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氣象服務對農牧經濟的促進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農牧業生產與發展過程中,氣象服務發揮著重要作用,其為農牧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所以,本文簡述了氣象服務含義和分類,分析了氣象服務對農牧經濟發展的促進性作用,探討了加強氣象服務促進農牧經濟發展的舉措,以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服務;農牧經濟;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氣象服務對人們生活與生產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其給農牧業生產與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氣象服務水平的提升是構建小康社會的需要,依托氣象變化合理應對氣候的不良影響與防災減害是氣象服務的主要工作,氣象服務給農牧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必要依據。下面就針對氣象服務對農牧業經濟的促進作用展開了分析與論述。
一、氣象服務含義及其分類
氣象服務就是氣象部門按照大氣有關理論與技術,針對社會與經濟等領域的需求,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工作形式。氣象服務類型劃分,按照其對象進行分類,可以分成決策、公眾與專業氣象服務三種,決策氣象服務就是給政府提供防災、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戰略對策;公眾氣象服務就是為人民大眾提供生活與生產服務;專業氣象服務就是為企業社會活動的開展以及生產經營提供有關服務。按照氣象服務的基本性質可以劃分成公益、附加公益與商業服務產品這三種。而按照氣象服務內容可以劃分成氣象信息服務、工程技術和科技咨詢服務。按照氣象服務方式可以劃分成印刷品與電話氣象信息服務、廣播電視與警報器氣象信息服務、計算機與因特網氣象信息服務。
二、氣象服務對農牧經濟的促進性作用分析
1.增大了氣象服務范圍,給農業生產提供了必要依據。農業氣象情報業務領域從以往的大宗糧食作物發展到了經濟和油料作物,開拓到和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融的畜牧業與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等有關領域,經過舉辦夏收與秋收、夏種與秋種氣象保障服務等農業氣象預報和外國主要糧食作物產品預報,能夠將農業生產產量提升,進而促使農業工作開展更加具備針對性,可以得到非??捎^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其次,充分掌握了天氣與氣候實際變化情況對農業生產活動的開展是極其重要的,氣象變化對農業生產活動影響甚大,特別是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熟練掌握相關的農業氣象知識,可以有效指導農業生產活動,益于提升經濟效益。在第一時間掌握氣候變化情況,科學組織與安排農業生產活動,對經濟效益的提升是有利的。在農業生產的情況下,牢牢掌握好氣候變化情況,對組織農業生產活動有著一定的經濟意義。
2.減少了農業經濟損失,推進了農村信息化平臺作用。農業氣象防災服務水平在持續提升,氣象部門經過和農業部門相互協作進行的農業干旱監測預警與農業病害監測服務;和林業部門等相結合進行的森林草原火險氣象服務都減少了農業災害對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經過洪澇、高溫與冷凍農業氣象預警,能夠讓農戶們及時了解到氣象情況,進而按照現階段的氣象情況合理規劃農業活動,繼而防止農業災害影響到農業生產活動的極性,避免出現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再者,農村信息平臺給各個農民提供了便利與高效的信息服務,農村信息化構建給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這樣的發展需要依托氣象信息服務在促進農村信息化的支撐平臺作用,經過穩步推動與運用云平臺和物聯網技術,做好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與農業物聯網平臺建設,同時將此作為基礎,促進農業健康穩定地發展。
3.創造牧草生長條件,依托氣象服務可以為牧業經濟作支撐。風塵與溫度下降等對牧草生長有一定的影響,注重關注天氣預報,緊抓有利時機,即刻進行人工增雨,可以給環節墑情與牧草生長創造必要條件。牧草高度超出10cm的地區,能夠有效解除草原休牧期,假設在該階段緊抓晴天,實時進行牲畜抓絨剪毛,就可以將工作效率提升。對于溫度上升與降水稀少等情況,需做好放牧牲畜免疫,防止各種牲畜疫病出現,保證牧民的安全,提升生產量,借助氣象服務給牧業經濟發展創造優質的環境,為牧業發展帶來良好的發展空間。其次,經過設置氣象觀測基地,能夠給草原氣候區觀測系統試驗研究以及草原省內太和畜牧業生產應對天氣變化提供支撐,開發太陽能與風能預報系統,提高太陽能與風能等綠色資源能源開發利用的能力,經過逐步增強氣象服務保障性,推動那個牧業經濟穩定發展。
三、加強氣象服務促進農牧經濟發展的舉措
1.豐富氣象服務產品種類。突出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氣象服務特色,在提升氣象服務產品的實時性與針對性、合理性與針對性上做文章。并且在專字上下苦功,將預報產品取代公共服務產品的情況轉變。學習德清與滿城模式,強化服務縱橫向聯動,加強服務的敏銳性與基金,持續豐富氣象服務產品,并且打破預報考核時間與相關預報用語,使用靈活的預報用語,提升氣象服務的實用性,提高公共氣象服務能力。打個比方,預報產品就中長期預報作為背景,將數值預報產品作為基本,把雷達圖與區域自動站等作為必要依據,注重加強短時預報與生活指數預報。按照內蒙古綜合信息系統提供的資料,將服務產品進行加工。按照災前、災中、災后評價提供相關的服務產品。按照生態與農業氣象監測信息提供相關的服務產品。
2.加強氣象服務的準確性。氣象服務的活力通常表現在預報準確與否上,要將提升氣象預報的準確性,當作氣象工作的生命線,就需要將其放置于比較突出的位置,將其切實抓牢。健全災害性氣候預報與預警業務程序,強化新技術與產品的運用,尤其需要增強區域站等各種數據的運用。提升冰雹和大雪等災害性氣候與各種轉折性氣候預報的水平,將提升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作為基礎和前提。
3.開拓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推進氣象信息發展與傳播工作,進而通過各種方式綜合運用、立體化氣象信息發布系統。對各等級黨委政府與有關部門決策服務,經過分析和回報等傳遞決策服務信息。借助電視臺,提供氣象預報服務。借助廣播電臺,提供氣象信息與各種突發災害氣候預警服務,使用移動與聯通等通信網絡平臺,進行手機短信服務。借助農村信息服務站設備與氣象人員、信息人員提供一般的氣象服務,利用農牧業氣象服務產品與災害氣候預警等開拓氣象信息發布渠道。
四、結語
總之,氣象服務是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伴隨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氣象服務牽扯到的范圍甚廣,很多企業與商家意識到了氣象經濟的作用?,F如今,氣象經濟開始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氣象資源從以往的公益性朝著商品形式發展,利用氣象資源指導農牧業經濟發展能夠將農牧業生產效率提升,對農牧業經濟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志梅.淺析氣象服務對玉米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種子科技,2018,36(12):26+30.
[2]李瑾.溫比亞臺風暴雨氣象服務效益評估與深析[J].農業與技術,2018,38(23):128-129.
[3]王妮.關于加強和林格爾縣公共氣象服務的幾點思考[J].南方農機,2018,49(23):227.
作者簡介:于亮亮(1989-)男,漢族,內蒙古鄂倫春,本科,工程師,從事氣象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