請病假或者家庭發生問題時,班主任可以帶領班干部親自前去探望,讓學生感受到來自班集體的關懷,若學生家庭情況十分困難,教師也要主動幫助學生申請補貼,減輕學生的經濟壓力。對于家庭貧困的農村學生,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其心理變化,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以及捐款扶助。此外,為了更好的深入學生團體,教師應該在課外時間和學生一起游戲、閱讀書籍,鼓勵學生主動向老師訴說心里想法,幫助學生解決青春期的疑惑[3]。
  總之,在管理農村學校的初中班級時,班主任會面臨諸多的難題,本文提出,教師需要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將德育教育融合到班級管理過程中,幫助農村初中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以及道德素養,創造積極、健康的學習成長環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毅.新時期加強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9):56-58.
  [2]王向東.解決農村初中學生德育教育問題的方法與對策[J].學周刊,2016(08):74.
  [3]歐陽柳.新時期農村初中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6(20):1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53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