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豬鏈球菌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防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豬鏈球菌病是由于感染豬鏈球菌以及馬鏈球菌獸疫亞種等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具有病程持續時間較短,發病率高,急性發生,且病死率非常高的特點。隨著生豬養殖行業普遍采取規?;B殖,只要豬發生鏈球菌病,即可在豬群中快速蔓延,嚴重危害豬群的健康,給養殖場造成非常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必須了解豬鏈球菌病的發病特點和臨床癥狀,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發病?,F概述該病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豬;鏈球菌病;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藥物治療;飼養管理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9737(2019)04-0050-02
  1 流行病學
  1.1 易感動物
  豬鏈球菌病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大部分呈敗血型,往往突然出現發病。在生豬飼養過程中,鏈球菌病全年任何季節都能夠發生,但在夏季和秋季更易發生,且任何品種、性別以及各個年齡都可能發病,其中架子豬和妊娠母豬更易發病,呈現大面積流行。
  1.2 傳染源
  病豬和帶菌豬是鏈球菌病的主要傳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存在大量的病原菌,易感豬可通過創傷以及消化道或者呼吸道黏膜感染病原菌而出現發病。另外,如果飼養人員對病死豬尸體沒有采取無害化處理,則不能夠消滅病原菌,會繼續傳播該病。
  2 臨床癥狀
  2.1 敗血型
  最急性病豬往往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就突然發病、死亡。
  病程持續略長的病豬會表現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體溫快速升高,往往可達到大約42℃。呼吸加深加速,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往往臥地,拒絕站起和行走。通常在發病24 h內發生死亡,較快發病時會在6 h內發生死亡。病豬死后會有暗紅色血液從各個腔道內流出。
  急性病豬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欲減退或者完全廢絕,但渴欲增強,飲水變多。呈高熱稽留,體溫明顯升高,往往可達到42℃以上。流淚增多,眼結膜潮紅,還存在一些出血斑。呼吸急促,有漿液性的鼻液從鼻腔流出,有時還伴有咳嗽等癥狀,在耳尖、頸部、腹部以及四肢可能有紫紅色的斑塊,有時發生點狀出血。一般在3~5天內發生死亡。該類型的發病率大約為30%,但死亡率相對較高,往往可達到大約80%。
  如果病豬在病程后期沒有發生死亡,通常會出現關節炎癥狀,即四肢疼痛,呈現跛行,拒絕站立和走動。病程持續時間較長,通常為2~3周。
  2.2 淋巴結膿腫型
  通常是剛斷奶仔豬和即將出欄的育肥豬容易發生淋巴結膿腫型鏈球菌病,該類型發病率較低,但只要豬群中出現發病則很難徹底清除。
  病豬主要是頜下淋巴結出現發病,另外耳下或者頸部的淋巴結也能夠出現發病。外觀可見淋巴結處的皮膚隆起,特別是病程持續較長時更加明顯,用手觸診發現隆起處發熱、堅硬。另外,病豬體溫升高,食欲不振,在采食、咀嚼、吞咽時會出現異常表現。部分病豬會出現流鼻液和咳嗽的癥狀。
  隨著病程的進展,膿腫部位的中央會逐漸變軟,并發生破裂,流出內容物,一般是濃稠的綠色膿液,沒有異味。此時病豬的全身癥狀會有所減輕。部分妊娠母豬患病后還可發生流產或者陰道炎等。
  2.3 腦膜炎型
  主要是哺乳仔豬和斷奶后仔豬容易感染該類型,表現出體溫急劇升高,最高能夠達到40~42℃,并伴有流鼻涕、便秘以及嗜睡等癥狀。隨著癥狀的逐漸加重,病豬會作轉圈運送,且出現磨牙等癥狀,同時體重不斷降低,體型消瘦,最終由于器官衰竭而發生死亡。
  3 剖檢變化
  3.1 敗血型
  病死豬營養狀況良好,尸體完全僵硬,黏膜潮紅,四肢內側的皮膚以及胸腹膜下存在暗紅色出血點和紫紅色淤血。血管怒張,皮下脂肪被染成紅色,胸腹腔內積聚大量渾濁的淡黃色液體,其中混雜非常多的纖維素絮片,且各個內臟漿膜上覆蓋有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全身淋巴結發生腫大、充血、出血以及壞死;脾臟發生明顯腫大,往往達到正常大小的1~3倍左右,主要呈紫紅色或者黑紫色,質地較為柔軟;被膜往往于附近器官發生黏連,多存在腹膜,切面主要呈黑紅色,結構模糊,并具有隆突。
  3.2 淋巴結膿腫型
  主要是頸部、咽部發生膿腫,并有嚴重的腫大、淤血和化膿現象,甚至會造成整個淋巴結都發生膿腫。
  3.3 腦膜炎癥
  剖檢可見腦軟膜和蛛網膜增厚,并變得渾濁,血管明顯怒張,切面是質地柔軟的腦實質,毛細血管發生充血和出血,存在大量腦液,有時會出現細小化膿灶。血管內皮細胞大量增生,并發生腫脹、脫落,血管周圍浸潤炎性細胞。正是由于發生水腫和浸潤炎癥細胞,才導致腦膜增厚。對于病變較為嚴重的病豬,灰質淺層會散落有嗜中性細胞,有時甚至可見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發生充血、出血,且還會導致血管周圍的淋巴間隙發生擴張。
  4 防控措施
  4.1 藥物治療
  病豬要立即進行隔離治療,病死豬尸體要按照相關規定采取無害化處理。同時,豬舍、場地以及周邊環境要使用按1∶2000倍比例稀釋的聚維酮碘進行噴霧消毒,每天1次,連續進行5天。發病豬群可按每千克飼料添加0.2 g磺胺-6-甲氧嘧啶鈉粉,混合均勻后飼喂,連續使用5天。同時,配合按每千克飲水添加0.1 g磺胺-6-甲氧嘧啶鈉粉,充分混合后給豬群飲用,連續使用5天。病豬可采取分邊肌肉注射敏感藥物,如按體重肌肉注射0.1 mL/kg土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取等量的黃芪多糖注射液和乳糖酸紅霉素粉充分混合,按體重肌肉注射5 mg/kg,每天1次,連續使用3天。按照上述方案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
  4.2 加強飼養管理
  改善飼養環境條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節舍內溫度,適時進行通風換氣,避免感染病原體發病。舍內糞便要及時清除干凈,且豬舍、豬體以及糞便通道要定期進行消毒,以盡可能消滅環境中存在的各種病原體,確保豬舍衛生狀況良好,足夠干燥,以切斷病原體傳播。墊草要經常進行更換,保持干燥、清潔。豬場引種時,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觀察,在確認豬健康無疫病的情況下才允許與本場豬群混合飼養。及時去除感染該病的誘因,即確保豬圈和飼槽上不存在可形成外傷的尖銳物體,如鐵釘、鐵片和碎玻璃等。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7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