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析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本文旨在研究教師如何運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使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
  關鍵詞:文言文;創設情境;學法指導;誦讀;自主學習;拓展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篇課文便是《文言文兩則》。雖然學生之前學習過《楊氏之子》《伯牙絕弦》等文言文,對文言文有初步的了解,但學起陌生的文言文來學生依然感到有相當大的難度。如何讓學生愛上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從而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呢?
  我從以下幾點來淺析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
   一、 教學文言文應創設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我根據課文內容精心創設情境。
  例如:學習《學奕》一文時,我播放根據《學奕》內容制作的動漫圖畫,然后相機導入課題:
   師:圖上有誰在干什么?
  生:兩個人在學下棋。(師相機板書:學奕)
   師:同學們,你們猜想一下:這兩個人在學下棋的過程中會有什么不同的結果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七嘴八舌紛紛猜想著。接著,我順勢把學生的興趣引入課文。“欲知后事如何,請閱讀文言文第一則——《學奕》,并想想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興趣盎然地閱讀起課文來。
  而在教學《兩小兒辯日》時,我則創設了以下情境:
  師:同學們每天都看見日出日落,但誰能說說太陽什么時候離我們近,什么時候離我們遠呢?請同學們互相討論。
  在同學們爭論不休的時候,教師引入課題。這樣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
   二、
  教學文言文應“授之以漁”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敝挥姓莆諏W習的方法,學生才能終生受用。譬如,在新授課前,我先讓學生回顧學過的幾篇文言文,反思學習它們時有什么共同的學習方法。學生回答后,我再小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1)熟讀。讀文言文還要做到三點:①慢;②停頓得當;③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2)釋義。借助課文的注釋或工具書弄懂每個詞、每句話的意思。(3)明理。明白文章蘊含的道理。
  例如:在教學《學奕》一文時,學生就運用了這三步簡單明了的“秘訣”:首先是誦讀。學生們在誦讀的過程中找出一個個“攔路虎”——易讀錯的字,“誨、繳、弗、鵠、曰、矣”等,通過自查字典或詢問小組組員迅速解決了“攔路虎”。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興高采烈地進入了另一個學習環節——“釋義”。經過小組團體的共同努力,同學們理解了文意,最后悟出了《學奕》蘊含的一個道理: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學生學習《文言文兩則》由一開始的茫然到恍然大悟,最后胸有成竹地綻放出勝利的笑臉,這足以說明,教師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學生通過教師的學法指導,有路可循,避免了走彎路,既提高了學習效果,又增強了學習文言文的信心,真正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 教學文言文應注重誦讀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蔽难晕牡幕逎y懂,更要注重誦讀。如何讓學生正確有感情地誦讀文言文呢?
  首先教師要范讀。小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很難讀準文言文的停頓及重音,更難把語速、語調和節奏感讀好。而教師有聲有色、抑揚頓挫的范讀卻是學生學習的模范,這勝于做任何朗讀技巧的解說。如:在范讀六年級下冊《文言文二則》前,教師先提出傾聽的要求:邊聽邊做筆記,在聽見老師范讀的各種變化后,如:停頓、節奏、重音和語氣等要在書中及時做好記號,學以致用。
  其次是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法,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如:學生自由練讀、同桌合作讀、指名讀、小組賽讀、男女賽讀、全班齊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等。學生在豐富多變的誦讀中,樂此不疲,每一次的誦讀都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
  最后要及時反饋糾正誤讀,有針對性地指導朗讀。例如:《學奕》中的“思/援弓繳/而射之”,學生常常錯讀成“思援/弓繳/而射之”,對于這種易讀錯的句子教師則要及時糾正并指導朗讀。教學中,我則引導學生理解“思”是心想的意思,“援”是拉、引的意思,“援弓繳”是拉弓箭的意思,不要把這個詞斷開。學生把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了,節奏自然就能讀準。緊接著我再反復領讀這個句子,直到學生正確地熟讀句子為止。
  在文言文誦讀教學中,我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地范讀和領讀,使學生大受感染,有效地激發了誦讀興趣。而學生入情入境的朗讀,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激活了思維,還充分調動了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因此,教學文言文必須注重誦讀。
  四、 教學文言文應倡導自主學習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理解文言文的詞、句意思是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既學得輕松而不覺枯燥乏味又能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我在文言文“釋義”的教學環節中開展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采用先自主學習、再合作探究的模式,使學生團結協作,利用集體的智慧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讓學生匯報合作成果。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效率。
  五、 教學文言文應做好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既是課內閱讀的延伸和擴展,又是語文課外活動中最為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對學生開闊視野、發展智力、提高素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完《文言文兩則》這篇課后,我趁熱打鐵,推薦學生課后誦讀簡單的文言文,例如:《鄭人買履》《自相矛盾》《刻舟求劍》等寓言故事,并開展“文言文朗誦比賽”“學文言文心得體會”等活動。在學生學會《文言文兩則》的基礎上,教師恰當地進行拓展延伸,這樣,既開闊了學生視野,又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文言文是祖國的優秀文化遺產,希望教師們能運用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把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王芹娟.撬動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四個支點”[J].基礎教育參考,2017(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田歌賦,廣東省惠州市,廣東省龍門縣平陵中心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124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