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長期以來,語文作為學生學習的必修課程,教師大多都是以閱讀、理解、背誦課文的模式展開教學,但是,隨著新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依賴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繼而是想要找出更多適應于新時代發展的教學方法,這些都是與學生學習離不開的,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其自身的影響對教學環境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其思維方式也在隨之改變,教師如果還一味地停留在教學原地,將跟不上學生的步伐,從而導致這種教學模式被淘汰。
【關鍵詞】互助模式;高中語文;時間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互助模式教學方式更適應于高中學生的發展,高中學生在對待問題上已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如果學校還在以強迫式的教學方式來強迫學生學習,其結果可想而知,根本無法達到教學效果,高中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更多的是注重與同伴間的交流互助,以此來達到學習的目的。而無論是哪種教學模式,其適應的主體都將是學生,因此,其教學方法也必須適用于學生,語文教師必須要站在新時代課改的基礎上來對待互助式教學這個問題,才能發現應用其教學模式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從而就這個模式教學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案。
一、傳統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傳統教學會帶來許多的問題。首先是全班教學質量水平將會全由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教學態度等私人因素直接影響;其 次,學生的學習程度依靠于個人的努力程度,在學習過程中,幾乎都是學生獨自完成,缺少同學間的交流和合作;再次是缺乏對于學生完成作業方面的跟蹤評價,如此學生沒有得到過鼓勵,也就沒有學習的動力;還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本是獨立狀態,同學間交流少,其語文能力的實踐提升機會就少,這樣的話會使語文學習效果甚微。傳統教學問題的存在,迫切需要一種新型互助型的教學來綜合。那互助式教學是何方神圣呢?互助教學是根據高中語文課本新課改而衍生的一種新教學,它的實施需要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不同小組發布不同學習任務,使小組內的學生相互合作,以這樣的教學模式完成任務。這種教學的實施,將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作共贏,互相進步。
二、互助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內涵
互助,即彼此幫助,共同合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采取互助合作的模式加強彼此之間的學習?;ブ浇虒W,一種適應于當前教育體制改革的新型教學模式,有了這種教學模式,學生不再遵循以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而是轉而利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自己對知識的理解,用思維的方式解決問題。
互助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的發展,更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教學上,不僅需要學生與學生間團結互助,共同提高,更需要教師間不斷鉆研,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例如,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教師工作經驗交流會,通過交流會,教師們可以暢談己見,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分享成功,互助提升,學校則采取這種互助的方式來提高教師自身能力和業務水平,并同時借鑒其他教師好的方法及思路。
互助式教學,既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拉近了學生間的距離。
三、互助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互助式教學模式正逐漸地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這一教學模式制定出更多的符合當下學生的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自主性地學習,且語文教學必須充分調動教學的主體——學生,來提高對語文課堂知識的關注,使之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與同伴間產生合作,共同完成學習目標。
案例呈現,在一個班上,由于學生人數眾多,教師難以兼顧到每個學生,這時,就可以采取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讓學生自行組合形成新的團體,然后在新的團體中針對問題展開討論,其間,可能每個學生對問題的解答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在這里,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解題方向發展。如果學生A提出了一個解題技巧,但大家又不知道是不是最合理的, 這就需要小組間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加以驗證,最后得出結論。
案例告訴我們,這種小組間的互助模式,使我們看到了新的學習氛圍,因為它打破了傳統教師一直講的模式,繼而把舞臺交給學生,不僅讓學生思維得到開發,而且對于教學來說,也不失為一次大膽的嘗試。
四、互助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上的實施
現今教育中,獨立的思維模式已不再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也在不斷進步,在新課改教育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是教學主體的這個觀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相對應地開展教學,同時,教學中還必須關注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參與性,讓學生主動學習。語文教學中,通常在意的都是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在課前預習文章,課上才能跟上教師的思路。當然,課堂上,教師也會在課前就把問題梳理出來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再從課文中找到對應的答案,這對于高中語文的學習來說,是非常有效的。因為高中生不同于小學生,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思維模式,而小學生則對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強,只要是教師說的,他都會照做,并且深信不疑。針對這樣的學生,就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我們都知道,在教學中,這類的學生是挺乖的,但是他在學習中卻是有缺陷的,他只會一味地按照教師的思路想問題,不會用發散性的思維解答問題,更不會通過與同伴間的交流互助來加深對題目的印象,這樣就會往往造成一種現象——課上的知識聽懂了,課后解題就不會了。
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互助教學的重要環節
當互助小組要建立時,切不可隨意分配組員。小組建立時,需要考慮組員的學習能力、語文水平甚至性格特點等等,不能都是同類型的學生,小組成員間各有不同、各有所長,只有這樣的展開,小組間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的過程中才可能實現互助。
語文課堂開始前,教師需要叫學生先自行預習,而組長則需要督促自己的組員完成預習。學生們做好課前預習,對于自己不懂的問題做好記錄;教師則在課前給予小組討論預習情況的時間,互相解決展示成果,以便在之后教師的教學中有更好學習效果。教師在這樣的基礎上,課堂教學的安排需要做到精講,積極引導,主打課堂舞臺交給學生,讓學習小組有充分交流的機會。不同的學生對于相同的文章的看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上課不時選取不同小組進行發言,或者是讓全部小組組長進行交流,使小組課堂教學更好落實,學生們的個性共性充分展示和發展。
要想維持學習的狀態,離不開認真復習。在復習階段,學習小組應把糾正錯誤當作重點,組員間互相提問知識點,組長檢查各組員學習進度,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小組學習模式的展開會更加有用。
總而言之,新提出的互助教學能夠很好地令學生擺脫孤軍奮戰,教師個人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問題,對于傳統教學的缺陷有了很好的彌補和提升。學生在學習中,不僅僅可以從老師那里獲取知識、自己探索,還可以從身旁優秀的同學中了解,與之交流中解決,相互交流中,也能發現自己的更多不足,從而解決,令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另外,此種模式中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鍛煉也是傳統教學中沒有的,經常性的交流討論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雖沒有對學生的成績產生直接影響,但在日常生活中卻也是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陸桂華.互動式教學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2015(12).
[2]吳軍華.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多維互動[J].語文天地,2016(31).
[3]桑瑞坤,郭秀霞.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寫作(下旬刊),2017(9).
作者簡介:肖諒,1969年生,大學本科,湖南省隆回縣第二中學,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高中語文教學。
?。ň庉嫞厚R夢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