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值溯源概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根據對JJF1001-1998《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發現中溯源性的主要內容涉及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比較,已經在系統內部形成一條不間斷的比較鏈,可以使得測量結果或測量標準的值變得更加精確,與標準和要求更加符合,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與國家測量標準或國際測量標準具有極為緊密的聯系。與此同時,可以發現系統內部存在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也就是 “溯源鏈”。也就是說,任何一項測量,其結果都可以按照這條溯源鏈一直追溯到國家基準上去,若需要,則可溯源到國際基準上去,從而可以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提高了技術含量,否則量值出于多源或多頭,必然會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造成混亂。本文對量值溯源的途徑和方法進行了說明,并對量值溯源的實施與方式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 計量;量值溯源;校準
引言
量值要想達到準確一致,首先需要確定測量結果具備一定的溯源性,在具有溯源性的被測量的量值接受測試的時候,其前提條件就是必須具有可以與國家計量基準發生關系的特點。所以系統要想進一步得到這一特點,首先需要保證用于測量的工作計量器的準確性,該儀器需要必須經過具有適當不確定度的計量標準的測試,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在經過一定的檢定或校準之后,可以對其進行上一等級計量標準的檢定,通過系統所具備的追溯性,可以最終滿足國家計量基準。在運用新制造的工作計量器具的時候,研究人員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學會利用適當等級的計量標準,實現對于儀器的特性的檢測;對于使用中的工作計量器具,由于磨損、錯誤使用、缺乏定期維護等問題,最后會影響到系統內部的工作計量器具的計量特性,是否仍在允許范圍之內,研究人員要學會利用適當等級的計量標準,對于可能出現的誤差進行界定,測試其他計量性能。
1 量值溯源的途徑和方法
已獲認可的計量技術機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測量,最后可以在系統內部實現直接或間接實現量值溯源,包括:①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研究人員嚴格依據計量法規建立的內部的準則,(也就是具體的參考標準,通常應取得計量標準器具核準的證明),通過使用校準實驗室內部相對應的測量方式,結合實際情況,對于系統內部的實際數值進行適當登記的計量標準,溯源至國家計量基(標)準;獲認最高計量標準,此時需要研究人員完全按照國家量值傳遞的要求,對于相對應的信息進行傳遞,運用工作計量器具。②將工作計量器具進行檢驗,滿足校準實驗室或法定計量機構等多方面的認可,在此基礎上使用相應等級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對于系統內部的各個指標進行定期計量檢定。③將工作計量器具(需要時)按照系統內部相關的量值溯源體系,溯源至本部門(行業)的最高計量標準,滿足國家計量基(標)準的計算要求。④必要時,工作計量器具的量值需要具備準確性,滿足工作基準和國家計量基準的具體要求。⑤當已認可機構在對于系統內部的量值進行處理的時候,研究人員需要注意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測量時,確保實驗過程符合具體要求[1]。
所有測量設備都應溯源。當溯源至國家計量的基(標)準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時候,那么此時研究人員需要溯源至公認實物標準,或通過比對試驗等各方面的證明。此外,研究人員還需要理利用自建校準,對于系統的量值和單參數的溯源等各方面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得出最有效的結論。
2 量值溯源的實施
?。?)保證量值溯源的儀器的精準性:不論是主要設備還是輔助設備,具體分析檢測/校準結果的準確性,確保檢驗結果的有效性,只要是可能有影響的設備,都需要研究人員對于其具體的量值溯源的范圍進行分析,嚴格監督每個環節。
(2)制定完善的檢定/校準計劃:根據需要和可能,立足于對實際情況的研究,首先需要重視量值溯源的目的,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需要制定完善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檢定方案,根據對所測量結果的具體分析,進行多方面的對比研究,在此基礎上可以確認校準周期,做好核查和監督工作,定期對于基礎設施進行保養。
?。?)實現量值溯源: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量值溯源計劃進行操作,滿足量值溯源的要求外,還需要滿足對于各個量值校準的技術要求;同時,研究人員需要具備準確使用校準證書的能力,當證書無效的時候,則是需要對于誤差進行修正,確定等級的誤差范圍。
?。?)做好量值溯源的工作:在對于系統內部的相關量值進行檢定/校準之后,研究人員首先需要嚴格根據其結果,在此基礎上對儀器設備做好標記,將數據進行存檔;利用修正因子,應按ISO/IEC17025的要求,利用修正因子更新文件和場合,保護相關的量值,確保數值的有效性。此外,還需要利用多種方式對于量值進行比較和驗證,提高量值的質量[2]。
3 量值溯源的方式
國家鼓勵在滿足溯源性要求的情況下,采用多種方式進行量值溯源。目前,我國采用的溯源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校準方式
校準方式是按國家認可的量值溯源圖的等級規定,由擁有高等級計量標準的實驗室對低一等級的計量標準(或計量器具),按照國家認可的校準方法、規范程序進行溯源性校準,以確定相應的示值誤差并給出與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有關的全部特征信息。其特點如下:①按國家認可的溯源等級圖,用高等級計量標準、在較好的實驗室條件下、由較高水平的操作人員按規范的程序進行的校準工作,在傳統意義上,這種方式比較規范、可靠和簡便易行;②校準和使用是在不同的實驗室和由不同水平的操作者進行,會引入不易被發覺的系統誤差;③計量器具在搬動和運送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多種不確定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及其不確定性成為計量器具使用中的隱患;④在各應用領域里,非專門計量技術人員使用的計量器具進行溯源性校準,仍將大量采用這種方式。因此,這種方式在各測量應用領域里是主要的溯源方式。
4 結束語
與量值傳遞相比,量值溯源要優越、靈活得多。據研究可知,目前我國的量值傳遞系統依舊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僅靠其自身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必須建立量值溯源系統,找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保證所測得的量值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徐瑞瑛.實驗室量值溯源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計量,2005,(1):40-40.
[2] 周子星.量值溯源及MAP方式探析[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4):19-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03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