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供熱工程造價成本控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城市供熱工程是市政公用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建設城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證。市政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是保障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因素。作為企業,供熱工程質量和造價是最為重要的,成本控制目標可通過供熱工程施工造價管理來實現。本文探討其影響因素及其消除方法。
關鍵詞:市政工程;供熱工程;供熱質量;供熱造價;消除方法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每年建筑面積增量巨大,建筑物高度集中,城市中居住建筑與辦公、商業建筑相互交織。這些建筑的特點和用能現狀,為城市建筑密集區域的集中供熱供冷系統創造了前提條件和良好基礎。大中城市,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管理、集約化經營的集中供冷供熱產業前景甚好。在我國能源和供電長期緊張的情況下,城市采用集中供冷供熱,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環保節能新方式。
一、市政供冷供熱工程概述
市政供冷供熱系統,與城市中的自來水、燃氣、電力一樣,屬于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該系統通常包括五個基本組成部分:能源站、能源儲存站、輸送管網、末端設備以及計算機管理系統。能源站是產生冷量和熱量設備的統稱,包括熱電廠、鍋爐房、各種制冷機組等。能源儲存站是重要的削峰填谷手段,它對整個系統的穩定可靠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輸送管網是將冷量和熱量送至用戶的通路,它的控制范圍、布置平衡性和合理性直接決定了整個系統的功能性和經濟性。用戶末端設備的連接是一個供冷供熱工程中至關重要的部分,這不僅因為這部分是整個系統中為用戶端實現供冷供熱目標的最后一步,更因為系統連接的這些用戶采取的供冷供熱方式將最終決定該系統的整體節能性和經濟性。計算機管理系統是整個系統的大腦中樞,控制和調節著冷量和熱量的流動。
二、供熱工程質量和造價的影響因素
市政工程規模龐大,其造價基本浮動于百萬至數十億之間,甚至有些特大工程項目的造價會高達百億之上。同樣,供熱工程造價的高額性與城市不同方面的經濟利益也有關聯,而且也能極大地影響到宏觀經濟。
1.內部因素。首先是熱電公司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技術水平等;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等;施工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法不周密切實、機械資源配置不充分等造成的間接成本;建設資金運作而導致的工期長短,以及資金有效發揮等。原材料市場、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對項目規模的選擇起著不同程度的制約作用。如項目規模過大可能導致材料供應緊張和價格上漲,造成項目所需投資資金的籌集困難和資金成本上升等,將制約項目的規模。先進實用的生產技術及技術裝備是項目規模效益賴以存在的基礎,而相應的管理技術水平則是實現規模效益的保證。
2.外部因素。項目的建設、生產和經營都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下進行的,項目規模確定中需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技術經濟政策、國家和地區及行業經濟發展規劃等。特別是國家對部門行業的新建項目規模作了下限規定,選擇項目規模時應遵照執行。如由于城市規劃等造成的原有供熱合同必須做出設計變更,這必然在造價上出現變化;關于道路、排水方面的施工變更,以及天氣、地理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導致工期延長、意外事故的發生等。因此,供熱公司在具體實施城市的供熱時,工程造價和工程質量都是至關重要的。
三、消除供熱工程質量和造價影響因素的策略
1.供熱工程造價控制。所謂工程造價控制,就是在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建設項目發包階段和建設實施階段,把工程造價的發生控制在批準的造價限額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取得較好的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由于市政供熱工程耗用材料、設備產品多,消耗人工多,使用施工機械多,施工地點不固定,施工周期長,占用資金大。同時,造價與質量、進度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們之間既相互制約、矛盾,又統一在一起。
2.實現供熱工程節能減排。對于供熱工程造價而言,選擇正確的節能方式具有重要意義。能源會因為供熱工程熱源選擇不當而出現浪費情況,因此必須著重分析熱源類型,將節能減排理念引入工程建造當中。再者,很多工業企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會有大量余熱產生,而這些余熱若不進行處理不僅會浪費能源還會污染自然環境。如果供熱工程將這些余熱作為市政熱源,這樣不僅實現能源節約,對人們的生活環境也有所助益。
3.“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的引入。熱網自控系統為供熱管理人員提供集中供熱系統的運行狀況,幫助工作人員選擇合適的運行方式,進行優化生產和運行。監控系統提供的數據實時、準確,使熱網的調控有了可靠的依據。系統的投入不僅明顯改善了供熱效果,還節約了大量的能源,既能保證熱量充足時減少熱能的消耗,又能保證熱量不足時熱量的均攤,對保證供熱質量、節約能源、實現無人值守起到了積極作用。該系統通過對供熱系統的溫度、壓力、流量、開關量等進行測量、控制及遠傳,實現了對供熱過程有效地遙測及控制,并可根據運行數據進行供熱規劃和科學調配,為熱力部門提供了準確、有效地重要數據。系統采用先進的軟件和硬件技術,著眼于“管控一體化”的需求,貫徹了數字化、信息化、節能環保的先進思想,利用計算機實施集中監控和科學的量化管理,起到了節能降耗,減少人力、財力、物力投入量的作用,是供熱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保證。
4.強化工作人員的成本意識。熱電企業應注意人力資源的選擇、選拔,可以將人力資源向人才資本的方向發展。公司如果能夠選擇各司其位的專業人才,并進行必要的定期的有效培訓,選拔和培養高水平的專業人才隊伍,并針對專業性不同,進行優化分組,這樣,自然會提高人力資源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資源的成本。同時,更重要的是,由市政于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和精細化管理,提高自身競爭力,可以打造公市政司人才隊伍的品牌形象,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供冷供熱工程作為一類特殊的市政工程,因其方式新穎、技術復雜,目前還沒有系統深入的造價管理研究。然而集中供冷供熱工程一次性投資大、施工周期長,從國內當前的工程管理現狀來看,還面臨著設計體系不完善、現場簽證多、施工階段變更頻繁、全過程造價控制體系不健全、全生命周期成本認識不到位等諸多問題。
參考文獻:
[1]楊睿.市政工程造價模糊智能控制及措施推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2]孫小夕.解析供熱工程管理造價影響因素及控制[J].科技展望,2017,23(15):191.
[3]樊秀欣.城市供熱造價的影響因素與消除方法[J].山東工業技術,2017,20(07):2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