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學習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中音樂課程雖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但是并不是學生的核心課程。因此,很多學生對于音樂課程不夠重視。音樂能夠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很有幫助。作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應當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學習。筆者從情景教學、網絡和多媒體以及音樂樂器三個角度,探討了這一目標的實現路徑。
關鍵詞:初中音樂 教學 方法
目前,很多初中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意義不夠了解,導致他們不重視音樂課程。如何讓學生愛上老師、愛上音樂學習,是當前音樂老師應當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采用情景教學法進行音樂教學
(一)構建有趣的教學情境
初中學生在每門課程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程度與他們自身對這一學科的熱情和興趣緊密相關,音樂課程也不例外。因此,音樂老師應當能夠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這就需要音樂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和備課時注意尋找容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點。同時通過構建有趣的教學情境,將這些內容融合到情境中。這不但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而且能夠在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更好的學習交流的紐帶。音樂課程本身是一門優雅又有趣的藝術,老師如果能夠從中提煉和挖掘出更加精華的內容,就能更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使學生發現音樂的魅力。音樂教學情境的構建核心點在于“有趣”。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是,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使他們建立更加完善、全面的音樂體系。因為音樂本身屬于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這門學科的教學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唱歌知識,感知音樂和表現音樂。這門學科的深層次教學意義是讓學生建立對所有藝術與美的認知和概念。因此,在音樂教學中,老師需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以達到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音樂老師應當在音樂教學中充分融合各種藝術形式,例如舞蹈、歌劇、戲劇等。實現這種融合最有效、最容易實現的方法就是組織相關活動。例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所學音樂進行創作,在活動中以歌劇的形式展現給大家。在學習某些具有歷史典故或者神話傳說背景的音樂時,老師可以組織大家觀看相關的影視資料或者經典畫作等。這也是實現情景教學法的重要路徑。通過觀看影片和畫作等內容,學生更容易與音樂產生共鳴。從而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想要表達的內涵和情感。并且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對美的獨特認知。此外,音樂老師還可以通過舉辦歌唱比賽等其他活動,使學生一直保持對音樂的熱愛。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應當扮演一定的角色。這有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增進感情。學生喜歡老師,對于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積極的作用。
?。ㄈ┮龑W生在音樂課堂上多思考
采用情景教學法的另一個優勢是能夠更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良好的教學情境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入淺出地理解音樂、學習音樂。學生進入音樂情境,會激發自己的探索熱情,渴望從中有所收獲。音樂老師要注重對學生情感和思考的引導。因為音樂的學習不但包括唱歌技巧和音樂知識,而且包括對于音樂的情感以及內涵的感知。因此,在音樂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通過提問,音樂老師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創造情感和情懷,增加音樂學習的深度。在學習某一首音樂的時候,老師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從音樂的創作背景到歌詞的內涵,再到音樂的情感表達,完整、系統的進行引導。思維導圖的應用理念就是在表現知識核心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想象和思考。不同學生對于同一首音樂的理解存在差異。采用思維導圖可以在保證學生對音樂核心內容理解正確的基礎上,按照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思考。這有助于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念。
二、充分結合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音樂教學
一方面,網絡技術給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活力。它對于改進現有教學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對于學生,網絡技術都能給他們帶來更為便利的體驗。對于老師老師,網絡技術可以是良好的教學工具。音樂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更多關于教學內容的音樂。不同風格、不同內心的音樂會給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聽覺體驗。老師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工具,與學生增加交流。老師可以利用這些APP發布關于音樂的知識和故事,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進行閱讀,了解更多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網絡技術可以是良好的學習工具。學生可以更加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在網絡上搜索自己感興趣的音樂。同時,學生在網絡上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音樂技巧和音樂類型。利用網絡,學生可以了解到全世界不同地區的音樂風格和音樂理念。從而起到擴展自己眼界和格局的效果。在網絡上學生還能夠觀看音樂視頻,這種視覺感受也能夠輔助學生理解音樂。另一方面,多媒體技術也給教學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利用多媒體技術,老師可以更豐富地向學生展示有關音樂的內容。通過插圖、視頻等各種形式的結合,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會得到深化??梢哉f,多媒體技術使教學質量實現了新的飛躍。
三、巧妙應用音樂樂器,舉辦多樣的音樂活動
無論是音樂的創造,還是音樂的演奏,都離不開樂器。樂器為音樂的表現提供了基礎和載體。因此,音樂老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不能只重視音樂本身的教學。學生對音樂樂器的了解和使用,是他們深入了解音樂、愛上音樂的重要途徑。初中老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樂器為學生進行演奏,并且教授學生相關樂器的演奏知識。老師應當充分利用學校購買的教學樂器,為學生提供最有效的教學。將樂器資源融合到教學中,學生在聽講的同時,能夠親自動手實踐。這對于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容易使他們產生更強烈的興趣。應用音樂樂器,還能夠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并進行培養。學生學會使用樂器,對于他們的音樂學習過程能產生非常積極的反饋效果。學生可以通過樂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將自己的音樂想法變為現實。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老師應當選擇容易學習的樂器輔助教學。此外,老師可以利用樂器資源給學生舉辦多樣的音樂活動。例如,舉辦樂器演奏比賽,分享樂器創作的音樂等活動。
結語
音樂老師應當充分利用以上方法,使學生愛上音樂愛上老師。
參考文獻
[1]劉曉霞.基于大眾音樂背景下對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1.
[2]高梅.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能力及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9(08):15.
作者簡介
張雪梅(1988—),女,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音樂學專業。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