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偽狂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豬偽狂犬病是由于感染皰疹病毒I型而發生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家畜和野生動物都可感染。該病主要是導致母豬發生流產、死胎、產出弱仔、容易返情以及屢配不孕;仔豬表現出神經癥狀、麻痹、機體衰竭等,病死率高達100%。我國有超過20個省(市、區)都發生過豬偽狂犬病,已經是嚴重制約我國養豬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F概述豬偽狂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以及防控措施。
關鍵詞:豬;偽狂犬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治療;飼養管理;免疫接種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5-0119-02
1 流行病學
1.1 病原
豬皰疹病毒I型偽狂犬病毒是引起該病的病原體,往往存在于病豬的腦脊髓組織中。多種動物都對該病毒具有易感性,如各種畜禽和除無尾猿外的野生動物基本都能夠感染,其中豬、雞、鴨、貓等比較容易感染。病豬機體多處都存在病毒,如唾液、鼻液、乳汁等,甚至實質器官以及血液中也含有病毒。該病毒對多種消毒藥都非常敏感,如在0.1%升汞中和2%氫氧化鈉溶液作用下就可將其殺死。
1.2 發病特點
該病主要在冬春季節和產仔旺季容易發生,而其他季節也能夠發生。豬群感染病毒后,通常是處在分娩高峰的母豬最先出現發病,且有時窩發病率能夠達到100%。該病最早可發生于4日齡仔豬,但通常是15日齡仔豬出現發病,具有非常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其中發病率一般能夠達到98%左右,死亡率能夠達到85%左右。隨著豬年齡的增長,該病的發生率逐漸降低,尤其是成年后只會發生輕度感染,且基本不會發生死亡。母豬感染該病后通常呈一過性或者亞臨床癥狀,基本也不會發生死亡。種公豬、經產母豬以及后備母豬感染該病后的死亡率通常在2%以下。該病主要經由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以及皮膚損傷等途徑感染。另外,如果豬圈中存在較多的鼠類,也比較容易發生該病。
2 臨床癥狀
2.1 母豬
母豬患病后的精神狀態、食欲狀況沒有發生明顯變化,有些會出現流產、產出木乃伊胎兒或者形成死胎,其中以死胎最易出現,成年母豬群出現不發情或者屢配不孕的現象,比例可達到30%左右。
2.2 仔豬
哺乳仔豬和離乳仔豬患病后表現出的癥狀非常嚴重,主要是體溫升高,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流涎,嘔吐,呼吸困難,眼球振顫,排出黃色稀糞,肌肉振顫,四肢動作不協調,步態蹣跚,后肢麻痹,部分會呈轉圈或者前進、后退等運動,往往伴有癲癇。小于15日齡的仔豬在表現出神經癥狀的1~2天后發生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00%,如果經過5天才表現出神經癥狀,則有可能康復,但有可能形成如眼瞎等永久性的后遺癥。
2.3 育成豬
豬感染后會表現出較輕的癥狀,且大部分能夠耐過。病豬主要癥狀是低熱,體溫大約為40℃,鼻鏡變得潮濕,且附著膿性鼻涕,經常被誤診是豬流行性感冒。食欲不振,耳尖發紫,咳嗽,呼吸困難,呈現明顯的神經癥狀,肌肉嚴重震顫,步態僵直,行走困難。育成豬的發病率大約為15%,病死率在80%左右。
2.4 育肥豬
育肥豬的發病率非常高,有時可高達100%,主要表現出呼吸癥狀,但沒有并發癥時,病死率非常低,往往只有1%~2%。病豬有神經癥狀,但只有個別出現,且表現也存在差異,部分出現肌肉輕微震顫,部分肌肉明顯抽搐。大部分病豬在感染3~6天后出現臨床癥狀,主要是體溫升高,精神不振,輕度厭食,呼吸非常困難,出現鼻炎后經常打噴嚏,鼻孔內存在分泌物,在發展為肺炎后,開始嚴重咳嗽,呼吸困難,特別是被迫運動時更加明顯,機體消瘦,以上癥狀通常持續6~10天,之后體溫降至正常,食欲恢復后可迅速康復,出欄時間延長1周以上。如果繼發引起放線桿菌性胸膜肺炎,會造成更嚴重的癥狀。
3 防控措施
3.1 及時治療
該病的病程持續時間不長,大約4周就會變得緩和,并不再有新病豬出現,老母豬和育肥豬的病程更短,經過9天左右就能夠康復。在這一時間段內,可采取徹底痊愈育肥豬的血液,在無菌條件下分離得到含有大量抗體的血清,給還沒有發病的仔豬采取肌肉注射或者腹腔注射,每頭用量為2 mL,并配合注射2 mL黃芪多糖。
病豬表現出輕微癥狀時,可按體重肌肉注射0.05~0.1 mL/kg復方鹽酸嗎啉胍注射液,每天1次,癥狀嚴重時可每天注射2次,連續使用5天。同時,病豬按體重肌肉注射0.1 mL/kg豬白細胞干擾素,每天1次,連續使用3~5天。
3.2 加強飼養管理
3.2.1 嚴把引種關
豬場盡量采取自繁自養,必須引種時要求到偽狂犬病陰性或者野毒感染陰性的種豬場購買,經過2個月的嚴格隔離觀察,在此期間進行血清學檢測,結果呈陰性時才可與本場豬群混養,之后全部豬每6個月進行1次血清學檢測即可。如果豬檢測出的野毒感染抗體呈陽性,必須采取隔離飼養,并接種疫苗作為育肥豬處理,禁止作為種用。
3.2.2 控制好人流和物流
全部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時要進行淋浴,并更換工作服、帽、鞋,然后才可進入固定豬舍,禁止串舍。所有物品在進入生產區前也要經過嚴格消毒,且生產區內的運豬專用車和運料專用車只允許在生產區使用,且每周要進行1次清洗、消毒。
3.2.3 嚴格落實各項生物安全措施
豬場不允許其他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禁止飼養禽類、貓、犬等,還要及時驅趕鳥類以及其他野生動物,定期消滅蚊、蠅等昆蟲以及鼠類。豬舍和環境要保持清潔衛生,經常清除糞尿,并進行無害化處理,還要定期清掃和消毒。
3.3 免疫接種
引進的后備種豬,在適應期要進行1次免疫,之后每4個月進行1次免疫即可;生產種母豬和種公豬每年進行3次免疫,每次間隔4個月。常用豬偽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每頭每次肌肉注射2 mL。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選用豬偽狂犬病活疫苗,尤其是種豬場只可選用基因缺失滅活疫苗。這是由于帶有野毒潛伏感染的豬群在注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時,基因缺失活病毒和野毒之間可能會出現基因交換和重組,形成有致病性的基因缺失病毒。因此,一個種豬場只可選用相同的一種基因缺失疫苗,禁止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基因缺失疫苗,避免疫苗毒株之間出現重組。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6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