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小學生愛上國學之我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國學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詩書禮樂,經史子集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賦予我們驕傲的文化記憶。傳統文化的精髓,是整個人類文明史中的寶藏,國學經典可以幫助孩子從小樹立自己內在的規范,獨特的思想,為學生擁有廣博的見識,高尚的品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 國學經典 發展
  【中圖分類號】G 62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4-0003-01
  時至今日,社會形態已大不相同,孩子們接觸到的信息量和渠道,遠比過去豐富,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些啟蒙書里的內容、講授的方式,大多已然陳腐過時,有些思想很好,不過在現代兒童教育體系里已有所繼承。一個有趣的童話,其潛移默化的效果,要強于圣人之言幾倍。因此看來,國學對現代孩子最大意義,不是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審美。
  1.國學教學現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機遇,但也是因為西方文化的流入,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教育出現了人文積淀缺乏、浮躁、迷茫等一些問題,學生們對于國學的認識不多,很多學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會教授經典內容的一小部分,缺乏對國學內容的深入了解。隨著近幾年國學熱升溫,教育層面開始注重國學的重要性。
  2.自主策略,讓學生愛上開題課
  很多經典國學作品《弟子規》《三字經》等,對學生們而言,只要開始進行理解,就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學生在剛開始接觸國學經典的時候,是抱著拒絕、厭煩還是向往、開心等心理,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要想把這不確定的因素轉變為確定的因素,讓學生接受到國學經典的時候是充滿快樂、愉悅的心情,留下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象,是開題課的重要使命。
  在平常日常課堂里,教師們都會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進行交流和溝通,一般會出現兩種組合方式:一種是學習能力和凝聚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牽頭組成學習小組,另一種就是同等水平學生組成的無差異學習小組,無論是哪種小組形式,大部分都是按照學生們的意愿,自愿進行組合,因此都能發揮小組交流的最大作用。
  一般開題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相對其他課程都會比較特別一些,這種特別主要提現在教師要充分地構筑教材,尋找已經和學生有知識經驗有聯系有掛鉤的學習內容。如《宋詞》的開題課,教學的重點是要幫助學生可以輕松愉悅的融入到宋詞中去,讓學生對宋詞產生學習興趣,因而教材中沒有提供難度很高的宋詞,只是有幾首簡單的宋詞,如《水調歌頭》《憶江南》。為此,教師就要充分的去引導學生去觀察對比詩和詞之間有什么區別,讓學生們掌握詞的特點、規律。教師要靈活的運用多種方式去引導學生們產生對國學經典的興趣,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多媒體去進行動畫演示、形式多樣的朗讀形式等。讓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激勵每一名學生,以自身為學生做榜樣,引領學生。
  3.游戲策略,讓素讀抹上悅讀的色彩
  素讀是我國古代教學方式最早的一個定義,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將指定的內容進行反復閱讀,讓其爛熟于心。因為目前小學生對于古漢語的只是比較匱乏,對古漢語的理解也比較差,可學生的記憶力在這階段是處于黃金時期,所以誦讀國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國學經典文化的積累。所以,在具體的時間過程中,教師們要又一個清晰的定位,國學經典重在誦讀,旨在積累。但是素讀也形成了我們自己的理解與思路。
  目前我國國學經典教育,以學校為主的國學誦讀比較多,方式單一。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過程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學生的心理表現,引領學生去進行學習,要讓學生有一個積極的情緒。通俗的來說,就是要使學生喜歡經典,喜歡國學經典課程教學。要使經典成為學生們喜歡讀的書,在方法上要改變以往傳統單一的死記硬背,轉變成活記樂背。如在學習《鋤禾》課文中,教師們要利用接圖悟詩的方法指導學生潛讀古詩。讓學生看見圖后,讓學生先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引導學生在說完整句子的過程中,融入勞動環境的創設,更好的幫助學生們理解詩句的意思。教師要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來教導學生,老師讀學生想畫面,學生讀讓老師眼前出現畫面,這樣即做到圖文緊密結合,有讓學生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詩文。自然而然的把學生帶入詩文的境界中去,感受農民在烈日下鋤禾的辛苦。
  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好每節課程,檢查學生背誦以及對文章的掌握情況。教學形式可多種多樣,教師講解,學生自讀,講故事等,充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國學的積極性。國學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如何正確理解所學的內容,國學學生學習國學的積極性。國學教學的難點在于學生如何正確理解所學的內容,國學經典都是顧問,有許多的生僻字和多音詞,這些字詞的音義要掌握清楚,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將會不斷增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還要營造濃厚的學習國學的氛圍,充分利用學校部分宣傳欄,專門開辟國學學習專欄,介紹國學內容、學習國學的重要性、意義、方法等等。在國學經典誦讀課中,有時候潛讀是來自學生對未知知識領域的探索,解決自己迫切想解決的問題,對學生們來說,這是也一個快樂的挑戰,這樣學生在挑戰中感受快樂,在快樂中去進行挑戰。
  總而言之,國學經典誦讀給學生和教師都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學體驗,攜手悅讀必定能帶來更多的精彩。相信有閱讀的相伴國學經典,都能讓更多的學生愛上國學經典,體味到它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李澤厚.國學新讀[M].傷害,新知三聯書店,2005
  [2]胡虹麗.探尋國學教育與現代教育契合點[J].中國教育學刊,2011(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192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